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情深深》—總是打人的孩子怎麼了?

《父母情深深》—總是打人的孩子怎麼了?

6歲左右孩子在外總愛打人惹事,讓老師家長很煩。家長往往大打出手,效果不好。送醫院診治,多認為多動或行為不良,藥物效果不明顯,行為治療也不全有效。我的經驗是要理解孩子,讓其情緒平復後再解決他的行為問題,而且要看看父母是否經常否定孩子,讓孩子積累了許多憤怒。

大家晚上好,飈哥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講的題目是總是打人的孩子是怎麼了?

我上次遇到一個小男孩,大概是八九歲吧,他家裡是兩姐弟,他的姐姐比他大十幾歲。姐姐小的時候父母在外面比較忙沒有怎麼管她,但是父母對她精神上有許多肯定,對她有很多認同,所以她姐姐表現非常地好,讓父母非常省心。他出生以後,父母覺得現在經濟條件也比較好一點,有時間能夠照顧他,對他有更多的關注。但對他關注的時候,總是覺得要幫助他、指導他,所以對他的批評教育比較多。這個小男孩從小就讓父母不省心,從幼兒園到小學都總是惹事,因為老師經常會請家長,父母就會對他批評教育,甚至說了不聽以後就打他罵他。到小學後這個小孩表現得更差了,也不遵守學校紀律,經常去打架惹事,上課也不專心。家長就感到很煩,又不知道怎麼辦,對他批評越多,打的越多,他的問題好像越嚴重。有一次,這個男孩把他姐姐畢業論文的資料損壞了,他姐姐也打了他。姐姐也覺得媽媽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弟弟,非常的煩,經常跟他講什麼都不會聽。父母有想放棄這個孩子的念頭,覺得沒有辦法管教這個孩子。他帶孩子去做行為矯正也沒有效果,就覺得應該放棄,不知道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小孩。他來找到我的時候,我就問這個小孩有什麼興趣愛好沒有,他說他就喜歡畫畫,我就拿了一張紙給他畫,他說畫什麼,我說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他在畫的過程中,我就注意觀察他的行為、觀察他在怎麼畫。他畫完以後我就問他:「你是畫的什麼?我看你畫的線條比較肯定,好像你心裡很有數。」另外,他畫畫的時間也很長,這期間完全沒有動就在非常專心的畫畫,我也沒去打擾他。他跟我聊了半個多小時,幾乎都在聊他的畫。我不斷的對他的畫給予肯定,然後也對他在畫的過程中的專註給予肯定。一個小時下來,我覺得他都非常安靜,跟我聊的時候也覺得情緒很平穩。我就問他,你平時情緒怎麼樣呢?他說情緒不太好,容易生氣,容易憤怒。後來問她母親,我說看到你的小孩表現都很穩定,情緒都很穩定,行為也比較好,沒有像你說的那樣,像坐不住啊,或者是不聽話這種感覺呢。他媽媽跟我講,他們每天很少對這個小孩有肯定或是有表揚,一般都是批評。因為總覺得他不對,不是這裡不對,就是那裡不對,都會在說他。接下來,她說了一件曾經讓她也比較吃驚的事情,有次她把小孩帶到她的單位後,就忙去了,也沒管這個孩子,小孩就打開了她的電腦,看到電腦桌面的畫面,他就開始畫畫。畫了好一會兒以後,她單位的同事就說你小孩畫畫畫地好好啊,她就不太相信,看完很吃驚,小孩真的畫的很好。但是她平時怎麼沒有注意呢,小孩在學畫的那個老師也是講這個小孩畫畫畫地好,她就不相信,因為小孩一般不會拿畫給她看。平時給她看的東西,她都很難去說他好的地方,都是說他不好,所以小孩一般不會拿他畫的畫給媽媽看,所以當她看到孩子的真實水平以後非常吃驚。

