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05年齡段訓練營於武漢展開 「希望一代」的新嘗試

05年齡段訓練營於武漢展開 「希望一代」的新嘗試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武漢報道

由中國足協組織的2005年齡段U13優秀球員訓練營,本月15日在武漢塔子湖基地展開第二期集訓,來自全國的近80名適齡小球員將在歷時10天的集訓中接受更為專業與嚴格的訓練。相比此前的首期集訓,第二期的集訓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方面都有新的變化,中國足協希望能夠在青少年精英球員的培養尋求突破。

鐵打營盤vs流水的兵

作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適齡球員,同時也被認為是「可以改變中國足球歷史的新一代」,2005年齡段球員從去年由足協青少部第一次組織全國性的足球節開始,就受到了格外的關注和重視。先是在去年10月份組織了名為「2028奧運希望之星訓練營」活動;去年12月初這個年齡段的第一次全國性比賽即全國錦標賽第一階段比賽結束後,又在廈門專門組織了為期一周的訓練營活動。

至今年,中國足協在組織該年齡段球員參加全國青超聯賽的基礎之上,繼續組織全國性的訓練營活動。與以往不太相同的是,在組織隊伍集訓時,並沒有冠以「國少選拔隊」、「國少隊」之類的名稱,而是以「優秀球員訓練營」取而代之。這一方面是形勢的需要,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小球員短時間之內暫時沒有任何正式比賽任務,一旦冠以「國字型大小」隊伍的名稱會引起諸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助長某些不好的風氣。另一方面,國字型大小隊伍本身是有編製的,在人數上有嚴格的要求,但這個年齡段的小球員可塑性強、變化大。所以,以「訓練營」的方式取而代之,可以進一步擴大選材面,將各類球員全部都可以召入其中,給予均等的機會,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平台,從而確保更多好苗子始終保持在視野之中。

這次在武漢的訓練營,共計劃召入88名球員,每個位置上都有8名小球員。因各種原因,72人實際參加活動,其中既包括了參加過今年3月南寧訓練營的約40名小球員,又新增加了約30名球員。南寧第一期訓練營的總共有51名球員,有8名參加了第一期的小球員落選。之所以展開輪換,與部分球員第一期表現沒有讓教練組與選拔組、專家組感到滿意有關,暫時將他們排除在外,是對他們的一種批評、教育,以便讓這些落選的孩子能夠回到原俱樂部或地方隊後更好地反思自己。落選並不代表以後沒有機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召入更多的小球員,也是讓其他沒有參加第一期的小孩子感受到:暫時的落選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了,只要在以後的訓練、比賽中改進、提高,依然有機會參加更高水平的訓練營活動。

據總教練、來自武漢足協的青訓總監、西班牙人貝拉介紹,相比過去,由於2005年齡段的小球員起點較高,是大家公認較為有希望的一代,而且這個年齡段球員基數相對較大,因此,他和他的團隊一直留意國內該年齡段的比賽。教練團隊有超過百人的重點球員名單,也是他們日常重點追蹤的小球員,受制於客觀情況,不可能每期組織訓練營時將所有召入,只能從中選擇,這也是為了保持這些小球員相互之間的競爭性。

一隊多組vs多隊競爭

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05年齡段組織訓練營的模式與先前中國足協所公布的「紅、黃、藍」分隊選拔模式有所不同。中國足協之所以組織「紅、黃、藍」模式也就是足協單獨組織一支紅隊、從全國範圍內選拔球員,黃隊與藍隊分別是上一年度聯賽的冠亞軍,目的是希望能夠擴大選材面、讓各級隊伍相互之間有競爭,避免過去所存在的「暗箱操作」等不公開、不公平的選拔方式。

但是,這樣的選拔方式最大的問題在於:由於各支隊伍由不同的教練負責,每支隊伍的技戰術要求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參加國際比賽之前,隊伍相互之間展開競爭、比賽,勝出者取得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比賽的機會,可在勝出之後,獲得組隊權的一方再挑選球員組織隊伍出戰時,由於球員適應不同的技戰術要求、不同教練的指導思想需要時間,效果未必理想。

以這次2001年齡段隊伍參加江陰四國賽為例,曲波挂帥的紅隊在內部對抗中連勝去年聯賽冠軍魯能隊即「黃隊」和亞軍廣州恆大隊即「藍隊」,然後再把對方的球員抽調過來,轉戰江陰。但所有人員到齊至比賽開始,只有4天時間。短短三四天時間,想要解決球員磨合問題,顯然很不現實。而且,「紅隊」這次還僅僅是抽調了2名魯能球員和1名恆大球員,畢竟魯能現在最好的球員都在巴西留學。一旦人數多的話,恐怕磨合更是問題。

