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誠法師:念佛持咒是否能夠改變命運?

學誠法師:念佛持咒是否能夠改變命運?

學誠法師:念佛持咒是否能夠改變命運?

文章根據學誠法師相關開示整理,歡迎分享,自利利他!

所有的經咒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調伏煩惱的,重點在於懂得誦經持咒的意義,用佛法來指導自己的念頭、行為,如此則能漸漸凈化心靈。佛法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經咒也並非是神話中具有魔力的咒語,佛法是因果法,樸實、平凡、精確,無絲毫神秘色彩。學佛不能學得這樣神神秘秘、不可把握,否則容易走入歧途。

很多人把佛法當做解決現實困難的工具,讀哪部經能長壽,讀哪部經能健康,讀哪部經能得財富,讀哪部經能增強記憶力,讀哪部經能治拖延症……這種心理頂多算方便的修行,不是真實的修行。佛法對於我們身心命運的改變並非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而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生命教育。

佛法修的是心,法門是工具,心相應了,修什麼法門都有力量。如果不重視自己的心,反而在外在去比較分別,就捨本逐末了。

人們抱著不同的目的去讀誦佛經,有人是為了治病,有人是為了靜心,有人是為了祈福……這種「有用」的理解都不是佛法真正的功用;也有人覺得佛經「沒用」,只是一些拗口的古文,這樣的理解也是沒有明白佛法的價值。誦經持咒的作用,在於收攏散亂心識,開發心智,凈煩惱、趣菩提。

誦經念佛,根本目的是為了明心地、開智慧。若自己能夠真正與佛法相應,秉此清凈之心為人處事,善心善行堅持不懈,必定增長福慧。佛法講業果,外在的福報是身心改善的結果,不應把誦經念佛當做祈禱生意興旺、生活順利的手段。

誦經持咒,依照佛法的教導做善男子、善女人,這都是善業,若內心至誠與三寶相應,可以感得善果,這些都是遵循業果法則的。很多人一味強調祈求滿願,而忽視佛經中的其他教誨,都是以向外求的心來看待佛法,是貪慾熾盛的表現。社會大眾對佛教的印象,很多還停留在「拜拜求保佑」這個層面;一些誦經念佛之人,也是重在追求立竿見影的福報,其根本還是源於浮躁動蕩、急功近利的心態。佛教的本意是教人覺悟,核心是智慧與慈悲,修行的重點要放在自己身心的改善之上。

念什麼經咒都很好,要至誠、用心。念佛持咒是修行的一個方法,不是神奇的咒語。要轉變自身命運,凈除罪障,需要讓自己內心轉變到與三寶相應的軌道。有時候自己做得很好了,但外境還是不如意,那是因為現在的善因還未成熟,而過去的惡因已經成熟,不要懷疑、放棄,這正是凈罪集資的過程。

誦經念佛,根本目的是為了明心地、開智慧。若自己能夠真正與佛法相應,秉此清凈之心為人處事,善心善行堅持不懈,必定增長福慧。佛法講業果,外在的福報是身心改善的結果,不應把誦經念佛當做祈禱生意興旺、生活順利的手段。修學佛法,要去體悟佛法告訴我們的人生真諦。

佛法本身的功用不是治身病,而是治心病,如果只把佛法當做一種治療病痛的神秘力量,卻不認真領會佛法關於無限生命的教育,無異於買櫝還珠。經典是佛菩薩的修行報告,讀誦經典,領納其中內涵,令自己的心更加智慧、去除煩惱,就是誦經的意義所在。吃素、放生是因為慈悲,念佛是為了凈化內心。許多人學佛後遇到不順的事,就會質疑佛法或疑神疑鬼,這都是沒有正確認識修行。佛法不是護身符、金鐘罩,學佛不等於就不會遇到災難、疾病或障礙,這些都是過去業力與現前因緣和合所感之果,佛法是讓我們正確面對這些境界,並在一切時處種善因、結善緣,讓自己身心越來越安定、清凈,未來的果報自然會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心語 的精彩文章:

積極培福,以福養慧
修行中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TAG:平常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