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為何提倡清靜、寡慾?

道教為何提倡清靜、寡慾?

文以載道善行天下

圖/文:未知 |來源:雲南道教網

道教認為,「清靜」是「道」的根本。萬物只有在「清靜」的狀態中,「道」才會來居。於是,「清靜」成了道教教義的一個重要內容。而這種思想,追跟尋源,還是出自《道德經》。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道教強調「清靜」,目的是為了「真思志道,學知清靜」。《老子想爾注》主張:「人法天地,故不得燥處,常清靜為務」。還指出:「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止」。這是說,學道的人只有「無欲」而「清靜」,才算符合「道」的規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認為,學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慾」和「無為」,才有做到「清靜」的可能。

道教為何提倡寡慾?

所謂「寡慾」,就是少私慾或節慾。《老子》第十九章,在談到治理社會時,要求能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教將「寡慾」作為教義的一個重要內容,認為道教徒為人處世,應該時時節制個人的私慾。

唐宋以後,「寡慾」與內修術結合在一起,從而要求修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達到「無欲」的清高境界。《道德經》所說的「寡慾」,其實並不是「絕欲」、「無欲」的意思,只不過是應該「去甚、去奢、去泰」,即不極端、不奢侈、不過分。

福 生 無 量 天 尊

編輯‖ 宗蒼玄‖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本站賜稿,道濟天下。法律顧問:范小瑜律師

本站由雲南洛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當果報悄然來臨
仙道」究竟存在嗎?

TAG:人間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