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最好——人生不求太滿,生活幸福美滿
小滿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
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今年小滿時間為
5月21日10時15分
《曆書》中記載:
「斗指甲為小滿
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
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
古人最曉得造字的智慧
如果「滿」字有表情的話
一定是一張囂張的笑臉
飽滿、充盈、驕傲、洋溢……
一切都到極限,不留餘地
「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
與其他節氣一樣,小滿也有三候
一候苦菜秀
小滿時麥子將熟
但仍青黃不接
過去在這個時候百姓們往往以野菜充饑
二候靡草死
靡草是一種喜陰的植物
小滿節氣,各地開始步入夏天
靡草死也標誌著
小滿節氣時陽氣日盛
三候麥秋至
第三候原為小暑至
後《金史志》改麥秋至
雖然時間還是夏季
但對麥子來說
卻到了成熟的「秋」
GIF
物候是節氣前後
古人對生活的總結
而小滿本身卻有著深深的哲理
在二十四節氣中
小滿絕對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
小滿,四月中。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者,
滿而不損也,
滿而不盈也,
滿而不溢也。
人生小滿,足矣。
中國傳統儒家中庸之道
忌諱「太滿」、「」大滿」
有「滿招損、謙受益」
「物極必反」之說
因此在二十四節氣的命名上
有一個獨特的現象
有小暑必有大暑
有小雪必有大雪
有小寒必有大寒
唯獨有小滿卻無大滿
我們不得不嘆古人智慧之精妙
如小滿一詞,雖為節氣
但用來比喻人生
也是非常巧妙
人生小滿,足矣
小滿,放在生活里
就是一種幸福
天氣剛好,既有夏日熱情
又有涼風陣陣,十分安眠
風景也剛好
綠了芭蕉紅了櫻桃
再趕上一夜好雨
那便是一曲
「雨打芭蕉落閑庭」的清爽與愜意
小 滿習 俗
動三車:祝水源涌旺
過去,以水車車水進行灌溉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這裡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
古人相信萬物有靈,水車也有靈。這時的民俗主要是祭車神。傳說車神為一條白龍,小滿時節,農家在車水前於水車的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農民對水利灌溉的重視。在浙江海寧,小滿時節,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要舉行「搶水」儀式。
那麼,為什麼還要動油車和絲車呢?小滿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時節,人們將油菜籽收割回來,送至油坊,啟動油車榨油,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是為動油車。至於動絲車,是指小滿前後,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絲。
祭蠶神:願天佑養蠶
《清嘉錄》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穫的日子快快到來。
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絲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很嬌貴,很難養活。氣溫、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長。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農曆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祭祀蠶神。
吃苦菜:救青黃不接
小滿時節,麥類、穀物等農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田間地頭的野菜正蓬勃生長,採食野菜來度過饑荒,自是順理成章之事。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正所謂「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
以前吃苦菜是為了充饑,如今小滿時節吃苦菜,卻是為了嘗鮮,清除體內油膩。有童謠云:「甜苦菜、麻苦菜,孫子鏟來爺爺賣,賣給城裡的老奶奶。老奶奶,笑獃獃,說它好吃是好菜。」
小 滿詩 詞
五絕 · 小滿
【宋 · 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
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
迎風笑落紅。
小滿
【長卿】
昨夜玉盤沉大江,
夜來忽夢薺麥香。
時人但只餐中飽,
莫忘舊時苦菜黃。
小滿
【近代 · 吳藕汀】
白桐落盡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樹花。
小滿田塍尋草藥,
農閑莫問動三車。
小滿是一種生活狀態
不求太多
滿足小小的心愿
滿足小小的幸福就夠了
趁此大好初夏、小滿時節
偷得人生半日閑
聽一首歌謠,沏一壺清茶
寫一段文字,書一筆清淺
讓日子在夏天的紅情綠意中
不驕不躁地淡然前行
檢視自身,修身養性,以達小滿
方不悔走這一遭快意人生
人生小滿,足矣。


TAG:一起學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