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時期的一場關鍵勝仗,保住了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晚清時期的一場關鍵勝仗,保住了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原標題:晚清時期的一場關鍵勝仗,保住了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在大家印象中,清朝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到1912年滅亡,幾十年時間裡飽受外國列強的各種欺凌。但事實上,清朝在這期間內,曾一度出現過中興。其中1875年的收復新疆之戰,更是讓西方各國看到了清朝大國崛起的跡象。


1864年,新疆地區發生叛亂。此時,清政府正忙於對付陝甘回民起義軍,無暇顧及新疆之事。中亞浩罕汗國(在今烏茲別克境內)軍事頭目阿古柏便乘機率軍於1865年侵入南疆,並在南疆地區大肆攻城掠地,不斷擴充勢力。


1867年底,阿古柏在新疆成立了所謂的「哲德沙爾」偽政權,自稱「巴達吾來特阿孜」(意即洪福之王)。到1870年,阿古柏已控制了整個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區。


為了防備清軍收復新疆,阿古柏對外投靠沙皇俄國、英國和土爾其,想借外部勢力幫助他在新疆站穩腳跟。一直對清朝領土有覬覦之心的沙皇俄國,便以幫助清政府安定邊境秩序為借口,於1871年6、7月間,出兵強佔新疆伊犁地區,名曰「代為收復」。之後,沙皇俄國又同阿古柏簽訂條約,承認阿古柏為「哲德沙爾汗國君主」。英國為了獲得通商等特權,也於1874年同阿古柏簽訂正式條約,承認其「合法」地位。


此時,陝甘回民起義已基本被平定,但新疆形勢卻岌岌可危。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便向朝廷建議出兵收復新疆。


朝廷很快就採納了左宗棠的建議,並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為了能夠一舉殲滅阿古柏勢力和趕跑沙皇俄國,左宗棠制訂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並花了近兩年時間籌集軍餉、採運軍糧、整頓軍隊、改善裝備,完成了收復新疆的作戰準備。



1876年4月底,清軍80餘營,總兵力約七萬人,向新疆北部被佔領區域發起攻擊。在清軍的猛攻下,阿古柏軍隊迅速潰敗。直至11月,北疆地區除伊犁外,所有敵佔據點全部收復。此時冬季來臨,大雪封山,不便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左宗棠決定暫停進攻,進行休整,待到來年春天再向南疆進軍。


1877年4月14日,清軍開始向南疆進軍。阿古柏率軍負隅頑抗,但很快就被清軍打敗。5月下旬,大勢已去的阿古柏在逃到庫爾勒後自殺。此後,阿古柏之子仍率殘部頑抗,但始終未能成氣候。次年1月2日,清軍克複和闐。至此,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區外,全部收復。

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清朝順利收回了伊犁。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是晚清時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戰。此戰保住了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粉碎了沙俄企圖肢解和侵吞新疆的陰謀。同時,也改變了清朝在西方列強眼中積重難返的「東亞病夫」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戰無不勝的軍神,怎會料不到君王要兔死狗烹?
崇禎皇帝殉國前,明朝還有百萬大軍,崇禎為什麼不南遷?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