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刷碼乘車到百城7億用戶公共出行,小碼聯城在下一盤什麼棋?

從刷碼乘車到百城7億用戶公共出行,小碼聯城在下一盤什麼棋?

—————————————

文丨獵雲網(ilieyun)錢佳信

3839字,約需8分鐘閱讀

—————————————

5月18日獵雲網主辦的「萬物生長——2018年武漢創業創新峰會暨首屆楚馨獎頒獎盛典」,會上小碼聯城及CEO盧祖傳分獲「最佳城市貢獻獎」和「年度創業風尚人物」兩個獎項。

「最佳城市貢獻獎」旨在表彰對區域互聯網發展起到較大推動作用的企業,小碼聯城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公共交通互聯網運營商」,通過公交地鐵系統接入移動支付,實現對城市公交系統的賦能,並最終使武漢成為全國首個公交移動支付全覆蓋的城市,真正推動了城市智慧化的發展。而通過持續技術創新與開放,小碼聯城開啟了中國公交與地鐵的互聯網時代。

頒獎詞這樣寫道:

「一家來自馬鸚路的創業公司,從武漢開始,讓市民縱享便捷交通支付及出行服務。他們正式開啟了中國公交與地鐵的移動支付時代。江城創新模式,正在走向全國百餘城市。一帶一路、冬奧會、烏鎮以及雄安背後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小碼聯城。」

近年來,關於移動支付大戰,喋喋不休、爭論不止的是三大支付巨頭在出行領域的跑馬圈地。

不過與網約車、共享單車玩資本不一樣,公共交通這個核心、高頻的移動支付入口的競爭更加劇烈和複雜,不僅因為場景複雜、對技術要求高、軟硬體的改造耗資巨大,而且原有的利益格局,面臨著被打破和重新分配角色的局面。支付巨頭對出行場景流量的野心,通卡企業的私心,出行機構的力不從心等等,意味著這場競爭與變革既需要內部革命,又需要產業各方的融合推動。

2017年6月1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展開發布會,要將武漢打造成「移動智慧城市」標杆。截至7月底,武漢全市8000台公交車,逐步實現手機刷碼乘車。六個月後的西安地鐵也全線開通手機過閘,意味著公交與地鐵正式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而這兩個開端的背後都是同一家公司,「公共交通互聯網運營商」的小碼聯城。

小碼聯城成立於2017年5月,市場切入點是公交及地鐵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創始團隊於武漢率先將「雙離線二維碼」產品部署在實際環境中運營。相較市面常見的在線二維碼,「雙離線二維碼」技術更能適應公交地鐵弱網、人流量大、快速校驗快速通過等特點。成立3個月後,小碼聯城便獲螞蟻金服2億元天使投資,估值達10億。

互聯網+公共交通,為商業賦能的1+N超級入口

對於出行市場而言,市場上火熱的網約車、共享單車都只僅佔市場冰山一角,城市公共交通的輻射範圍以及能力遠超這兩大出行場景。

基於2016年《中國城市客運報告》統計顯示:

16年我國公交、地鐵完成的客運量達905億人次。在綠色出行的主旋律下,全國公交一年的客運量達745.4億人次;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達161億人次。

巨頭正在搶灘公共交通支付場景,因為對於國內出行市場,即使是目前最大的出行平台,出行市場份額依舊很低,網約車與共享單車更像是蛋糕上的櫻桃,城市公共交通才是尚未被咬掉的蛋糕主體部分。

在過去的2017年,是交通移動支付大戰最為激烈的一年,支付寶、騰訊等巨頭在北上廣深杭等城市反覆上演著移動支付大戰。

然而,這並不是巨頭重金就可以輕易拿下的場景。

首先,行業壁壘讓巨頭水土不服,傳統公共交通領域中不論是交通卡、地鐵還是公交,都擁有完全獨立的技術、資金、安全管理體系,這是巨頭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

其次,行業屬性導致不可能一家獨大。每一個城市的交通系統,都是一套獨立的系統,這不是互聯網玩法可以統一拿下的。

「即便是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公交地鐵有完全獨立的技術體系及行政環境,是壁壘重重的垂直領域;而小碼聯城團隊的構成中,既有來自公交、地鐵、交通卡公司數十年的專家,也有來自高德、阿里等等互聯網巨頭的新秀,所有創始團隊成員均有出行行業背景,因此說我們是最能理解公交地鐵行業的互聯網團隊。

「小碼聯城不是支付公司,而是整體信息化和商業化的提供商。小碼聯城既擅長於整合巨頭資源,更能提供巨頭所無法深入專註而提供的價值,因此小碼與巨頭們從來就不是競爭關係」。

小碼聯城地鐵事業部副總裁呂侃曾介紹說,公共交通作為大眾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可以兼容各種移動支付,才能真正普惠於民,而小碼聯城的核心涵蓋二維碼、NFC、HCE、ODA、人臉識別等多元的支付方式。

在掃碼買票或支付這個高頻應用的帶動下,低頻但附加值高的服務也有可能嫁接到應用中,例如接駁服務,路線中/目的地商家互動營銷和電商、小額金融服務、同行人社交、實名支付(2Gov服務)等等。加之平均40分鐘的在途時間,誰都不想放棄這一超級場景。

「公共交通互聯網運營商」,小碼聯城將自己定位於公共交通的「服務者」而不是「革命者」。小碼聯城則是為城市管理賦能,提升運轉效率,這也是小碼聯城得到城市管理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儘管當前出行場景的競爭開始走向白熱化,整個市場結構在發生快速變化,不過誰勝誰負依然沒人敢輕易下定論。

