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家園出發的躦行——油畫家廖躍印象

從家園出發的躦行——油畫家廖躍印象

「白石之美」公眾平台

傳遞人文藝術之美

477篇文章

圖片 | 廖躍文字 | 劉劍樺

故鄉對於一個藝術家的影響,

要麼顯在,要麼隱在,

這是一種生命和文化的臍帶式關係。

來自鄉村、有著泥土氣息和莊稼本色的廖躍,

始終熱愛村莊的山水草木。

但他的熱愛,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鄉戀鄉情。

鄉村和田野於當下的生存境遇而言,

早已成為童年的代名詞,

尤其屢經生態、情感的蛻變,

藝術迫切需要從泥土裡找回它丟失的隱痛。

小冬溝的夏牧場 50*60CM

廖躍作品欣賞

遠方的天空 60*80CM

五月山裡的天空 50*60CM

金色陽光

葵花向日歡 50*60CM

葵熟秋深 50*60CM

夏日 50*60CM

深秋之晨 50*60CM

西域三月的村口 50*60CM

清晨牛圈

春 烏拉斯溝的梨花開 50*60CM

哈龍溝之晨 60*80CM

征途 60*80CM

暮歸 60*80CM

山腳下的氈房

樹林山路60*80CM

從家園出發的躦行

——油畫家廖躍印象

文字/劉劍樺

我一直固執地以為,藝術是一種慰藉。在一個加速度的時代,面對那些散發著不可抹去的鮮活氣息的圖景,我總能感覺到像面對生命中不可割捨的好友,是那樣親切,那樣令人心動。讀廖躍的油畫,便應合了我的這個感覺。

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創作動機,有的出於對美的迷戀,有的出於對不可言說之物的嘗試與尋找,當然,也有的出於某種榮譽或責任感……這些動機使得藝術創作成為他們實現自我的方式。

廖躍出生在湘中一個普通農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鄉下人。二十郎當年紀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遇到了油畫家王水清先生,經過一番死纏爛磨,從此成為其門下弟子,與油畫結下不解之緣。

一般來說,故鄉對於一個藝術家的影響,要麼顯在,要麼隱在,這是一種生命和文化的臍帶式關係。來自鄉村、有著泥土氣息和莊稼本色的廖躍,始終熱愛村莊的山水草木。但他的熱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鄉戀鄉情。鄉村和田野於當下的生存境遇而言,早已成為童年的代名詞,尤其屢經生態、情感的蛻變,藝術迫切需要從泥土裡找回它丟失的隱痛。廖躍選擇的,正是以現實主義姿態,顛覆那種田園牧歌式的矯情和偽浪漫。這樣,他的作品也便摒棄了讚歌式的粉飾,或輓歌式的虛妄,而是更直接、更逼真地觸及處於農耕時代轉型期的鄉村表情,從而凸顯出更為樸素和純粹的情感力量。

顯然,在藝術作品中,只有真誠的抒情是不夠的,更多的有效性在於它的獨特感受和深度的蘊涵。藝術的降生是生命感受和藝術智慧交融的過程,只有它們在這個過程中碰撞出閃電的時刻,才可能凝視和照亮人生的存在與虛無。在廖躍的筆下,那些美好的景物,遙遠又咫尺,模糊又真切,溫醇又苦澀,嘹亮又寂靜,其微妙的情感、溫情的呼喚、靜默的情懷、細緻的觀察與思考,以及從內心深處感覺出來的人生疼痛、微微快樂和隱約希望,經由畫家一次次的藝術智慧,讓人真切地體會到創造美好的活力。且由於這些作品皆來自畫家本心,來自生活自身的淵厚,尤能看到他的藝術立場和生活態度,以及由他的眼神、呼吸和行走所帶給我們的騰動。

沒錯,「詩人的天職是還鄉。」(海德格爾語)那麼,我們沿著廖躍藝術靈感的源頭——故鄉一路走來,就不難感到,塵世之為世俗生活,本然和高度相對,但邏輯的悖謬並不表明事實的不存,日子是粗糲的,但生活中還是不乏溫暖和安慰——它們來自自然和生命的無法否定的美和感動,總有一些東西支撐著藝術家內在隱秘的訴求。正因為廖躍堅持在鄉土、在自然中尋找塵世之美,在精神的向度上呼喚高度的維持,從而達到一種有張力的平衡,一個有故鄉的畫家那種敬畏美好的高潔之意撲撲躍然紙上。

可以說,廖躍在本質上具有一種詩人的情懷,作品也具有一種詩的品質,我們從中可以獲取一些來自鄉村與自然領域的信息,觸摸到他對人與鄉土、人與自然的精神向度的體察,從而尋找到我們與鄉村、自然之間新的和解契機。藝術是為了更好地到達生活中那些讓人驚訝的事物,而不是遠離它。藝術家只有帶著個人的記憶、心靈、敏感和夢想進入此時此地的生活,並學習面對它,才能發現真正的時代精神:一種來自生活深處結結實實、充滿人性氣息的時代精神。「有故鄉者有恆心」。唯有鄉情讓人可將精神的潛流拉回到生活的現場,繼而找到一個切實的方向。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創作的深入和經驗的累積,廖躍已進入一個更加自覺的時期,他會創作出更多留給我們對鄉村與自然無限想像的作品。是的,藝術家給人們留下的應是躍動著他們的情感、意志的詩篇,只有真的人才能做出真的藝術,這是驗證一個藝術家創作生命最有價值的參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石之美 的精彩文章:

在土地上繪畫的人——廖躍

TAG:白石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