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林外史:儒林中偏生江湖事

儒林外史:儒林中偏生江湖事

珞珈晚晴

每周給你推送最暖心的故事

儒林外史

儒林中偏生江湖事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吳敬梓《儒林外史》

▽點擊聆聽▽

朗誦 | 周祺

作者 | 司亞新

GIF

《儒林外史》——正史耶?外史耶?

「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雲,水流花謝知何處。」《儒林外史》的開篇詞只算一般,老生常談之語,但接下來一句話卻一語道破作者的端底:「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 落魄文人好發勞騷以排譴寂寥,真到下筆時卻總彷彿置身紅塵外,吳敬梓卻不同,一個自嘲的作者,一個「半生落魄已成翁」的文人,在紅塵里示青白眼。

所謂「外史」者,即不同於「正史」,說的是那些一般場面上說不得的事,是儒雅風流背後的齷齪與荒誕。作者嘲諷功力了得,但這嘲諷里有同情,譏笑中有辛酸。他似乎喜歡對莊重場面大加戲謔,如第十回里惡搞蘧公孫婚禮,鼠飛狗跳好不熱鬧,暴露出的是他對定名世界的不信任,搞笑打渾倒能暫時驅散無時不生的幻滅感。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時三百六十行,儘管行行可做得,但只有讀書是首選。但凡讀書人,從五六歲其開始進學讀書,十年寒窗,繼而參加考試,博取功名,鄉試、會試、殿試,童生、秀才、舉人……一條條壕溝,隨時可能栽進去就再也爬不起來了,但那也是一道一道龍門,越攀就越高了。讀書人是一種身份,一旦有了功名就是老爺了。成了老爺,銀子自己就長了腿跑進家門。功名富貴,兒孫滿堂,這就是讀書人最完滿的人生理想。

讀書做官好,當了考官,便可以想取誰取誰,自己不但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還可以掌握他人的命運了。就像周進,同情范進跟自己一樣考了幾十次不中,才賞了他一個舉人。

讀書做官好,有了功名,便可以結識權貴,停妻再娶,做乘龍快婿,當朝廷新貴,不在乎小仁小義,忘記了父母親孝。就像匡超人,一步一步從忠厚孝順的少年淪落為虛偽無恥的小人。

讀書做官好,可以封妻蔭子,做一方豪霸。如果不做官,哪怕是出身名門,才華滿腹,都還覺得美中不足。就像遽公孫,雖然有做詩的才華卻不大會做文章,氣得妻子哭鬧,岳丈早逝,後來妻子把全部希望又寄託於兒子身上,才四歲大,便天天拘了他在房間讀書,盼著兒子高中,將來自己來能封個誥命夫人。

但是能高中的畢竟只是少數人,更多的人考了一年又一年,都只能名落孫山,望洋興嘆。絕了這條路,讀書人便只能坐館(當教書匠),或者是當幕僚,能寫會算的還可以做個會計,尋點小錢養家糊口。第一類富貴榮華了的人大多數會黑暗的官場和現實的社會所污染,整日為了名利奔波,文章才學只是他們求富貴的板磚。反倒是這第二類貧窮浪蕩的,但凡是有點才氣,傲氣的,能做出點真正的好文章,流傳後世。蒲松齡、吳敬梓、曹雪芹都是這樣的人。蒲松齡71歲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曾為孫蕙做幕賓數年,在畢際友家做塾師42年,直到61歲才撤帳歸家。吳敬梓不是很熱心功名,他將自己排斥在主流之外也只能一生過得清貧慘淡,但他生平有真才實學,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過最終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崇高,地位的還是這部諷刺小說《武林外史》。他們雖然生活清貧,但是沒有忘記自我,而《儒林外史》中,那一批落魄失意的文人卻是過著極度空虛的、沒有靈魂的生活。馬二先生是一個名揚千里的選家,就是靠為書店編選公務員考試真題和點評優秀文章出書,賺點銀子過活。馬二先生是八股取士的犧牲品,他思想僵化,迂腐可笑,雖然編書點評文章,卻一直考不中,一把年紀了,腹中半點文才也沒有,遊覽西湖美景,半天只說出一句套話。不過他也有善良的一面,為了幫朋友,被小人詐去九十二兩潤筆的銀子,只好又隻身清貧的到別處去了。