我就想到你這個小孩為什麼總是在外面打架惹事呢?會不會是這個小孩在家裡沒有得到認同,沒有價值感,然後有很多委屈,很多憤怒。他的這種憤怒委屈,一般很難跟父母表達,多數時間他都會在外面他控制得住的人面前表達,比如向同學表達。但有時他也會失控,明明在老師面前他不想表達,但是他控制不住,他集聚的憤怒太多。後來我就跟他媽媽講,他現在學習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受他情緒的影響,你去發現他好的地方,給他更多的認同和理解。從好的地方入手,再來調整,這樣可能會好一點。他的媽媽就從他喜歡繪畫這個角度去陪伴他、去欣賞他、去給他更多的理解,這個小孩後來慢慢地變得比較好了。

所以今天我想講這個題目就是因為我遇到很多家長跟我講:我的小孩兒總是打人、總是惹事,你能不能給我一個方法把他控制住了,他就不打人了。一般來說,六七歲,直到十歲左右的小孩,都是處在心理的發展過程中,處在人際關係的發展過程中,他需要去建立一些關係,他要去適應這樣的環境。小孩採用攻擊的方式有可能是他從父母那裡學來的,也有可能是他從手機電視上學的一種行為模式,但是從心理的角度講,他是一種心理性的需要,他是學習協商的一種策略。比如說他跟朋友在交往的過程中發生了衝突,他一定想去控制局面,一定想去怎麼解決這個衝突。怎麼來解決呢?他在充分掌控的情況下,解決的可能性就很高,所以小孩的這種攻擊性是他心理發展的一種適應性需要。

小孩這種攻擊性的心理需要的產生,大致可歸結於以下四種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根據小孩的經驗來選擇的。比如身體比較強壯的小孩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如果獲得的這種通過攻擊別人取得優勢的經驗,也會讓他採用攻擊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如果是身體弱小的小孩,他不一定採用攻擊,而是可能採用討好或者是其他的尋求幫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第二種,就是社會的期待,比如說在他的群體裡面,或者他看到的一些影視作品裡面,當他發現「我能通過攻擊別人達到掌控局面的目的」的時候,他有優勢。

第三,是一些規則意識,大家會發現教師子女裡面採用攻擊的方式比較少,在一些大學中學教師家庭里的小孩攻擊性都相對比較低,這跟父母採用攻擊行為相對比較少有關,也跟他們在對小孩的社會規則概念的傳輸上有關係。

第四種原因就是小孩的情緒。小孩的情緒不穩定,特別是他的憤怒和委屈,容易導致他產生攻擊行為。他這種攻擊性情緒往往來源於父母對他的批評指責太多,對他的不理解。家長沒有站在小孩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情緒,小孩就會在這裡有一種情緒的集聚,等這樣的情緒的積累多了以後他必然需要找一個出口。

為了滿足自身心理發展的這種適應性需要,小孩子會出現比較強勢、採用攻擊的行為模式,這些攻擊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類型:

第一種,主動性攻擊。如果他比較強壯,又在以前的攻擊行為中獲得了一種優勢心理,那他再次採用攻擊行為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因為如果他採用主動攻擊的方式來降低別人的自尊,使得他能夠很好的控制局面,這是他解決社會問題實現個人目標的一種手段,這種手段是他通過自己的經驗,通過他的學習得來的一種方式。

第二種,有的小孩的攻擊是一種報復性的攻擊,因為他覺得別人是有意的。通常,我們對「攻擊」的定義是:有意圖的攻擊行為,有意圖的傷害對方,這叫攻擊,無意識的行為我們沒有把它定義為攻擊。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小孩認為他不是有意的時候,對方並不知道,對方認為是攻擊;或者是他認為別人是有意的時候,他會產生攻擊。這種想像的情況也跟我們的情緒有關,如果小孩在受到一個攻擊或者受到一個傷害的時候,他是想像別人在攻擊他的時候,他會採用一種報復。特別是小孩在六歲以前很多傷害是無意識的傷害,他不是攻擊行為,但是受到傷害的人或者老師家長一般都要求他們進行道歉。這個時候,因為他自己覺得這不是有意的行為,所以在道歉時一般不主動或者不情願,這樣也會導致別人對他進行一個報復性的攻擊。

