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淵為13個幼孫求情,大臣說出7個字,李世民立馬下令:全部處死

李淵為13個幼孫求情,大臣說出7個字,李世民立馬下令:全部處死

原標題:李淵為13個幼孫求情,大臣說出7個字,李世民立馬下令:全部處死


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親情從來不是必須的。為了政治權力和皇位,隨時可以犧牲親情。子弒父,父殺子,手足相殘,同室操戈,一直如同附骨之蛆與封建王朝相伴相生,為世人留下血腥的歷史記憶。


要說到最血腥的奪位之爭,必然提到唐朝一代明君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一舉將其黨羽剪除,成為大唐帝國的實際掌權者。


面對兒子之間的血腥屠殺,李淵內心雖然極度痛苦,但是木已成舟,天下權力盡數歸於二子李世民,自己大勢已去,於是選擇急流勇退,禪位給了李世民,當起太上皇。


李淵禪位之前,沒有對李世民誅殺太子和齊王的事情表示任何情緒,只是請求李世民不要趕盡殺絕,希望善待他的孫子,也就是已死的太子和齊王的13個(一說10個)幼子。李世民急於登基,加之心中有愧,於是滿口答應。


可當李世民登基之後,很快就反悔了,不久便下令處死自己的13個侄子。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李世民出爾反爾呢?


李世民答應李淵請求不殺侄子的消息,被李世民的心腹部下們得知後,一部下大膽進言:陛下,切不可心軟!李世民無奈說到:朕已經答應太上皇,不殺他們!


聽到李世民的回復之後,部下再次對李世民說了七個字:漢朝淮南王劉安。聽後,李世民立即臉色大變,就是這個七個字,讓李世民最終痛下殺心的。



這七個字有什麼玄妙呢?這要提到漢朝淮南王的一段歷史。漢朝文帝時期,各路諸侯勢力非常強大,諸侯叛亂數次發生。其中淮南王劉長,就不服兄長漢文帝的統治,和匈奴人勾結,企圖造反,最終卻以失敗告終。造反罪,按律當斬,但文帝心善,念及手足之情,改其流放。可劉長羞愧難當,在流放途中,自殺身亡。

漢文帝本就心善,從沒有想過要劉長死,聞弟弟死訊,一時感念手足親情,下令善待劉長之子,即自己的侄子劉安,封其為淮南王。但是這個本應感恩的劉安,卻壓根沒有這個思想,後來在武帝時期,又準備造反,最終失敗自殺。


想到漢朝淮南王劉安之事,讓李世民內心無法平靜,為了避免大唐內亂之禍,於是狠心下令盡數處死自己的侄子們。這些被推上刑場的孩子們,有的還只有兩三歲大,根本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自己叔叔給殺了。真是應了那句無情最是帝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揭秘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活了81歲,臨死前說了11個字,道出了心中無盡遺憾!
被人罵昏君400年,三十年不上早朝,打開陵墓後,眾人啞口無言!

TAG:歷史新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