這種貧窮落魄的文人還算可悲,最可笑的還是那群愛裝模作樣的「風雅名士」。婁家二位公子喜歡結交名士,並以風雅自居,然而,他們結交的名士都是什麼人呢?楊執中是一個無賴混混,胡亂寫上幾首詩貼在牆上,婁公子們看了就以為是位深居不出的高人,兩番登門拜訪,最後那了帖子去請才來,沒想到楊執中連城裡也沒怎麼去過,弄丟了帽子不算,還一身邋遢,好不狼狽。再說陳和甫,自稱「卜易、談星、看相、算命、內科外科、內丹、外丹,以及請仙判事」都略知一二,還說大話顯擺自己在京城名聲如何,多少富貴官宦人家想請都請不到的。還有權勿用(諧音全無用),更是一個靠「我和你至交相愛,分什麼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這種鬼話騙人過活的騙子。更可笑的是俠客張鐵臂,用一顆豬頭騙走婁公子五百兩銀子。

名士們某次聚會上談到,到底是富貴好還是功名好的時候,先前還是強作清高的一致贊同說但享人生只樂,不須功名,但是,後來還是覺得如果功名富貴都有的全福才最好。他們這些人,其實是科場失意,卻又放不下讀書人的自尊心,也不願意被人瞧不起,便假裝清高,鄙視起功名富貴起來。除了這些假名士們喜歡交遊以外,做官的讀書人也喜歡的結交一些名人,牛布衣本來也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編了幾本書,寫了幾首與人的歪詩,落得個虛名,不少讀書人都還敬重他的名聲。可笑的是他死後,牛哺冒名頂替他到處招搖撞騙,惹下許多可笑的事情。

《儒林外史》是為千百年來中國的讀書人做的傳,講的是讀書人發達、潦倒,辛酸、苦悶的事情,以及跟讀書人相關的事情。在這本書里,吳敬梓也並沒有一味的評判諷刺,其中也寫了不少忠厚善良的人。厚道本分的鮑文卿,知恩圖報的向鼎,還有寄託作者理想的人物杜少卿、虞博士等。最末,那些文人名士都湮沒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隨著時代的流轉抹去了痕迹,而那些理想也一個個的破滅了,最後只剩得「四客述往思來」,篇末一曲高山流水,直教人淚沾青衫。

荊元慢慢的和了弦,彈起來,鏗鏗鏘鏘,聲振林木,那些鳥雀聞之,都棲息在枝間竊聽。彈了一會,忽作變徽之音,凄清宛轉。於老者聽到深微之處,不覺凄然淚下。

老者不單單是因為這琴聲傷感,他的淚也是作者的淚。這一連串的儒林的故事,個個都讓人覺得那麼悲哀,含笑的淚,是最心酸的淚。不遇之傷,世風日下之悲,具在書中。述志遣懷,感慨萬千。

作者托明朝年事,寫本朝故事。他的感慨和胸懷讓我想起明初著名學者楊慎的一首比他本人有名得多的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

這首詞,道盡了一生的悲傷,也說出了一代儒生的蒼涼。

由於本書刻畫了很多人物,現擇其一簡要介紹。

范進中舉

明憲宗成化末年,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一位教書先生,名叫周進,他為了能夠出人頭地, 儒林外史榮耀鄉里,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60多歲了,卻連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與姐夫來到省城,走進了貢院。他觸景生情,悲痛不已,一頭撞在了號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後,滿地打滾,哭得口中鮮血直流。幾個商人見他很是可憐,於是湊了二百兩銀子替他捐了個監生。他馬上就向眾人磕頭,說:「我周進變成驢變成馬也要報效!」

不久,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覆看了三遍,終於發現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於是將范進取為秀才。過後不久,范進又去應考,中了舉人。

