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一村子環繞9座大土堆,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開國皇帝的孫子

山東一村子環繞9座大土堆,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開國皇帝的孫子

導讀:在山東省濟寧市北大約3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名叫肖王莊的小村莊。在村子的周圍,自古就矗立著9座高大的土堆,它們平均高在7—12米,直徑達到60米。肖王莊地處魯西南平原腹地,村子周圍都是一馬平川的莊稼地,所以這9座大土堆非常顯眼。如此巨大的土堆為什麼會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集中出現呢?

清朝年間編寫的《濟寧直隸州志》中記載:「系泰山余脈至濟寧城散落為九。」書中認為肖王莊的9座巨大的土堆是泰山的余脈,是自然形成而非人為堆成。但稍晚些的《濟寧縣誌》又記載,說9座大土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大將檀道濟與魏軍打仗時用黃沙築的九個假米堆。

除了書上的記載外,在肖王莊的百姓口中還世代流傳著一個關於穆桂英的美麗傳說。北宋年間,以穆桂英為首的楊家將在此與遼兵作戰,兩軍相持不下,穆桂英帶領9位貼身女侍衛親自上陣,經過數天的浴血奮戰最終戰勝遼兵,但9名女侍衛全部壯烈殉國。穆桂英為了紀念9個人的英雄,讓大軍就地修建了9座巨大的墳墓。9座巨大的土堆究竟是穆桂英留下的遺迹?還是縣誌中記載的泰山余脈?這些疑問都在1992年被揭開。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考古隊在做文物普查時,就對9座土堆進行了鑽探,初步認定下面是大型墓葬。其中封土最大的一座正好坐落在傳染病醫院中,由於歷史上多次被盜和群眾的取土,大墓被破壞嚴重。1992年,在請示過上級部門之後,考古隊決定對大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雖然墓葬被盜嚴重,但墓中還是出土了數百件珍貴的文物,其中有3件精美的玉器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但最讓考古隊興奮的卻不是這些珍貴的文物,而是用來修建墓室的石塊。在這些石塊上,有大量的題記文字,經過最後統計,在墓中共發現800多塊題記刻石,單字近4000個。這在國內的考古上絕對是唯一的一次發現。

考古隊員介紹說,在漢代流行「黃腸題湊」的喪葬習俗,這座大墓的形制就是黃腸題湊,只不過將木材全部換成了石塊。在陵墓的主墓室,考古隊員發現了大量的銀絲,還有數百片玉片,很明顯當年墓主人是穿銀縷玉衣下葬的。《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只有諸侯王、公主級別的貴族在死後才能用銀縷玉衣。

考古隊根據以上信息推斷,大墓的年代應該是東漢時期,墓主人的身份是諸侯王或者列侯。東漢時期濟寧地區是任城國的封地,墓主人應該是某一任任城國王。

《後漢書》中記載,東漢元和元年,漢章帝下旨將東平國的任城、亢父、樊三縣分出,冊封東平憲王劉蒼次子尚為任城孝王。劉尚是東平憲王劉蒼次子,也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之孫,是第一位任城王。

根據墓中出土的銘文刻石,確定這座大墓的修建年代在公元100年左右,正是劉尚在位期間,所以考古對認定是任城孝王劉尚墓。大墓發掘完成之後,當地文物部門決定對陵墓進行原址保護,並建成任城王陵博物館對外開放。如今沒有發掘的土堆依然矗立在肖庄村的周圍,但關於9座封土的各種傳說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後漢書》、《任城王考古發掘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此人一包煙換來國寶級文物,拒絕5萬上交國家,專家:獎勵5000元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