也正因此,這次武漢的05年齡段第二期訓練營採取了「一隊多組」的方式。總負責人是西班牙教練貝拉,將召入的70多名球員均等地分為A、B、C、D四個組,貝拉除了負責A隊後,其他各個隊都由貝拉指定負責教練。但是,所有帶隊訓練、比賽的教練都是統一按照貝拉擬定的訓練要求、訓練科目完成。而且,平時的錄像課、業務學習課也是統一由貝拉負責、所有球員一起聽課。換而言之,所有參加訓練營的孩子是接受統一的要求,雖然比賽時,臨場指揮的教練會閱讀比賽不同、臨時會發出不同的指令,但總的技戰術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這樣,一旦從這些球員中再進行精選、組建一支代表隊參加國際比賽時,就不存在嚴峻的磨合問題。

同樣是競爭、同樣都是公開選拔,這種「一隊多組」模式或許效果要更為理想。就像里皮執教中國國家隊之後,讓助手接手U23國足,多名U23球員直升國家隊,除了實力與水準,更重要的還是在於U23國足的技戰術要求與國家隊一致,不存在重新了解、適應的過程。所以,05年齡段訓練營這種「新模式」的嘗試,其實更有利於人才選拔。更重要的是,負責選拔的是外籍教練,相比以往國內教練在選拔過程中存在或出現過的其他非足球因素要少了許多。

娃娃抓起vs爺爺抓起

在這次武漢組織的第二期訓練營中,除了模式上的新嘗試,真正的「亮點」恐怕還是組織了「家長開放日」活動。參加這次訓練營的小球員的父親或母親近40人,在5月17日、18日來到武漢,隨小球員們一起參加活動。這是中國足協多年來第一次邀請小球員的家長一起,近距離地全面觀察、了解小球員的訓練、學習、生活。同時,足協青訓部還特別公開對外聯繫郵箱,有任何問題、任何情況隨時可以直接向中國足協反映。

這些年來,中國足協組織的各種訓練營中,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會跟隨參加,但基本都是隔網觀看,或者是一天的訓練、比賽結束之後,再與孩子見面。這次,足協專門組織了「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球員的家長們走進訓練場地內,在場邊近距離觀看訓練比賽,與小球員們一起用餐、一起上文化課,感受訓練營生活,參觀武漢塔子湖基地、一同前往紅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等等。期間,足協還特別安排家長與教練員進行交流,邀請專家進行培訓,教會他們如何合理安排球員飲食、如何引導球員心理健康、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球員家長等。作為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委員的武漢足協青訓主管胡劍虹還結合判罰案例向家長們強調「規則意識、尊重他人,理智對待成敗」的重要性。

記得08年北京奧運之後,筆者曾提出過一個觀點,即「中國足球需要從『爺爺』抓起!」所謂的「爺爺」,其實首先是教練員層面,沒有高水平的青少年教練員,再有天賦的好苗子也難以成材;其次則是指「家長」層面,包括爺爺、奶奶、父母親等,因為不改變孩子家長、長輩的觀念,不重新認知足球,很難改變現在中國足球的現實情況。因為一名好球員的湧現,首先需要一個好的環境和氛圍,中國足球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環境與氛圍。在社會大環境和大氛圍短時間之內難以有根本性轉變之前,中國足協首先改善小球員生存的小環境、小範圍,包括讓孩子的父母了解一名優秀球員的飲食、心理方面的輔導等等。就像足協青訓總監李樹斌所說的那樣,「對青少年球員來說,家庭的作用至關重要。積極的家庭環境有助於球員成才,可以更好地成為一名職業球員、甚至國家隊球員;不利的環境則有可能限制球員的成長。」

應該說中國足協在這方面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因為我們的近鄰韓日,很早之前就注重這方面的工作,與孩子的家庭、父母溝通較多,畢竟小孩從小養成的習慣更多地還是靠家庭。某種程度上,中國足協其實在這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個引領和示範作用,因為僅僅只靠訓練營短短的幾天是遠遠不夠的,小球員日程在俱樂部梯隊中,俱樂部梯隊更應該展開這方面的工作。這樣,才能逐步改善中國足球的小環境、小氛圍。要培養出一名好球員,僅僅只靠好的外教是遠遠不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德甲看彩:沃爾夫斯堡保級靠客場
西甲看彩:皇馬復仇萊加內斯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