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夏長城考古錄

寧夏長城考古錄

寧夏長城考古錄

文圖/王仁芳 張瑞芳

寧夏回族自治區居黃河上游,北倚賀蘭山,南憑六盤山,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由於地處「絲綢之路」與農耕游牧交錯地帶,歷史上曾是東西方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以及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民族拉鋸紛爭的戰略要地。此處古長城遺迹遍布境內南北,屬我國長城遺迹分布較密集的地區之一。這些長城牆體蜿蜒、堡寨林立、烽燧相望,時間跨度從戰國至明代,因而寧夏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譽。境內有戰國秦長城和明代的東長城(古稱河東邊牆)、舊北長城、北長城、西長城、固原內邊長城、徐冰水新邊長城等。

▲ 長城調查中牆體斷面測量

宣太后時始築城抗敵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宮,隨之起兵滅義渠,在其故地置北地、隴西、上郡三郡。為了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以及守衛新拓疆域,秦國於邊境地區築長城以抗敵。寧夏境內的戰國秦長城長度為170餘公里,敵台城障200餘座。整體為黃土夯築,從西向東先後經過西吉、固原原州區、彭陽,東西兩端分別與甘肅鎮原、靜寧境內長城相接。

▲ 戰國秦長城調查現場

此後隋唐時期雖在北方朔方、靈武一帶有修築長城、烽堠的記載,但未發現明確的牆體遺迹。宋夏時期,宋軍為加強鎮戎軍城(即固原)一帶的軍事防禦,循戰國秦長城挖設壕塹一道,史稱「長城壕」或「新壕」。經過勘查現在寧夏境內宋長城牆體長20餘公里,遺存敵台20餘座、關堡5座。歷史文獻和此前的調查中從未有寧夏區域內北宋長城遺迹的記載。

▲ 固原市郊的戰國長城

歷任三邊總督加以完善

明宣宗(1398~1435年)以後,國勢漸頹,蒙古的韃靼、瓦剌部勢力交替入境擄掠,邊地軍民不堪其擾。瓦剌勢力佔據河套後,寧夏遂為虜沖,邊患嚴重。明廷在寧夏南北分設固原、寧夏兩邊鎮以節制敵軍,同時在邊地大規模新築長城不斷加強沿邊守御。因「長城」一詞在民間飽受詬病,人們易與始皇暴政聯繫在一起,所以明廷將其稱之為「邊牆」。明成化十年(1474)六月,寧夏巡撫徐廷章和總兵官范謹主持修築,先後沿河套——黃河——賀蘭山一線及固原鎮北部地帶,修築了多道防禦工事。這些牆體與堡寨烽燧相結合,構築明代這一地區多層次、完整的防禦體系。

這其中尤以河東邊牆的修築最為艱辛曲折,其所處的河套毛烏素沙地地形平漫、易攻難守。徐廷章等人費時兩年,修築東長城長達三百餘里。弘治年間(1470~1505年),寧夏巡撫張禎叔、王珣先後於牆外增挖「品」字形絆馬坑44000多眼,以防敵騎逼近邊牆。但這道邊牆築成三十餘年即為風沙壅塞,不堪保障。明正德元年(1506),總督陝西三邊(簡稱三邊總制)楊一清計劃重築河東舊牆,原打算從寧夏黃河以東橫城堡向東修築,但由於工程艱險、計劃不周而引發民夫嘩變,工程僅成四十里即告放棄。明嘉靖七年(1507),王瓊出任三邊總制,寧夏河東築邊活動再次展開。王瓊接手楊一清未完成的工程,在清水營以東重勘線路,棄舊邊,內收十里修築新邊。同時他認為牆不如塹,改挖壕塹二百餘里。其後的唐龍與劉天和在總制任內繼續對這道邊牆進行加固維護,重點是續修壕牆,時稱「深溝高壘」。此後,張珩擔任總制時又沿壕塹添築幫修敵台六百餘座。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黃嘉善仍於安定堡一帶修建跨牆敵台磚石四座。此外如兵燹、地震後的修繕維護更是隨時進行。因此現在寧夏河東一帶,保留有三道長城遺迹,當地老百姓分稱南北兩側的土築牆體為頭道邊、二道邊,中間廢棄的壕溝則為河東壕塹。這兩道土牆長城,為寧夏境內明長城牆體整體線路較長、保存較完整的部分。

