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清朝的統治下,除了婦女,還有哪類人不用留辮子?

在清朝的統治下,除了婦女,還有哪類人不用留辮子?

我們都知道,在多爾袞入北京的第二天,便下令讓所以人都必須剃髮留辮子,也就是所謂的薙髮令。

當時束髮和辮髮有著明顯的區分,清在沒有入關之前,對敵人的辨別主要也就是依靠束髮和辯發來進行的。

反觀明朝當時也一樣,一旦發現辮髮者,那不用說,也知道是關外的清人。

當時多爾袞下達了薙髮令,但只存在了20來天,便因為受到了大量發對之聲,從而下令暫緩執行這一命令。

多爾袞當時在命令中稱:「之所以下達薙髮令,只要是為了辨別順民,但如今萬民歸心,所以今後天下臣民照舊束髮。」

實際上,這只是多爾袞為了保持體面說的一個場面話。

當時萬民有沒有歸心?江南地區都沒有平定,福建還有鄭氏家族,西南還有桂王。

所以當時多爾袞之所以取消薙髮令,主要是怕清當時統治的地區發生民變。

在第二年,清軍攻入江南,統治了四分之三的中國後,清政府再次實施了薙髮令。

並且這一次,態度非常強硬。

北京當時滿大街的公告,上面寫著「十日薙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樣的繳文布告陸續發往了各省。

在當時,清軍士兵經常帶著剃髮匠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沒有薙髮的人,便強行幫其剃頭。

如果遇到反抗者,那就真的是會被留髮不留頭,並且還會被高掛城樓上。

意在以儆效尤,讓不肯辮髮的人看看,不辮髮的下場。

但就在這種血腥高壓措施下,依舊有人站出來反對薙髮令的實施。

在山東,負責祭祀孔廟的孔子直系後人就在薙髮令實施的時候,告訴清政府,他的家族不能辮髮。

孔子後人給出的理由是辮髮會影響他們祭祀典禮。

但清政府才不吃這一套,在中國千年歷史中,歷代皇室都對孔氏家族非常尊重,畢竟孔聖人這塊招牌還是比較有用的。

但清政府執政之後卻完全不管這一套,孔聖人的後人提出這個要求,清政府不止沒有同意,反而還把當時的衍聖公給抓了起來。

除了孔氏家族這種委婉地反對派,還有江南仕子這種發動暴動反抗薙髮的直接派。

在江南地區,很多知識分子寧願被砍頭也不願意剃髮,從而他們發動反抗薙髮的暴動,當然最後都被一一鎮壓。

當年江南地區人口銳減,實際上跟薙髮令有著莫大的關係。

也就是在清政府的刀口下,反對薙髮的人都被掛在了城樓上,辮髮此後一直延續了260餘年,在這260餘年的時間裡,中國儼然成為了一個辮髮的世界。

當時除了婦女以外,就只有佛門子弟和道門子弟被允許可以不辮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日軍侵華期間的上色彩照 還原了惡魔的侵略之路
趙構到金營當人質,金兀朮看了他一眼,立馬說:你是個假親王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