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古發現】填補年代空白!石門寶塔遺址驚現商代遺存

【考古發現】填補年代空白!石門寶塔遺址驚現商代遺存

原標題:【考古發現】填補年代空白!石門寶塔遺址驚現商代遺存


石門寶塔遺址發現大量商代遺存,填補了澧水流域商代中期到晚期在考古學上的空白。近日,該遺址考古工地舉行開放日活動,向公眾展示考古發掘工作成果。考古現場負責人盛偉表示,考慮到澧水流域在商周時期與周邊地區產生的廣泛聯繫,該遺址甚至可以為重新認識整個環洞庭湖地區同時期遺存的年代樹立起一把新的標尺。


石門寶塔遺址發現大量商代遺存,填補了澧水流域商代中期到晚期在考古學上的空白



石門縣楚江鎮寶塔社區,石門寶塔遺址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在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見證商文化進入和退出石門的過程

在石門縣寶峰街道寶塔社區五組,寶塔遺址沿著澧水下游的右岸(南岸)綿延近千米,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站在河堤上,石門縣考古專家龍西斌告訴記者,在上世紀80年代遺址被發現時,已有近50米寬的堆積層被河水衝垮,現存範圍只是南部邊緣,緊靠遺址的河灘上散布著大量陶片。他分析,商代「石門人」的生活足跡應該到了目前澧水中的河灘上。


本次發掘從2017年9月開始至今年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常德市文物局、石門縣文物局等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清理出商代、東周、漢晉、宋元等多個時期的灰坑、溝、房子、墓葬等各類遺迹近500處,出土了數量較多的陶瓷器、石器及植物種子等遺物。其中,商代遺存最為豐富,包括大量的陶器、石器和少量銅器。


「石門屬於商王朝的邊緣地帶,商王朝雖然沒有在此設立行政管理機構,但其文化的輻射力已進入石門。如假腹豆、陶簋等器物及仿銅器風格的紋飾受到商文化影響,青銅製品箭鏃、魚鉤則是商文化刺激下的直接產物。商文化的進入,開啟了本地區的青銅時代。」盛偉說,如果說皂市遺址展示了早期商代文化進入石門的過程,時代重疊並延續的寶塔遺址則見證了商文化進入和退出石門的過程。



石門寶塔遺址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修復


石門寶塔遺址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整理修復好的陶器


蒸煮魚肉,與岳陽荊州有交流


緊挨河岸的遺址呈斜坡狀,地勢從北向南逐步降低。遺址中分布有20多條溝,大多數相連,考古隊據此判斷是排水溝。其中一條大溝東西長超過100米、寬超過2米,幾乎貫穿整個遺址。盛偉告訴記者,大溝以北遺迹比較豐富,反映當時的人類活動集中於遺址北部的地勢較高處,兩處房屋遺迹和4處窯址都在這裡;大溝以南遺迹較少,水溝較多。因此,這條大溝應該兼具排水和規劃空間的功能。


這些遺迹和遺物勾勒出商代中期到晚期「石門人」的生活圖景:經過對土樣浮選出的動植物遺存進行初步鑒定,魚、豬肉和多種飛禽、水稻是人們的主要食物。釜、鼎、甑用來蒸、煮食物,它們一般都帶有器蓋。雖然沒有烤熟食物的器具,但許多動物的骨骼上有明顯的火燒痕迹,因此烤也可能是當時的烹飪方法之一。碗、豆盛裝食物,罐、盆、尊等盛儲器用來盛水、儲存糧食或其他物品。

它們還展現出商代「石門人」與外地的文化交流。除了影響最大的商文化外,出土的罐、盆、磨光黑陶杯、小平底罐等,廣泛見於今天的湖北荊州、宜昌;一件硬陶瓿殘片,可以明確是如今岳陽等地燒制的產品。


文/龍文泱


圖/郭立亮


編輯/楊忠雲

審校/周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湖南 的精彩文章:

今日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TAG:文化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