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聰明大腦的神經元更高效

聰明大腦的神經元更高效

聰明大腦的神經元更高效
Credit: 123RF


以往研究顯示:大腦越大越聰明(註:此說法不太準確)。如今,一項探究大腦微觀結構的新研究表明:高智商者的大腦皮層的神經元連接數量較少。也就是說,智商不僅在於神經元數量,也在於神經元的連接效率。


研究團隊招募了大約260位志願者,利用「彌散張量成像」技術(一種非侵入式技術),探究他們大腦灰質的密度和支路分布。此外,志願者還進行了複雜的推理測驗——該測驗不受文化背景的影響,總共設置28道問題。他們的得分在7-27分之間。

研究人員結合成像數據和測驗分數,發現:擁有較高分析能力的人不僅擁有更多大腦細胞,而且大腦皮層的神經元連接數量較少。後來,他們調查了「人類連接組項目」的近500幅神經圖譜,發現了同樣的規律。


乍一聽,這似乎有點違背直覺,神經元連接數量難道不是越多越好嗎?其實不然。曾有研究顯示,儘管擁有更多大腦細胞,但在IQ測試中,高智商者的代謝活動反而比普通人低。這兩項研究結果都指向「神經效能假說」,即神經細胞群的分析能力不在於增加工作細胞的數量,而在於找到最不費力的連接方式。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神經學家Erhan Gen?表示:

聰明大腦的神經元連接網路精簡但高效,能夠以最少的神經活動實現高水平的思維。

這項研究表明:在分析問題時,聰明的大腦具有最高效率的連接方式。它不僅使我們在細胞水平上進一步了解大腦功能,而且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研究人員能夠以此改良模擬大腦神經網路的技術。那麼,為什麼精簡的神經網路更擅長解決問題呢?針對這個問題,後續研究將為我們揭曉答案。


看來,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提升績效的關鍵不在於哼哧哼哧地瞎努力,而在於找到最不費力的方法。不過,智商研究通常存在局限,它受到具體IQ測驗的限制。因此,我們不能過分推廣結論。大腦擁有很多功能,而分析推理能力只是眾多認知能力中的一項。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MIKE MCRA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睡眠排行榜:哪個國家睡眠時間最少?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們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