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池州:建設海綿城市 讓城市煥發「內在美」

池州:建設海綿城市 讓城市煥發「內在美」

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的池州市,其美不僅在於清奇的九華山、美麗的杏花村,還在於清澈靈秀的水。近年來,池州市開展的海綿城市建設,在讓城市保留「外在美」的同時,逐步解決了城市內澇和城市黑臭水體等問題,讓城市煥發了「內在美」。

據介紹,池州市位於長江之濱,境內有三大水系、十條河流,降水充沛。傳統的城市建設模式致使硬化地面越來越多,降雨回補地下水的能力越來越弱,致使城市內澇不斷、城市水體水質不穩定。

齊山大道、長江南路是縱貫池州市南北、連接新老城區的兩條主幹道。幾年前,這裡逢雨必澇。「一到暴雨天,路面的低洼處積水往往會沒過膝蓋,機動車全部『泡澡』,池州真正成了『池』州。」池州市住建委海綿辦汪一偉說,每逢雨季到來,不僅一些市政道路變成「水道」,很多居民小區也會開啟「看海」模式。

汪一偉介紹,由於管線常年深埋地下,被腐蝕的管線經常會出現「跑冒滴漏」,雨污混流、管道塌陷等情況時有發生,城市內澇積水情況較為嚴重。

海綿辦工作人員介紹海綿城市建設情況

就在池州市為「水堵」 、「水多」、「水臟」等「水患」煩惱的時候,2013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使其迎來了根治水患的良機。「海綿城市建設以『水生態』為核心,給池州城市生態整體升級帶來契機。」汪一偉說,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了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除了對降雨徑流管控、避免「城市看海」外,還包括黑臭水體治理、尾水資源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構建、綠色凈化功能利用、水環境綜合治理以及親水環境打造等。這些不僅為城市居民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也降低了傳統城市排水系統建設和運維成本,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站在改造後的齊山大道行人便道上,記者看到,道路兩側是延綿幾公里的濕地公園,兩旁非機動車道隔離帶已換成開口路緣石,下沉式機非隔離帶、植草溝、溢流口和多個雨水花園已經建成。

濕地公園湖水清澈見底

池州市海綿城市技術諮詢辦公室劉強介紹,通過調整地形豎向將雨水導流至海綿設施,改造後的隔離帶和植草溝達到雨水滯蓄和凈化效果。為抵禦暴雨侵襲,局部路段和人行道還設計成行泄通道。

「去年6月,齊山大道經受住了罕見的連續強降雨的考驗。」劉強說,連續一周的降雨量累計達到566毫米,沒有讓這條連接新老城區的主幹道發生積水,反而讓濕地公園變得更加生機盎然。道路兩旁人造與天然的海綿體,讓硬化路面恢復了「彈性」。

如今,因風光旖旎,齊山大道兩側的濕地公園每天都吸引不少市民到此駐足小憩、鍛煉身體。「這裡風景好,空氣特別好,跑起步來感覺心曠神怡,非常舒服。」市民張先生笑著說,他幾乎每天都要來此鍛煉。

據了解,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池州市不搞大拆大建,主要根據現有的地形、綠地空間等條件,建設海綿城市,真正留住「山水鄉愁」。(記者 汪喬 朱贇 許夢宇 鄭強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發布 的精彩文章:

重磅!安徽這4個城市加入長三角!實力如何?快來圍觀
安徽依法關閉49家違法違規網站,約談整改19家網站

TAG:安徽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