當時,范進因為和周進當初相似的境遇,在家裡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東喚西,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然死了。胡屠戶也一反常態,到處說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會與常人一樣的,對范進更是畢恭畢敬。後來,范進入京拜見周進,由周進薦引而中了進士,被任為山東學道。范進雖然憑著八股文發達了,但他所熟知的不過是四書五經。當別人提起北宋文豪蘇軾的時候,他卻以為是明朝的秀才,鬧出了天大的笑話。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這部小說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初識作者

書評鑒賞

來自十月維秋

范進的大蝦

元子和馬二

先生的酥餅

不知怎的,一遍一遍讀來,提起儒林外史,最先想到的卻都是范進守制時的喬張作勢,以及他迫不及待夾起的那一粒大蝦元子。

竊以為,范進夾大蝦元子的動作,完全可以成為本書一切故事的縮略圖:做張做致,奉禮守法處幾乎騙過眾人,無奈作者妙筆一轉,賣出個破綻:大蝦元子,人家還是要吃的;大官,人家還是要做的。

滿口子曰詩云舉業文章,究竟自己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唯提到名利二字,眼睛也亮了,口水也流出來了,禮義廉恥統統不要了——當然,雖然當了婊子,牌坊一定要立起來:畢竟立牌坊是當好婊子的必要條件。

吳敬梓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幾乎「騙過眾人」,不到緊要關頭,一點破綻也不露,引得你以為進了桃花源,卻猛然飛來一筆,告訴你這裡頭其實無聊又齷齪。

特別是婁家二公子一段,一開頭寫來真真風流韻事,二公子固然是人才,楊貢生雖然有些倒三不著兩,但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這顯見著又是一次三顧茅廬,寫張鐵臂也是豪爽好漢行徑,誰想到頭來不過一群獃子市儈之徒,非特蘧公子覺得沒趣,我們看了,也有一種被騙的氣憤。

至若蘧公子年少輕狂一場,最終也是苦苦舉業;匡超人孝感動天,最終變成忘恩負義之徒;鮑長卿忠厚好人,卻以鮑廷璽之齷齪收尾。騙過眾人,卻也值得眾人一哭。

如何道貌岸然家風純樸,遇到大蝦丸子,不免還是要把筷子伸得又急又長。 書中的風流人物,似乎公認非杜少卿莫屬。少卿興許有些像作者本人(好玩的是,杜慎卿倒有些像作者的死對頭袁枚),因此書里的描寫有種遲疑自矜之感。至於文人盛會之類的韻事,寫得實在不高明,像《海上花列傳》裡頭齊韻叟辦的那場PARTY,拿肉麻當有趣。杜少卿當然好,卻不討我喜歡。

真正讓人感慨不已的,還是迂夫子馬純上馬二先生。「馬二先生心好」,雖然讀的都是舉業文章,人也有些獃獃的,卻仍不失赤子之心,慈悲得一塌糊塗,恩人要幫,陌生人要幫,騙了他的人,能幫的也還是要幫。

最喜歡馬二先生游西湖一段,這樣一個高大壯漢在人堆里撞來撞去,滿眼是熟肉鋪子糕點店,自己窮,只好吃酥餅,也是津津有味,吃了個飽。明明說女人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卻望見三個女人下船換衣服,連換的什麼花色也看得清清楚楚。西湖在他眼裡當然不是文人雅士那麼「濃妝淡抹總相宜」,卻實實在在,一派市井繁華,讀來不覺得可厭,只覺得可親。無怪乎馬二先生面對景蘭江之流坦坦蕩蕩,原來是眼裡心裡有這麼美好的人世。

可惜這一番遊玩,卻讓他認識了匡超人。

好心不得好報,其實算不得什麼,讓人絕望的的是好心卻種下惡果。匡超人當初必定伶俐純樸,最終卻也不過如此。

那麼我們批判什麼?是科舉讓珍珠變成了死魚眼睛,還是知識讓水晶化為石塊?

可是沒有科舉,沒有知識,還是有匡超人。

說到底,也許還是慾望。

也許還是讓范進欲罷不能的那一枚大蝦元子。

GIF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窮!

——吳敬梓《儒林外史》

編輯|周貝妮

文字|欒海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珞珈晚晴 的精彩文章:

TAG:珞珈晚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