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人的膽」這句話對嗎?如何理解?
「錢是人的膽」在傳統八字命理學裡面還有一句相類似的、對應的話,叫做「官為扶身之本,財為養命之源」,然後八字十神裡面,又有這樣的相生關係:
大概可以理解為:
發展事業/擁有飯碗/取得官職離不開財富的使用和幫助;
獲得名聲和地位離不開離不開事業的成功/官位的輔佐和幫助;
而我這樣個體的成長離不開家族的力量和教育的幫助;
而我的慾望的表達離不開我的作用和發泄;
而由於我有著想獲得享受的慾望,這個慾望成為了我獲取財富的動力;
也就是財生官,官生印,印生我,我生食傷,食傷生財。生我扶我的乃是印星,但糾其本來,生印星的卻是官星,所以說官為扶身之本;而我的口腹/食色的慾望得到滿足,是因為我生的食傷,通過生財的方式而讓我得到了工作(官職),提高了社會地位(印),而獲得了社會的資源,使得我這樣的個體,可以在社會中生存下去,而這樣的正循環可以運轉起來,那麼財富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所以可以說財為社會生存之源。
當然有不少人說我擁有工作和職位是靠我的能力,並不是靠財富嘛,咱們不深究,畢竟人的財富,有實際的財富,也有隱形的財富。這上面的理論,也只是古人在研究社會關係時候,一種比較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模型。
我們說「官為扶身之本,財為養命之源」是強調財和官的作用,我相信咱們大多數人,其生存的理想狀態就是「有錢有權」,再搏個「封妻蔭子」,也就差不多可以含笑九泉啦。
但有沒有存在超過這樣的局限的認識呢?有沒有可能「沒有錢也有膽」?答案是:「有的!」
有人已經找出來了,答案是什麼?很簡單,減少/斬斷慾望,那麼這個把人一步一步推向「金錢動物」的循環就可以打破了。
減少慾望,
不以一時的窮困為羞恥;
不以消費不起高檔娛樂為丟臉/沒面子;
不以簡樸的生活方式為低下的生活方式;
滿足於適合自己的消費水平;
安然於取得與自己相配的官職/社會地位;
奮發於追尋自己的理想,
暢遊於智慧的海洋;
安處於有用與無用之間。
《道德經》說:「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渙兮若冰之將釋。冰未消融時,不動而已,冰消融後,化作一江春水奔流而下。高真聖人的行事猶如冰之將釋,處於幾微之間而人不能識其微妙玄通之處。
《道德經》說:「古代那些善於為士的人,微妙玄通,深邃而難以分別、明識。唉!因為太難以明識了,故此勉強來為之形容下。那些高士,臨事的時候好像冬天要度過結冰的河那樣小心翼翼,遲疑的樣子又好像畏懼四周的鄰居,莊嚴的樣子好像要去拜訪客人,而行動起來的樣子好像春天的冰融化一樣,敦厚的樣子好像他本來就是這樣樸實,曠遠豁達的樣子好像山谷一樣安靜包容,渾厚的樣子看起來又好像濁流一樣混同於眾人之間。」
微妙玄通,深達道的意境,顏淵說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來形容上古的高真聖人,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如能成為這樣的真正明道的高士,又怎麼會拘泥於錢財的多寡,而為了踏入了高消費的場所而卑微,
與同道共勉之。


※如何在短時間內記住《易經》中的64卦?
※人們常言修道,那「修」為何意,又該如何修道?
TAG:天璣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