第三種,還有一種攻擊就是反應性的攻擊。就是小孩在別人對他進行的一個無意識的傷害,或者他進行了過高的、帶有敵意的判斷,他往往就不能控制他的憤怒,這個時候小孩兒可能採用一種反應性的攻擊。

第四種,就是關係性的攻擊。因為每個小孩在進入一個群體裡面時,一定會在群體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要去獲得自己掌控這個群體的一種能力。他想要顯現這種能力,就會去攻擊一些人來建立自己的一種權威。比如說採用責罵、排斥、拒絕、謠言這種方式去攻擊別人,讓別人的自尊受到傷害以後形成他的權威,這種也是攻擊行為。

一般家長老師容易看到的是身體方面的攻擊,但是對小孩言語方面的攻擊一般不太注意。小孩在三歲以前是以身體攻擊為主的,在三到五歲言語攻擊會增加,特別是女孩兒。有的小孩身體比較強壯,但是他的語言表達有時候可能反而稍微遲緩一點,他受到言語攻擊後不能用言語去攻擊對方的時候,他一般都是採用身體攻擊,這種攻擊就很容易被老師發現,老師就會批評他。這時孩子就容易產生一種委屈感:他覺得是對方先攻擊他,但是由於對方的語言表達比較好,往往在這個時候他沒辦法用語言去還擊。因為老師看到的是他的行為而對他受到語言的攻擊一般都沒有注意,這種時候他的心裡是非常的不服氣。然後老師就會請家長,家長也只看到他的行為,沒有去理解他的情緒就對他進行批評指責,甚至打罵的時候,這個小孩他的委屈感憤怒感更會增加,然後這種情緒他又不能夠釋放,要麼他轉移到遊戲上去釋放,要麼他在學校裡面或者其他地方他仍然會採用攻擊行為。因為這種攻擊行為是對自己情緒表達的需要,也是他實現價值的需要。因為家長的批評往往讓他沒有價值感,沒有得到關注,他被批評指責比較多以後這種負面情緒積累得比較多了,他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往往也會受影響。這個時候,因為他沒有建立好對環境對人際關係的一個適應機制,他的心理不平衡,他會一直停留在這種委屈和憤怒的心理感受裡面,他需要有人理解。父母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對事情先不在對錯層面去看,而是靜下來聽聽小孩內心的東西,讓小孩的情緒有個充分的表達,那麼這個小孩被理解以後,他的情緒會降低、他的憤怒會降低。然後他還需要學習如何在人際關係裡面去找到自信,需要學習找到另外新的適應環境和掌控環境的方式,不然的話,他就沒辦法適應新的環境。如果他適應不了新的環境,就會有被孤立的危險,有孤獨的感受,這種孤獨感會讓他自己產生一種恐懼,小孩就很難健康的成長。

我們家長看到小孩出現攻擊的情況時,一般都是直接去阻斷他的攻擊行為,而沒有從他內心的需要去理解,沒有從他情緒需要表達的基礎上去理解,去看待這個問題,那小孩的攻擊性就還會增加。而且,他的攻擊行為是會隨著他道德意識的成長一起成長,如果這個小孩進入到小學高年級或者初中時,有些小孩就會在道德意識發展中受阻:他不能完整的去理解道德層面的東西,完成不了最高道德意識心理發展的全部過程,他會認為別人曲解他,很難去換位思考。他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在這個地方出現停頓,就會影響他的注意力,學習成績就會上不去,他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傷害。這個時候,有的小孩會覺得我不聽老師的課我也能夠上學,或者我不讀書我也可以。但實際上我們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基本能力的提升過程,知識積累過程也是伴隨他心理成長的過程。

最後,家長要想讓孩子在成長中得到身心全面的發展的話,首先還是要理解小孩的情緒,要理解小孩的行為。在平時的教育里,在跟小孩的互動中,讓他找到自信找到被接納的感覺,就像我前面講的個案,由於家長對他的接納程度提升,小孩的情緒變得平穩,他才可能在人際關係中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更多的處理衝突的辦法。

今天的課程我就講到這裡。再見!

(胡艷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晴朗天空伴你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晴朗天空伴你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