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器購買要小心這些「坑」

玉器購買要小心這些「坑」

玉,在中國是美石的同義語。古人視玉為寶,今人又把珍貴的玉石稱為寶玉。中國人自古愛玉是一種文化,和田玉更是其中精品,但新手藏友剛入手玉器的時候,往往會被商家忽悠,掉進商家的陷阱,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樣的「坑」,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坑」。

一、電視購物。近些年,電視購物發展迅速,不僅是日常消費品、電子產品,就連珠寶玉石也能買到,主持人反覆強調的「最後幾件」,讓你覺得不買好像錯過了機會,可結果未必令你滿意電視購物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眼見為實」,然而,你看到的也只是個樣品,實物跟你的預期也許有落差,畢竟珠寶玉石的個體差異還是較大的。

二、背後故事。每一件驚世珠寶的背後,總有一些故事。一些傳奇的玉石,也因其文化內涵而備受矚目。有些人賣玉愛講故事,你會被這些故事深深感動,然而,因為感動而買單,就太傻了。你是來買玉的,還是買故事?想清楚了這一點,你就能冷靜下來了。好玉是不需要故事來製造賣點,懂它的人,一定能發現它的美。

三、折扣價。在網購風靡的當下,很多人依然會選擇在實體店選購珠寶玉石,特別是玉石飾品,往往標價虛高,實則有很大的降價空間,以一定的「折扣價」成交,幾乎就是行業的潛規則。玉石種類繁多,衡量其品質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切莫被所謂的「折扣」迷亂了心智,而忽略了這件玉石究竟值不值這個價。

四、玉器變現。玉石不同於黃金等貴金屬,變現不易。一些商家就抓住了買家「變現」的憂慮,以若干年後可加價回收來促進成交。現實中,有人就上當了,「加價回收」最終變成了「加價換購」,折現不成,反而投入更多。與20年前相比,玉石普遍都漲了。真正的玉石「回購」渠道有限,別被一般商家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買玉是不僅是一種投資,更是一種雅趣,佩戴玉飾品可怡情,放下功利心,享受玩玉的過程。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來,玉器的購置最好還是不要選擇網路購買或者電視購買,因為我們看到的跟買到手可能壓根就不是同一樣東西。還是實體店相對可靠一點。但是因為我們不懂玉,一句話就暴露了自己小白本質,並因此上當受騙的也不少。所以,下面幾句話大家買玉的時候,千萬不能說!

一、「有沒有羊脂玉」? 大多數人對羊脂玉的概念,只停留在證書上標明的「羊脂玉」。但其實羊脂白玉只是一個概念,和田玉以白為貴,但這並不是什麼儀器能夠鑒定的。真正的羊脂玉非常的昂貴,好的鐲子要幾十萬,多數在上百萬。喜歡的人是多數,但是真正能夠接受這個價位的只是少數富裕階層。所以一上來就問有沒有羊脂玉的,要麼是極其懂玉愛玉的土豪,要麼就是不懂玉的小白了。一線拍行藏品徵集 一伍三零三柒貳二一九一。

二、「這玉水頭怎麼樣?」通常這樣問的人基本上是把和田玉跟翡翠弄混淆了。對於和田玉來說,是沒有「水頭」這個鑒賞指標的!和田玉的特點是溫潤細膩,翡翠才講究光澤透亮。水頭,通俗的講,可以理解為翡翠的透明度、潔凈度。翡翠的透明度潔凈度越高,其「水頭」越好;反之,則水頭越差。各位玉友,水頭是針對「翡翠」而言的,跟和田玉沒關係。

三、「這玉有沒有證書?」很多買家將買玉不被騙的希望全都放在鑒定證書上,殊不知這才是最大的陷阱。商家最愛聽到買家問「有沒有證書呀?」因為這就意味著你只認證書不識玉,那麼一些低檔廉價的玉器都有機會當作和田玉賣給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擺渡人1114 的精彩文章:

雍正粉彩:登峰造極

TAG:快樂擺渡人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