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火控雷達鎖定戰鬥機的情況分析

火控雷達鎖定戰鬥機的情況分析

原標題:火控雷達鎖定戰鬥機的情況分析


按常理,戰機被火控雷達照射後就應該跳傘了。這也是各國之間相互譴責自己家戰機被對方戰機火控雷達照射的最重要原因了。最近10年的戰場準則:被火控雷達照射——你就已經死了!


一架現役戰機實際上只能探測到自己是否被火控雷達照射,至於有沒有被鎖定則無法判定了。Lock On這個標記是在敵方的飛機或導彈控制系統上。此刻的戰鬥機飛行員就好比是武術比賽上的瞎子,只能感覺到一個棍子沖著自己腦袋打過來的風聲,而很難知道人家要不要打,這個風聲類似於火控雷達的信號照射。而作為悖論的是,以一架現代戰鬥機的雷達控制系統來說,至於什麼時間打擊對方則完全由飛行員自行控制說了算。很多軍迷認為現代的戰鬥機的火控雷達照射時間需要幾秒甚至幾十秒的時間照射才可以鎖定目標,其實這是錯誤的論斷!



以F-35上面的AN/APG-81雷達為例,AN/APG-81可以同時工作在測繪模式和指示模式上,這樣給予導彈鎖定目標的時間也只是飛行員的手指離開切換按鈕的時間,具體的切換時間是0.25秒。而給導彈裝訂目標的時間也僅僅是0.03秒,這樣甚至比人的神經反射時間都要低。


得益於尺寸、飛行適應能力、動力重量比率,設計一枚導彈的技術難度和性能提高空間上要遠遠小于飛機的設計難度,因此在越戰以後至今的一段時間內導彈的設計都是在彎道超車的感覺。有的導彈可以在動力射程內作出10G的機動,但戰鬥機一般的機動能力只能做到9G。速度在3-4馬赫的空空導彈對戰機來說就是一個噩夢,這樣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域甚至達到了50公里以上。因此在這個區域上的戰鬥機99%的可能性都會被擊中,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目前都在爭先恐後的研製隱身戰鬥機或者L波雷達的最終極原因了——導彈的飛行性能遠遠高於戰鬥機,因此盡量晚被對方發現+盡量早發現對方則成了戰鬥機的第一生存準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毅飛衝天 的精彩文章:

隱身技術被破解後的戰鬥機生存指南
這幾款戰機,哪些能入芬蘭的法眼?

TAG:毅飛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