但不可否認,公共交通互聯網運營商將是一個超級入口,小碼聯城認為其釋放的商業版圖和生態建設都是圍繞這個入口展開,以交通為出發點,輻射N個場景,即為商業賦能的1+N超級入口。

首個運營城市用戶數達480萬、單日刷碼量過百萬

針對以公交和地鐵為核心的公共交通,目前主管部門的態度是持續投入,大力鼓勵。《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強調,要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題的城市機動化出行系統。交通部劉小明也曾表示:「解決擁堵問題,還是要靠公共交通」。因此在出行領域,符合國家政策方向的公共交通項目,具備更良性的發展契機。

2016年7月,小碼聯城創始團隊成員到武漢,專事公交移動支付的技術研發,推出了「雙離線」二維碼支付技術,該技術解決了公交支付環境複雜的問題,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刷碼支付。小碼聯城首先將該技術用於武漢公交系統,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了武漢8000多輛公交車接入支付寶刷碼乘車,覆蓋了全市430餘條公交線路,武漢也成為了全國首個公交移動支付全覆蓋的城市。

自去年7月上線電子公交卡以來,截至今年5月17日,已經有超過480萬用戶領取了武漢電子公交卡,2017年7月13日,武漢電子公交卡用戶數達100萬,成為全國首個突破百萬用戶的城市;2017年12月29日,武漢公交刷碼人次達101萬,成為全國首個單日刷碼量過百萬的城市。

在公共交通領域,小碼聯城扮演的另一個主要角色是挖掘交通移動支付背後價值的運營機構。小碼聯城計劃將業主APP打造為本地最大互聯網生活入口,並且目前在武漢、西安、成都等地,小碼聯城已經與多地公共交通出行機構和通卡公司,以成立合資公司的模式深度參與運營,並提出了「終點站一公里生活圈」的新零售發展規劃,不斷地將互聯網+出行的運營經驗輸送到公共交通,為業主解決了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運營難題。

比如通過「武漢電子公交卡」可以獲取大量的市民出行數據,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分析,可以反哺武漢公交系統,為公交車輛的路網優化、調度優化等提供數據支持。如通過數據可以分析出某一條公交線路的客流分布、客流特徵等,從而提高公交服務的精準度以及服務效率等。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共享單車、網約車等新交通方式出現之後,城市公交的運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而2017年武漢公交客運量實現了5年來的首次回升。

「為公共交通出行機構賦能,支付僅僅是第一步。」 小碼聯城介紹說,為公共出行創造更多價值才是小碼聯城的使命。

在目前地鐵的互聯網運營中,除了運用 「終點站一公里生活圈」將地鐵內部級周邊商業圈打通,還會進一步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手段打造「文化地鐵」、「旅遊地鐵」,進一步發揮地鐵的大都會象徵使命;將把人群細分數據和城市實時人流進行有機的結合,為「城、車、人」解決運營問題並帶來商業價值。

除了上述的「以業主為中心」及「開放性」外、「多元化」更是小碼聯城服務的重要理念,包括支付渠道和支付手段的「多元」,單一模式對消費者而言是不利的。儘管離線二維碼是小碼聯城研究的亮點,但後續還將推出其他支付方式,甚至包括人臉識別。目前小碼聯城的人臉識別支付技術已在實驗室環境部署,預計將很快推出市場運用。同時對於構建城市安全保障機制而言,人臉識別支付技術的投用對會整個公共交通的安全運維有非常大的提升。

小碼聯城CEO盧祖傳向獵雲網表示:小碼聯城能在武漢成功落地,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武漢是一個具有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公交系統極為發達,並且武漢擁有亞洲最多的學生群體,他們願意並容易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其次,移動支付技術的成熟以及普及;

最後就是武漢市政府相關部門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認可和極強的執行力。

目前,小碼聯城陸續進駐了天津、武漢、南昌、石家莊、鄭州、呼和浩特、西安等70多個城市,與其公交、地鐵、交通卡公司開展項目合作。但小碼聯城的目標並非只是實現公交的移動支付,而是要通過移動支付為契機接入城市交通大數據,為數據賦予價值,反哺城市服務。

盧祖傳表示:

協助並服務於公共交通機構更好的實現移動支付和移動互聯網化升級轉型,幫助行業機構共建並打造以本地公共出行的最大互聯網平台,從而實現真正的「互聯網+公交」下公共出行以科技為人、服務為人、便利為人的互聯網與人之間生活場景緊密的結合,這也是公共交通領域所需要轉型升級最核心的社會價值。

據悉,小碼聯城2018年計划進駐國內逾百個城市,覆蓋7億用戶,並輸出多個海外項目。而更加值得關注的是,成立3個月便獲得螞蟻金服2億元天使輪的小碼聯城,或將成為武漢第六家、國內成長最快的「獨角獸」公司。

同時,小碼聯城將在今年推出共享微巴計劃,將更深入的探索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提升公共交通效能,從而提升社會效率。小碼聯城定位為公共交通領域的互聯網運營商,始終協助業主以乘客信用支付入口,到乘客出行時間和空間的數據運算,而反饋精準需求服務,形成最終公共交通行業全新的商業金融或更深層次的商業價值。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表決心or搶風頭?鬥魚宣布開展為期3個月的不良內容信息自查
聯動政府、上市公司、產業和資本,協同村打造完整經濟閉環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