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邀您走進——梅蘭芳的舞台藝術

邀您走進——梅蘭芳的舞台藝術

銀幕中的戲曲記憶

戲曲在中國百姓文藝中悠久而成熟

電影是依靠現代工業技術形成的大眾娛樂

20世紀初期電影剛剛從西方傳入中國

東西方的大眾文藝也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銀幕上的戲曲記憶由此誕生

或許,您曾被大銀幕上那動人的傳奇

膾炙人口的唱腔深深打動

某些戲曲電影至今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審美

佔據著我們的藝術回憶

今天我們邀您重溫那些經典片段

去探尋,當年的震撼是否還在您心中縈繞

沒有半點衰減呢?

梅蘭芳的舞台藝術

《梅蘭芳的舞台藝術》從1953年一直拍到1955年,歷時三年之久,當時我國百廢待興,北京電影製片廠沒有洗印彩色片的條件,拍攝的膠片必須用飛機送到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沖洗,隔好多天把沖洗好的工作樣片再送回國內。拍攝的時候也沒有監視器,就一台攝影機,導演站在旁邊,看不到具體的拍攝畫面的內容,攝影師只好按照導演的要求自己來把握畫面,那麼具體效果也要等膠片從莫斯科沖洗回來後才能知道。文化部對此很重視,特意從前蘇聯請來了專家協助拍攝,雖然語言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太一樣,但是彼此相處還算好,可是在具體創作的時候,也難免出現一些矛盾。主要原因是來自蘇聯的攝影家對於戲曲的表現不夠了解。

比如說拍攝《斷橋》一折,許仙、白娘子和小青表演跑圓場,蘇聯專家就很費解,中國的導演怎麼跟他解釋,他似乎也不大懂。跟他說:這是表現許仙在前面跑,白娘子和小青在後面追。蘇聯專家問道:這樣轉一圈不就能抓住了嗎?當然戲曲的程式化沒被西方的專家看懂,觀眾聽來也一定覺得非常有意思,但是至少這也說明了,當年咱們的電影是在簡陋的條件下,拍得是多麼的不容易。

當時梅蘭芳先生為了拍攝這部片子,打亂了一貫的作息習慣,而且攝影專家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布置燈光,一天拍攝下來也不過拍十幾個鏡頭,梅蘭芳先生要勒頭化妝。勒頭對於戲曲演員來說是很辛苦的事情,梅蘭芳先生扮上戲以後,又不能卸妝,為了配合斷斷續續的拍攝,那麼中間休息的時候,只能把外邊的服裝暫時脫掉,但是這個頭是一直勒著的,所以經常是從早上八點鐘勒頭化妝一直要堅持到下午六點多,但他從來沒有怨言。

梅蘭芳的舞台藝術紀念郵票

在《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中《霸王別姬》的霸王是劉連榮先生扮演的,他與梅先生站在一起身材略顯矮小,所以劇組建議換當時有名的楊派武生孫毓坤來扮演,同時劇組還建議《洛神》當中曹子建的扮演者姜妙香先生換成剛剛拍完《斷橋》許仙的扮演者俞振飛先生,不是姜先生演得不好,而是在年紀上俞振飛先生比姜妙香先生更年輕一些,這是劇組的建議,但是藝術創作和人間情意之間,梅蘭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他是這麼說的:演一場戲臨時換一下是可以的,但是電影是傳世之作,況且我們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都是幾十年的合作結晶,要換人絕對不行。藝術是因為有了人間的情而出現的,這種崇高的認知幻化為了一種純粹的人生境界,或許這就是梅派。

《京劇戲曲網》— 弘揚京劇國粹,分享京劇名段,傳播京劇文化!每天為您推送經典的京劇名家名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梨園戲韻 的精彩文章:

TAG:梨園戲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