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璀璨的幼兒園時光

璀璨的幼兒園時光

歌聲與微笑

 經典少兒歌曲180首

兒歌 

00:00/03:14

璀璨的幼兒園時光

/趙秋霞

我很幸運,上了三年幼兒園,作為70後的農村女娃,在那個時代有機會上幼兒園的確是很幸運的。

時光飛逝,品花開花落,看雲捲雲舒,童年漸行漸遠,可幼兒園期間的件件事就像顆顆明珠一樣掛在我的記憶的寶庫里,是那樣的璀璨奪目。

上世紀70年代末還是生產隊時期,我們八里營東街的領導提出要成立幼兒園,在生產隊的三間西房裡,砌上磚墩,架上石板,幼兒園就成立了,陳蘭娣老師負責帶我們這一幫適齡兒童。

一開學,陳老師就一句句的教我們背唐詩、學兒歌、唱歌曲,還教我們跳舞。那個時代幼兒園在農村是個稀有事物,有很多外大隊、外公社的人來參觀、學習經驗,在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就表演準備好的節目。我們女孩子個個用紅頭繩紮起起辮子,那時沒有皮筋,綁辮子都是紅頭繩,再給我們用胭脂塗個紅臉蛋,甚至在眉心點個紅點,我們唱起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東方紅》、《我在馬路邊拾到一分錢》等歌曲,沒有音樂伴奏,都是清唱;跳起具有那個時代典型動作的舞蹈《我要去參軍》、《路邊的樹苗剛剛栽好》等,全體同學合唱曲子,舞蹈的同學和著歌聲做動作。每逢有節目,鄉親們,來參觀的人以及領導就圍成圈觀看,節目演過,那些看起來有身份的人就帶頭鼓掌,鄉親們也跟著他們鼓起掌來。我母親很幸福地來看我的表演,一臉的燦爛。母親在人前誇我的時候,總是摸著我的頭合不攏嘴。

我不記得背書包,平時上學只挎一個小木板,木板兩面都被父親刨的光光的,母親又栓上去一個用布包的棉花團,這便是我們的學習工具,老師教我們學寫數字、寫拼音寫漢字,我們就用粉筆頭在上面寫,寫了擦,擦了寫,最初識的字我就是這樣學會的。

陳老師叫我們在院子里觀看螞蟻上樹,螞蟻搬蟲子,我們也捉個蟲子讓螞蟻搬,一堆孩子頭拱在一起甚至趴在地上看,想起來甚是滑稽,但我們都很高興,都很樂意也很用心。老師還叫我們捉蟲子,裝在透明的瓶子裡帶到學校,一個個的告訴我們這些昆蟲叫什麼名字:金龜子、蜘蛛、地老虎、牛虻、蟋蟀、蝴蝶、蜻蜓……甚至還有的同學拿來青蛙、蟾蜍和蛇,教室里簡直成了動物園了!老師還給我們講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於是我就把益蟲放生,把害蟲消滅掉。我們觀察蝴蝶破繭、蟬的蛻變的整個過程。不像現在的孩子,可以有很多識別動物的卡片,但這和零距離的捉昆蟲再觀察老師再講解的效果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有一次為了讓我們了解蚯蚓,陳老師弄來個小盆,放裡面些土,還淋上些水,把一條蚯蚓「殘忍」的截斷,蚯蚓立即疼的亂打滾,老師把它們放到盆里。我擔心蚯蚓會死去,過了兩天,當再找到蚯蚓,兩條都可以爬了,我驚嘆它的生命力,短暫的痛苦,可以讓它再生,竟成了兩條生命!

隔段時間,陳老師就讓我們排著隊,到地里認識莊稼,認識草類,它們長的太快了,初春剛發了芽的草幾天後滿地碧綠;矮矮的麥苗轉眼間長齊了麥穗轉眼間變的金黃;形似小喇叭筒的玉米苗再見到時個頭已超過了我們再見到時已結了大大的棒子。還有菜園的各種蔬菜,採摘後分給各家各戶。我很感謝這些莊稼蔬菜,是它們養育了我們,更感謝辛苦勞動的大人們,是他們種植了它們。

老師還帶領我們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活,每年從第一塊麥子收割之後,我們就拿著口袋或?個籃子排著隊唱著歌,到田間地頭拾麥穗。大人上晌是早出晚歸,為了不讓我們受熱,卻是早歸晚出,下晌時拐到生產隊的大麥場里,把拾的麥子倒在麥垛邊,老師還表揚拾的多點的同學。老師怕我們熱著了,給我們發可以消暑的薄荷片,酸酸甜甜的,麻麻涼涼的,一晌一人一片,有時我掰開吃半片,留下來半片,這次給我娘下次給我爹,再給爺爺奶奶攢出來半片,我還留給剛會走路的弟弟,結果他卻是使勁往外吐,我捨不得扔,卻又吃了。

印象最深的還有拾紅花,生產隊每年都種很多紅花,紅花花開時甚是好看,遠遠望去,一片火的海洋。大人們排著隊摘過紅花,就到我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把著行在紅花地里拾紅花,我們的個頭和紅花棵一樣的高,很容易看清沒摘凈的紅花,紅花棵上有刺得小心,我們摘在已經飽鼓鼓的粒包上面殘留幾根已幹了的紅花絲,或是摘過後又長出一截的,最高興的是遇到一個晚長出花的,可以過癮的摘下一撮。我們把拾到的紅花裝在小口袋裡,一口袋兩口袋,裝不下了給老師,到下晌的時候,陳老師的大袋子里可以有不少的紅花,她又交給生產隊里,和那些晒乾後像小山堆的紅花有一樣的用途。

到了秋天,我們還到地里拾豆子,拾玉米,陳老師總是想讓我們這些幼兒園的大學生髮揮作用,後來我們這幾十個孩子到上小學的年齡了,那間教室又成了我們一年級的教室了,幼兒園的時光結束了。

彈指間,那段時光雖成為遙遠的過去,但卻是記憶猶新,我很羨慕現在的孩子擁有那麼多的玩具,但遺憾他們脫離了大自然;我很嫉妒他們有很多書籍,但遺憾的是他們背上了重重的書包,時代的變遷使不同時代的人擁有了不一樣的童年,也許這就是時代給我們造就的幸福吧!

作者簡介

趙秋霞,1975年出生,河南滑縣人,黨員,高級語文講師,滑縣作家協會會員。愛文學,習散文,堅信:一直往前走,就會找到存放理想的地方。

HuaZhouZongHe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滑州縱橫 的精彩文章:

太行山一日行

TAG:滑州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