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筆記:《藝術社會學三論》

讀書筆記:《藝術社會學三論》

(德)瓦爾特·本雅明《藝術社會學三論》,王涌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

「我們把自然事物的靈韻定義為遠方某物使你覺得如此貼近的那種獨有顯現。某個夏日正午,站在遠處一座山巒或一片樹枝折射成的陰影里,休憩著端詳那山或那樹,這就在呼吸著那山或那樹的靈韻了。」

南京大學出版社的這冊薄薄的小書收錄了本雅明的三篇文章——《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愛德華·福克斯——收藏家和歷史學家》。本雅明作為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性人物,延續著馬克思對世界的認識——人類感性認知的組織方式,即它賴以發生的媒介,不僅受制於自然條件,也受制於歷史條件。在根本上,本雅明堅持著馬克思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判斷。

開頭的一段可以說是本雅明對藝術作品認識最廣為人知的「靈韻說」,在《攝影小史》和《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兩篇文章中重複出現,可見是作者深以為然的觀念。所謂「靈韻」,是遠方的某物使你覺得如此貼近的那種獨有顯現,就像不可觸摸的藝術作品,在博物館昏暗的燈光中與你發生某種聯結。可是,在機械複製時代,這樣的聯結越來越慘淡,我們在複製的表象真實中被淹沒,對藝術品的「膜拜價值」轉變為「展示價值」。於是,我們面對世界,面對藝術作品,甚至面對美,往昔的「崇高感」都變成了漫不經心的一瞥。無數漫不經心的瞬間共同構建了我們體驗中快速迭進的表象真實。當代的年輕人或許已經進化出這樣一種面對快速變換的視覺機制,但變幻的世界卻足以讓上一個時代的人感到自外而內的眩暈。

我們面對的當代社會,現代傳媒的功用與科技的發展將我們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速度之中。在這樣快速變幻的時代中,我們越來越喪失對世界的信仰,我們不再相信上帝,不再相信道德,不再相信世界是一個有序而統一的整體。呂效平在演講中批判中世紀式的對世界的統一信仰。但當代社會讓一切信仰崩壞,現代性的世界變得無序,也就更沒有什麼值得相信的東西,因為一切都會以極快的速度改變。我們再也沒有了對人、對物的熟悉,「上手」狀態距離我們越來越遠。

現代之後,我們好像仍在努力建立世界統一的秩序,在呼喚一個新的「上帝」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葦印刻 的精彩文章:

也談書法之美

TAG:一葦印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