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封裝技術衍變為先進工藝進步關鍵 台積電加強封裝布局

封裝技術衍變為先進工藝進步關鍵 台積電加強封裝布局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7納米進入量產,採用極紫外光(EUV)製程的7+納米版本將在明年量產,5納米預期2019年進入試產階段。不過,先進位程微縮對速度提升及功耗下降已有趨緩現象,但花費的成本卻是愈來愈高,為了維持在先進位程市場的領先優勢,台積電積極加強在封裝技術布局。

台積電日前在美國召開的技術論壇上,發表多項新的封裝技術,除了增加多項整合扇出型封裝(InFO PoP)應用技術,亦首度宣布推出全新的多晶圓堆疊(WoW,Wafer-on-Wafer)封裝技術,以及系統級整合晶元(SoICs,system-on-integrated-chips)封裝技術。由此來看,台積電不僅在晶圓代工市場領先同業,今後也將在封裝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台積電今年重頭戲在於7納米的量產,預計年底前會有超過50顆晶元完成設計定案。與16納米FF+製程相較,7納米晶元能提升35%的速度或降低65%功耗,閘極密度提升3倍。但若拿7納米與採用EUV製程的7+納米相較,閘極密度再提升20%,功耗可降低10%,速度上卻沒有顯著提升。

至於在5納米的布局上,2019年上半年可望進入風險試產階段,5納米若與正常版7納米相較,閘極密度雖明顯增加1.8倍,但速度增幅約15%,功耗降幅約20%,的確會讓客戶對於採用高成本的先進位程有所疑慮。因此,台積電計劃加入極低臨界電壓(Extremely Low Threshold Voltage,ELTV)技術,以有效提升速度及降低功耗。

面對先進位程微縮的難度愈來愈高,台積電也計劃利用封裝技術來提高晶元的效能。台積電目前量產中的封裝技術,包括2.5D架構的CoWoS封裝,以及應用在手機晶元上的InFO封裝。台積電的InFO技術已發展到第三代,將再推4款衍生性InFO封裝技術,包括可整合DRAM及基板的InFO-MS,及可應用在5G前端模組的InFO-AIP天線封裝等。

此外,台積電也發表了全新的封裝技術,其一是將3顆裸晶透過打線封裝堆疊的方式整合為單顆晶元的WoW技術,其二是利用10納米及更先進位程的導線互連技術,來連結2顆裸晶的SoICs技術。由此來看,台積電的封裝布局已經由單純的單顆晶元封裝,開始朝向系統級封裝(SiP)方向發展。

出自:工商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聯盟 的精彩文章:

一張圖看懂大陸GaN電力電子和射頻器件產業鏈

TAG: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