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家子弟捐上千文物,甘願過清貧生活,穿打補丁的衣服

農家子弟捐上千文物,甘願過清貧生活,穿打補丁的衣服

孫瀛洲

孫瀛洲,是一位出生河北冀州的農家子弟,1906年,他「北漂」傢具店當學徒,1923年開辦「敦華齋」古玩店,經營古玩生意達36年,從精明的古董商成長為收藏大家,是20世紀著名陶瓷家,集收藏、鑒定、學術於一身,被古玩界譽為「老法師」、「宣德青花大王」;

鬥彩三秋杯(當年價值40根金條)

1956年,孫瀛洲先後向故宮博物院捐贈犀角、漆器、佛像、傢具、印璽等文物3000餘件,其中2000多件為陶瓷,涉及唐、宋、元、明、清各名窯、官窯、御窯;其中25件文物被鑒定為無價之寶,如「明代成化鬥彩三秋杯」。為表彰孫瀛洲的愛國之舉,故宮博物院永久免費對孫家後人開放,以表達對孫先生的崇高敬意。

「父親是為文物而生的人,儘管私藏豐厚,但家裡的生活卻非常簡樸」孫女士說,父親戴的手套都是母親用襪子改的;穿打補丁的內褲、襪子、衣服;經常有人開我的玩笑,能理解父輩的捐贈舉動嗎?如果換做今天,作為子女你會同意父親把這些無價之寶捐贈出去嗎?甚至還有人主動找上門來,聯絡各方面去要回當年捐獻的文物。

孫女士說:「首先,經歷過物質極度匱乏年代的老人,會盡量節約一切東西,所以父親的節儉,作為子女既理解,也心疼;其次,雖然不僅贊同父輩的選擇,但事已至此,不如「好聚好散」,既然已經失去,那就不屬於你的,不屬於你的東西,追討回來仍會失去,何況追回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吃進嘴裡的肉,誰也不想吐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說紅樓 的精彩文章:

賈母臨終時,最放心不下的是誰?
傳統武術第一人,橫掃美國武林界,今出山為武術正名

TAG:玉說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