▲ 戰國長城牆體外側壕塹

陶樂長堤是東長城從橫河渡口沿黃河東岸向北方延續,長一百八十餘里,修築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由於比東長城低矮,又順黃河岸修築有如河堤,故稱「長堤」。東長城跨河後又與舊北長城及北長城銜接。舊北長城又稱紅果子長城,長三十餘里,全長18716.7米,調查牆體3段,可見牆體約5846.7米,分土牆、石牆兩類。具體修築年代史書無載。隨著明嘉靖十年(1530)北長城的新建,舊北長城遭到棄守閑置。

▲ 石嘴山市惠農區境內舊北長城

北長城又稱邊防北關門牆、大武口長城,全長19223.7米,調查牆體12段,地表有痕迹者為12128.7米,消失牆體10980米,均屬夯築土牆。

▲ 寧夏青銅峽北岔口西長城

西長城主要指沿賀蘭山東麓及諸溝口,自中衛黃河南岸蘆溝堡北跨黃河接鎮關墩,再向東北逾勝金關,北連石空寺堡、廣武營、玉泉營、鎮北堡、紅口兒各山口,從大武口至賀蘭山扁溝與舊北長城相接。明成化九年(1473)修築,其間屢有整修與加固。明天啟(1624~1627年)初,再次對賀蘭山諸口和西邊關牆進行了一次加固維修。該段長城是不同時期分段修築,根據修築時間及區段位置,因此史書又有西邊牆、城西南牆、邊防西關門牆等稱呼。固原內邊又稱固原舊邊、內牆,始築於明弘治十五年(1502),由總制尚書秦紘創修,自饒陽堡起西至徐斌水長三百餘里,又自徐斌水西至靖虜花兒岔止長六百餘里,為關中重險。明嘉靖九年(1530)王瓊對這道邊牆重修完善。

▲ 海原縣境內固原內邊險牆

長城資源調查摸家底

2007年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長城資源專項調查工作,經過近5年的努力,寧夏文物調查人員在境內19個縣級行政區中(全自治區22個)發現長城遺迹,對包括長城本體(長城牆體及牆體上的設施,如敵台、馬面等)、附屬設施(長城防禦體系相關的其他設施,如關堡、烽火台等)以及相關遺迹(長城牆體兩側與長城防禦體系相關的遺迹,如壕溝、擋馬牆、品字窖、驛站、倉儲、居住址、磚瓦窯、採石場、積薪等)等各類遺迹,採用文字、影像、圖紙、拓片、摹本等記錄手段,對時代、行政區劃、地理坐標、建築形式、結構、走向、長度、保存狀況與病害、自然與人文環境、保護管理情況、文獻記載及相關資料等信息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和信息採集工作。並且通過與測繪部門的合作,對長城牆體長度進行了準確測量,基本摸清了寧夏境內長城資源的家底。據調查寧夏現存明長城分布於境內17個縣級行政區,總計調查明長城牆體400餘段,總長近千公里,敵台、烽火台800餘座、關堡60餘座。另外還調查發現品字窖、居住址、石雕、題刻等相關遺存多處。

▲ 長城調查中的關堡測繪

▲ 長城調查中的涉險過河

寧夏境內長城分布在沙漠、丘陵、賀蘭山和黃土高原的溝壑峁梁等地帶,自然環境比較惡劣。除紅果子溝、三關口、下馬關、固原州城等幾個重要關隘、城堡為磚石牆體,絕大部分因地制宜,以夯築土牆及山險牆為主。因此大量牆體受自然和人為破壞較為嚴重,保存狀況不容樂觀。中衛市沙坡頭秦長城和賀蘭山——石嘴山沿線的明長城受風蝕嚴重。而北線長城的兩個關堡遺址——鎮遠關和黑山營由於長期以來的風雨剝蝕、山洪沖刷、風沙淤漫的自然因素破壞,坍塌較為嚴重。清代以前的人為破壞主要為入侵者拆毀、填塞、焚燒等戰爭行為造成的蓄意破壞。清代以後,主要為沿線居民生產生活所造成的破壞成為主要因素。大量關堡為民居侵佔,城牆包砌磚石因建房被扒拆;牆體、墩堡因墾荒、種地、採礦、修路而被推毀侵佔;牆體、墩台內掏挖窯洞,頂部及周圍搭建其他設施;一些城堡、墩台被蓄意盜掘掏挖。

「一帶山河萬里牆」,這是明代人對寧夏賀蘭巋然、長河奔流、長城巍峨等壯麗山河風物的形象概括,今天長城不再承擔「新墉山立界華夷」的軍事防禦作用,但仍是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文化碰撞與融合的歷史見證。

(作者王仁芳為寧夏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作者張瑞芳為寧夏博物館館員)

本文出自:《大眾考古》2014年09期,84-87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紅河流域調查成果簡訊

TAG: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