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人三大評委是如何為華語電影爭獎的

華人三大評委是如何為華語電影爭獎的

今年的戛納又閉幕了,華語片依舊顆粒無收,主競賽獨苗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幾個大獎一個都沒拿,之前造勢造的很厲害,這種結果確實大家都沒有想到。濤濤氣得想殺人。

當然最慘的還不是賈樟柯,李滄東那部《燃燒》拿了場刊最高分,還有那個在亞洲高人氣的男演員,叫劉亞仁還是什麼,我不認識,沒聽說過,也沒關注過,只在微博和朋友圈看很多人說他很帥。韓國和部分國內媒體都覺得劉亞仁影帝穩了,結果最後也是一個大獎都沒有。

相比中韓慘狀,人家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靠《小偷家族》拿了戛納最高獎金棕櫚,日本在戛納的戰績把中韓甩的越來越遠。

扯遠了,今天我們來看看那些華人三大評委是如何在三大電影節為華語電影爭獎的,當然有些只是調侃,不一定都是事實,也不一定每部得獎的華語電影都是這些華人評委爭取來的,大家看看熱鬧就行了。

首先是最牛逼的國師張藝謀。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席是法蘭克貝爾,評委有張藝謀,這一屆電影節,張藝謀為兩部華語電影都爭取到了柏林最高獎金熊獎,分別是謝飛導演的《香魂女》和李安導演的《喜宴》。當然很多影迷都覺得《香魂女》各方面都不如《喜宴》,見仁見智吧,張藝謀肯定出了不少力。這兩部電影得獎後在一家飯店開了慶功宴,中間拉個帘子,後來喝到一半,兩岸電影人互相敬酒慶賀。

64屆威尼斯電影節,張藝謀是主席,力排眾議把最高獎金獅獎給了李安的《色戒》,為此姜文還憤憤不平了好久,因為當年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也進了主競賽,他本來覺得老謀子會幫他這部電影拿獎。

然後是很厲害的梁朝偉,2014年64屆柏林電影節,主席是詹姆士沙姆斯,華人評審有梁朝偉,這一年的柏林主競賽,有超級大熱門《少年時代》和《布達佩斯大飯店》,但就是這樣,最大贏家還是華語電影,《白日焰火》和廖凡分別拿了最佳影片金熊獎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梁朝偉肯定還是出了一些力的,而且本屆主席不喜歡理查德林克萊特,《布達佩斯大飯店》在德國看來又有點彆扭,所以華語電影撿了大便宜。題外話,梁朝偉看著不愛說話,上學時可是辯論賽小能手。

張曼玉,1999年第56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這一年曼玉靠著流利的英法雙語為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撕下了最高獎金獅獎,為張元撕下了最佳導演獎。

曼玉還是60屆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撕逼能力也是一流,風頭甚至蓋過主席。她還為全度妍撕下了最佳女演員,全度妍獲獎後對曼玉感激涕零。

鞏俐2000年是柏林電影節主席,為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撕下了銀熊。

張艾嘉1992年任柏林電影節評委,這一年張曼玉憑《阮玲玉》拿下了最佳女演員。

再來看看徐克,2004年,第57屆戛納電影節,昆汀是主席,這一年的評委有徐克,昆汀一直號稱王家衛腦殘粉,《2046》卻一個獎都沒有拿,昆汀說不喜歡2046,徐克更不會說喜歡王家衛了,倒是這一年張曼玉拿下了最佳女演員。

好了,再來看看最噁心的楊凡,2017年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貝南是主席,評委有香港導演楊凡,這一年是威尼斯超級大年,《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都進了主競賽,華語片也有一部《嘉年華》進了主競賽,跟那兩部奧斯卡級別的片子比,《嘉年華》當然勝算不大,這就算了,楊凡還帶頭diss《嘉年華》,拖後腿的典型代表。

此外,范冰冰、趙薇當評委時,沒有華語電影進主競賽,當然這倆人也不像會是張曼玉那樣能撕敢撕的人。

金字塔那張圖現在可以在倒數第二層加上張震了,一個獎都沒給《江湖兒女》爭到,以後別想演科長的電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鎚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大鎚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