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曾經仰望星空的人,如今去了星空
最新
05-21
他,生於伽利略的忌日;他,去世於愛因斯坦的誕辰。他,將一生奉獻給宇宙,如今,宇宙也該擁抱他。
三月十四,這可能是全世界人民都會記住的日子。他,走了,卻留下了許多。他本屬於宇宙——斯蒂芬·霍金。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硬化病,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霍金認為,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類不應主動尋找它們,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它們接觸從而避免黑森林打擊。(劉慈欣在《三體》中所提到的理論)
儘管聲譽與爭議並存,但沒有人不尊重霍金的科研精神,以及他對世人產生的激勵與鼓舞。
病人,教授,絕代天才。他用人生來研究宇宙,在傳奇前,他有一個平凡的開始。霍金中學時代並不傑出,但他酷愛數學,20歲時,醫生告訴他你只有2到3年壽命。
他開始將生命能量最大化。
6部電影及系列片,14本出版書籍,16項獎項,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天才大腦和一個與他相伴多年的病體。
就在2008年,霍金還在北京發表了演講,關於「突破攝星」長期研發計劃。在其中具體展示了最新的迷你太空飛行器。其中「星晶元」尺寸被縮小到僅幾厘米,但能完備的太空探測器,將它附於「光帆」上。這個「光帆」,是由超材料製成的,僅有幾克的重量。
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
請世界記住他,他去了另一個世界繼續探索黑洞。他,本屬於星辰大海,那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
本期編輯:喬競瑤


TAG:讀書寫字好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