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家一定要這樣吃,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全家一定要這樣吃,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小滿時間

今年的小滿時間:

2018年5月21日

10:14:33

星期一

農曆為2018年四月(大) 初七

太陽到達黃經60°時

為年中第八個節氣——小滿

它的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

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小滿三候

GIF

一候苦菜秀

: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開花,感覺火氣而生苦味,嫩時可食。

二候靡草死

:後五日「靡草死」,靡草,按東漢鄭玄的解釋是薺、葶藶(tíng lì)之類枝葉細的草。葶藶三月開小黃花,四月結子,因為是陰氣所生,到入夏畏於陽氣,便枯死了。

三候麥秋至

:再五日「麥秋至」,夏麥可以收割了。

小滿習俗

GIF

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

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祭三神

歷史上有一個習俗叫祭三車,分別是水車,牛車和絲車。

傳說水車「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蠶神誕辰

小滿節相傳為蠶神誕辰,所以在這一天,我國以養蠶稱著的江浙一帶也很熱鬧。小滿節時值初夏,蠶繭結成,待採摘繅絲,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家蠶全身是寶,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

食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苦苦菜遍布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陝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

小滿養生

小滿養生重點在"防"

在疾病到來之前,做好預防

做好"三防"健康偷不走

三「防」是什麼

1、防濕邪。

小滿過後, 「暑多挾濕」,這個時候,濕邪往往已經打入人體內部潛伏起來。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

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2、防內火攻心。

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西醫也認為炎熱的天氣,體內血流會加快,增加心臟負荷,所以夏季應養護心臟,調適心情,切勿隨意動怒,以防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

3、防貪涼傷陽氣。

小滿,也表示人體內陽氣的蓄積還只是小滿,並沒有到真的滿,所以還不能使氣機過於外泄,也不能貪涼而傷陽。

健脾祛濕

1

消暑解乏:食苦瓜

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會出現上火、身體睏倦等問題。《本草綱目》稱,苦瓜能「除煩熱,解勞乏,消心明目」,有助於消暑解乏、提高免疫力,可多食用。需要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瀉、脾胃虛寒者應少食。

2

逼走濕氣:生薑

中醫認為,生薑能把體內寒毒排出體外,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等功效。小滿前後濕氣重,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

西醫也認為,生薑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同時還能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逼出。

平時煮菜可以適當放些生薑,也可以食用薑糖水。

3

紅豆薏仁:健脾祛濕

薏仁性涼,味甘淡,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與紅豆一起熬煮,是健脾祛濕的良藥。

需要注意的是,熬煮薏米紅豆千萬不可放大米!因為大米是水稻,本身就在水裡生長,於祛濕不利。

4

防燥減怒:多拍「窩」

夏天暑氣通於心,光靠說「你要心情好」「不能發脾氣」也是不行的。其實人身上就藏有一個「出氣口」,呵呵,平時沒事可以多拍「窩」!幫助解熱去火。

GIF

腋窩:俗稱「胳肢窩」,這裡有個穴位叫極泉,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的地方。左手上舉,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這樣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5遍。

小滿養生禁忌

暫時不能夜卧早起

深夜大排檔大家還是先忍忍吧!中醫認為,睡眠不足是損傷氣血的快捷方式!小滿時節需要繼續蓄積陽氣,所以不能晚睡。

避免貪圖涼快而著涼受風

小滿時節,晚上不宜開空調、睡涼席、洗冷水澡,這些行為會帶來寒濕!若不慎受濕寒,可通過運動或熱水澡將濕邪祛除。

身體最怕的六件事不要做

1、頸椎最怕空調吹;

2、喝水最怕快,宜少量多次;

3、眼睛最怕曬,記得太陽天戴墨鏡;

4、晨練最怕早,不宜早於6點;

5、家裡最怕灰,建議夏天增加清潔的次數;

6、腸胃最怕涼,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

小滿食療

白鯽滾荷包蛋

原料:白鯽魚、雞蛋。

配料:生薑、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

起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適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後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青椒炒鴨塊

原料:鴨脯肉、青椒、雞蛋。

配料:黃酒、鹽、干澱粉、鮮湯、味精、水澱粉、植物油適量。

做法:鴨脯肉切成薄片,用清水洗凈後淋干。將雞蛋取清和干澱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青椒去籽、去蒂洗凈後切片。

鍋燒熱後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鍋內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滾開後,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溫中健脾,利水消腫。

冬瓜草魚煲

原料:草魚、冬瓜。

配料: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用油將草魚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將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

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荸薺冰糖藕羹

原料:荸薺、藕。

配料: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冰糖,再燉lO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

芹菜拌豆腐

原料:芹菜、豆腐。

配料:食鹽、味精、香油各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文章來源:健康必讀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堅持吃堅果,可以提高腫瘤患者57%的總生存期!
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的照護對策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