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音樂現場 利茲鋼琴節

音樂現場 利茲鋼琴節

1

享譽世界的利茲國際鋼琴比賽

在今年舉辦了第一屆利茲鋼琴節

5.14-5.23,分別在倫敦和利茲兩個城市舉行

邀請了三位利茲國際鋼琴比賽往屆決賽選手

以及三位郎朗國際基金會的年輕鋼琴家

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演出以及大師班。

2

本次音樂節的第一站,是利茲大劇院的Howard Assembly Room,這是一間維多利亞時代的觀演空間,2007年劇院對其進行翻新,保留了獨特的彩色玻璃窗以及桶形穹頂,將古典與現代結合,再現了其昔日的輝煌。

3

五月十四日,Alessio Bax帶來一場獨奏會,為利茲鋼琴節拉開了序幕。

Alessio曾在利茲和濱松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如今是聲名遠揚的獨奏家,室內音樂演奏家,已與上百個管弦樂隊合作演出。

4

六點五十,一部分觀眾在音樂廳樓下的休息室放鬆,入場的觀眾也越來越多,臨演出開始前五分鐘,工作人員手搖鈴提示大家入場。

Howard 音樂廳內座無虛席

燈光師在表演開始前調試設備

5

七點一刻,音樂會正式開始

Alessio 首先帶來了義大利作曲家Alessandro Marcello的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後由巴赫改編為D小調獨奏協奏曲(BWV 974)。 Alessandro. M. 作為義大利貴族中的音樂愛好者,他獨奏並創作,並Eterio Stinfalico為筆名出版了幾套協奏曲。其作品輸出量很小,也很少在音樂會中上演,Alessio以這支鋼琴曲作為開場,一反其他鋼琴家常會選一些莫扎特或肖邦的傳統曲目,為我們帶來了獨一無二的視聽盛宴。

在第三樂章的急板結束後,Alessio很快再次登台,帶來了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科雷利主體變奏曲,該作品是拉赫瑪尼諾夫晚年時期創作的最後一部鋼琴獨奏曲,在重大的悲劇構思下有著極其細膩的情感刻畫,總共20個變奏,加上主題,間奏,尾聲三段共計23個部分,這部作品幾乎囊括了各個時期的寫作風格特徵,但許多學者並不青睞拉赫瑪尼諾夫的晚期作品,認為其缺乏鮮明的音樂色彩,毫無旋律性,僅為炫技而已,但Alessio的演奏,不僅僅讓我們感受到作曲家晚年的創作風格—陰鬱悲傷,昏暗低沉,更有特有的階梯狀迂迴音調,將抒情與炫技融為一體。難得的是,拉赫瑪尼諾夫本人從未完整的演奏過這支變奏曲,Alessio的完整演繹著實令人驚嘆。

在短暫的休息後,Alessio帶來了一部鋼琴組曲,由達拉皮科拉為女兒八歲生日而作的《獻給安娜莉貝拉的音樂札記》。作為義大利第一個運用十二音技法創作的義大利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既構造精美,組織嚴密,繼承了威伯恩序列音樂創作中嚴謹的理性思維,又唯美曼妙,生動鮮活,保留了他早期創作中崇奉德彪西與布索尼音樂風格中所體現的感性而精巧別緻的審美追求。

最後兩部都是李斯特的作品 —

1. 阿西西的聖弗朗西斯:向鳥兒佈道(S.175),Alessio讓我們進入了一個精緻音樂世界,輕巧的觸鍵如同鳥鳴的啁啾和顫抖,然後在持續的嘰嘰喳喳聲中呈現出一個輕鬆愉快的主題;最終,在一場混合各種鳥鳴的輝煌之後,優雅而寧靜的結束。

2. 但丁讀後感-幻想奏鳴曲(S.161)— 是李斯特套曲巨作《旅行歲月-義大利》中的最後一首,單樂章的大型奏鳴曲式的幻想曲,作為「鋼琴家中的拜倫」,聆聽他的《旅行歲月》就如同置身於大自然,如夢如幻。這支奏鳴曲的題材來源於李斯特最喜愛的著作:《神曲》,在這部作品中引子結束進入正題的部分,Alessio重現了李斯特所塑造的地獄中的混亂場面 - 音符十分密集而又採用五個小節一換踏板的方式,呈現出一種轟響而不協和的極度壓迫感。

演奏結束後,掌聲久久不歇,Alessio謝幕兩次,又帶來兩支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的短小樂曲,其中一支他用左手單獨演奏,熱烈的掌聲伴隨著歡呼聲,Alessio微笑致意結束了兩個小時的獨奏音樂會。

觀眾們沉浸在Alessio的音樂空間,互相讚歎著他精彩絕倫的演出並開始退場,Howard音樂廳慢慢安靜下來,等待迎接五月十九日,郎朗國際基金會的三位年輕學者為大家呈現的另一個音樂世界。

掃描關注公眾號

隨時獲取大賽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茲國際鋼琴比賽 的精彩文章:

TAG:利茲國際鋼琴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