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我的深刻口吃心理矯正感悟

談我的深刻口吃心理矯正感悟

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談我的深刻口吃心理矯正感悟

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談我的深刻口吃心理矯正感悟,我曾經是一個隱性口吃病患者,雖然基本沒有人發現過我的口吃現象,但內心的痛苦總是在每次有口吃預感的時候來臨,即使我很巧妙地運用替換詞或者前置某些發音詞等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躲過,但事後仍然會恨自己為什麼連個話都說不好,那種挫敗感恐怕不是個口吃病患者是無法理解的。下面我想根據理論談談自己成為口吃病患者的經歷以及在班上解除心裡障礙後的雜感。

在我小學5年級的時候,一次猝不及防被老師叫起來朗誦課文,因為當時膽小的我過於緊張害怕,以至於看著那個字卻怎麼也念不出口。聯想到班級里有一個小男生的結巴以及被人無情的嘲笑,心裡很害怕,害怕自己也變成他那樣的人。於是以後注意了自己的講話。

一旦發現有了第二次口吃現象,就確認了自己有口吃病,就想努力去改,可是越注意越想改,結果卻適得其反。為此,父母和親戚都關切地提醒過我要慢慢說話好好說話,在他們的「培養」下,我的口吃現象也終於「不負眾望」地有點變多了。在這過程中,唯一值得欣慰的恐怕就是我靈活的思維轉變能力帶來的迅速替換詞語能力,以及上初中後性格變得開朗起來,所以沒有發展成顯性口吃。

一般只有在照本宣科朗讀和面對公眾壓力時才會出現比較多的口吃預感。在小學5年級我就買過一次口吃矯正儀(不是那種打點的,而是一個U型的管道,兩個頭塞耳朵,下面的彎道有開口,說話的時候聲音通過管道傳到耳朵),還在教室里公然使用,告訴同學說是增加記憶力的工具,同學們都信以為真,紛紛露出「怪不得你平時背課文這麼厲害,原來是有秘密武器」的眼神,現在想來十分搞笑。

不過本人比較懶惰,那個儀器就用過幾次,效果不大後就不知道被我扔到哪裡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地去改正口吃呢,也好,總算沒有在那個時候被這個害人的儀器給弄傷心。

雖然口吃本身並沒有讓我在學習生活中被人恥笑或者丟臉,不過「我患有口吃病」的想法卻禁錮了我10多年,在做任何事情前,我首要考慮的事情就是:我有口吃,我能做好么?這種想法讓我錯失了很多的鍛煉機會,人也變得越來越自卑,對自己越來越失望。

不過這些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我本人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這點。直到今年要考慮轉行,面對的一個全新的領域,又掉進了自己口吃的深淵。因為首先問自己的不是我能學好新的知識做好新的工作么,而是我到了那裡怎麼有效率地跟領導彙報工作,怎麼和客戶隨心所欲的交流。這種不自信讓我痛苦不堪,喪失了對事業的積極進取的熱情,覺得有了口吃,這輩子我就別想著如何如何出人頭地了。

其實在去年申請出國留學時,就想去一家南京的口吃矯正班,因為被自己的口語打擊得比較慘(我又錯誤地把自己學不好口語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口吃,口吃是有錯,它錯在讓我沒有信心去學好一門語言,哪怕我小時候很有語言天賦,這種信心也被口吃的魔影給完全籠罩起來了,失去了信心便不願意去付出長年累月的努力)。幸虧當時沒有去成,不然絕對是發音法的受害者了。

很慶幸第一次矯正班就到了老師這裡,這也是我最後一次矯正口吃。即使仍然會有口吃預感,但這些都算不了什麼,如果菩提明鏡本來就不存在,又何必去勤勤拂拭?如果,我事前不去恐懼它的降臨事後不去糾結它的光顧,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會和「冷漠「的我告別,而且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回來後,我也問過一些正常人,原來他們在說話的時候也會有預感某個字發不出音來,也會找替換詞或者發語詞給混過去。其實,口吃病的種子無處不在,只是土壤不同。正常人往往活得比較糊塗、對自己寬容,所以種子失去了強迫思維和完美主義的土壤便無法在他們身上生根發芽。

而口吃病患者天生的內傾向、敏感、多疑、以及完美主義帶來的苛求、較真等營養物質的存在,讓它如何不在你身上茁壯成長?明白這些道理後,我想口吃患者的心結應該可以基本打開了。甚至還應該感謝口吃預感,是它讓我們躲過了一次次可能會有的口吃現象,所以,真正應該批判的不是它,而是我們自己!

在口吃班我學習了13天,感觸頗多,老師的有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必將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比如面對口吃唯一的態度就是放棄,比如愛心和寬容豁達和感恩,比如打人不打笑臉人,比如動力來自於誘惑或者恐懼等等為人處世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我因為一次和最好的朋友絕交(又是完美主義和較真惹的禍),對人性特別失望,不相信這世界上付出就有回報,不相信努力就會有結果,不相信這世界是公平的,甚至不相信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才算真正的幸福。本來只是一段美好的友情,一般的人如果失敗了最多以後不再相信友情,可是我性格中的悲觀卻讓這件事引發了對人性對生命的一場徹底地思考。

思考的結論是:塞翁得馬焉知非禍?雖然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很接近,但態度卻完全不一樣。後者洋溢的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前者卻是看破紅塵的消極不進取,因為即使得到了那又如何?把什麼都放大到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裡面去思考,是福是禍真的沒有人可以確定了。

即使知道這種心境很難得,是種出世的態度,但是我知道這個心態不夠好,原諒我天資不夠聰穎且不夠勤奮,對佛的理解還很淺顯,但內心還是覺得一心向佛應該是積極的態度而不是消極的。這種態度,對於剛剛碩士畢業,正準備為未來美好生活打拚的我來說未免過於殘酷。

還有家人的養育之恩未報,還有未來的家庭和孩子要承擔,在一個百姓基本沒有福利可言的社會,你讓我如何這樣沒有熱情地去面對接下來的幾十年?我真的很迷茫,向佛,讓我從那場思考中解脫出來,卻解脫的不夠徹底,生在紅塵,為紅塵所累。

所幸,老師的一句話從一個方面解釋了為什麼我這3,4年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來。他說「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比如想到治療口吃,你馬上就動身來了這裡「。呵呵,雖然道理很簡單,卻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是啊,做事情都是要有動力的,來江西的動力是這裡有誘惑---我想治好口吃,我喜歡做這事情,於是我很積極地來了。

我想,治療好了心理障礙後,接下來會積極地尋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然後把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更廣闊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從口吃的井底走出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口吃互助會大理公益班口吃矯正方法分享:

自從矯正口吃以來,在很多學員身上出現這樣一種現象,用普通話講話很流暢了,可是用方言的時候又口吃了,因為我們矯正的時候一般都是用普通話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形成了一個新的說話習慣,代替了那個不良的舊的說話習慣,可是在使用方言的時候,我們還是用舊的不良的說話習慣,也再次證明了口吃是一種不良的說話習慣,對於矯正口吃,我們自己在下面要多使用方言,只有普通話和方言結合起來,那以後不論我們是用方言也好,用普通話也好,都可以很流暢的想說就說,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的精彩文章:

從內心深處「真的不願再口吃」
口吃矯正歷史——早期的口吃治療研究

TAG:口吃矯正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