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碗水端不平,滴滴將失去更大的市場

一碗水端不平,滴滴將失去更大的市場

文|甲方研究社

滴滴於19日恢復順風車業務,整改措施包括了順風車用戶標籤和車主評價功能全部下線;車主每次接單前需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杜絕私換賬號的可能性;在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出發的訂單。服務時長超過22點的訂單,滴滴會對合乘雙方發送安全提示。

雖然滴滴開始進行自檢,然而受到「空姐順風車被殺」事件的持續影響,滴滴順風車業務仍存在很大變數。很多長期使用順風車的乘客開始選擇性的挑選滴滴其他業務,甚至屏蔽順風車業務。

而在滴滴的其他業務中,計程車服務似乎成為了乘客們不二的選擇,可滴滴在接入出粗車業務之時,並未對這項業務進行重視,計程車司機對於滴滴的種種行為也怨聲載道。

1.

割韭菜反倒被割了手

先後經歷了與快遞和Uber間的市場攻堅戰後,滴滴最終笑到了最後,成為了國內出行領域的NO.1。

從免費乘車到司機補貼,滴滴一時間車主和乘客都爽了一把。隨著市場競爭的趨於平穩,滴滴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韭菜成熟了不割等什麼?

從滴滴收購Uber中國後,滴滴在中國市場中已經沒有了對手,提高抽成、減少補貼似乎順理成章。也正因為如此,關於滴滴涉嫌利用市場壟斷地位漲價的消息不絕於耳,對此滴滴的回應是滴滴在部分城市的價格確實進行了上調,但這是為了實現成本合理分攤,鼓勵用戶共享出行。

2016年6月,滴滴在多個城市的載客服務價格上漲了1/3,如果不是每天都用滴滴叫車,你還真發現不出來。雖然滴滴的小動作做的消無聲息,可還是被眼尖的乘客發現了,滴滴漲價甚至登上了英國《金融時報》的版面。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北京的司機補貼減少了36%,武漢、杭州等城市的司機補貼降幅超過20%,大連、寧波等城市的司機端補貼降幅超過10%等。

除了司機沒有任何的賺頭以外,滴滴平台的演算法不清晰也成為了詬病所在。針對怨聲載道的情況,2018年8月,在滴滴漲價過去的近2個月時間後,滴滴方面調整了計價方式,收入不再包含每單20%的抽成,直接顯示抽成後的收入。在外人眼裡,滴滴似乎是取消了對司機的20%的抽成,其實滴滴的這種全新的計價方式,實際上只是「從顯示流水變為了顯示收入」,20%的管理費抽成仍在繼續。

這樣就意味著,對司機的抽成依舊存在,只不過換了一種說法而已。就目前而言,滴滴還未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管理費扔是滴滴最為依賴的收入來源。

同時,政策的收緊,讓滴滴割韭菜的行為略顯尷尬。以《北京市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為例,規定了「京戶京車」的標準,提高了網約車運營人的各種門檻,運營車輛的減少不可避免。加之滴滴「坑爹」的指派模式,讓車主們的空駛距離越來越長,在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雙高之下,很多司機開始疏遠了與滴滴之間的距離,轉行或是投入計程車大軍的情況尤為嚴重。

2

計程車司機們的怨氣

「滴滴順風車我是不敢再用了,快車業務似乎也有著極高的風險,與其讓自己擔驚受怕,還不如叫計程車來的踏實。」這或許是大部分人在「空姐滴滴順風車被殺」後的第一個想法。然而,使用滴滴叫計程車也並非想的那麼美好。

每個人都有過雨天打車的經歷,「不好打車」、「打不到車」是每個在雨天叫計程車的乘客最痛恨的事情。在滴滴App上,你會看到身邊有無數的空車在遊盪,即便空車離你近在咫尺,你也只能在軟體上目送它從你身邊閃過。

當你在對計程車司機罵著三字經的時候,計程車司機其實也有著滿肚子的委屈。一位北京的計程車司機表示「因為受到了『殺人事件』的影響,現在很多人開始頻繁的在滴滴裡面使用這個純屬打醬油的業務了。看著像我們的活兒多了,不過滴滴還是很缺德。」

這位的哥針對滴滴的不滿有著自己的看法,這其中與滴滴上線的服務分機制有著很大的關係。2016年9月,滴滴宣布在全國一百個城市上線了服務信用體系,這其中最主要針對的是快車車主,計程車無奈也被套上了枷鎖。

「服務分對於行業的自律性還是挺有幫助的,不過對於計程車這個特殊的行業來說,要有一個很長的適應過程。計程車司機大部分都是由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組成的,所以會出現很多乘客常見的亂象,大部分還是比較守規矩的。滴滴上線的服務分機制,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之前乘客下車前說謝謝,我們會客氣的回話。現在倒好,下車前就要陪笑著跟乘客說給個好評,感覺太那個了。司機與乘客都是平等的關係,為什麼我們的經濟命脈要被滴滴掐在手裡?再說了,什麼時候聽到計程車司機因為這事那事殺人了?還不是快車和順風車司機乾的,我們比他們規矩多了。」

從客觀角度來說,滴滴上線服務分機制是為了給乘客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司機也會在這樣的機制下獲得更多的訂單和收入。

不過傳統行業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通過一個企業就能改變,習慣也是需要慢慢養成的。雖然傳統計程車行業存在亂象,司機素質普遍不高,可由於有著完善的體制,比起滴滴車主有著更高的自律性,所以很少發生像滴滴順風車那樣的惡性事件。

「滴滴缺德的地方在於有欺騙性?就像下雨天,你在手機上看到周圍有很多車,可就是沒人接你的單,這是為什麼?這就是服務分鬧的,因為你服務分底,滴滴就不派單給你。搶單也跟服務分掛鉤,分越高越好搶。還有就是派單,平台派給你一個距離乘客2、3公里的單子,趕上交通擁堵或是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你去是不去?明明身邊就有空車,滴滴為什麼不派最近的車去接單呢?這不是騙人么!最好的結果就是乘客有耐心等著我們去接,大部分都是直接取消訂單,並說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服務分能上去才怪。有的時候明明身邊就有空車,平台不派單就算了,打不到車的時候就會向乘客推薦快車、專車等服務,這算不算騙人?」

如果將的哥的描述和實際情況去做對比,大部分都能對號入座。我們不排斥滴滴對自言業務進行極力的推廣,可計程車業務接入到滴滴後的愛答不理也是可見的。

當滴滴的順風車業務遭遇到口碑的滑鐵盧和用戶的抵觸,用戶對計程車業務的傾向不得不讓滴滴重新審視業務的平衡性。

滴滴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業務上的自檢和完善,而在這個過程中,滴滴對業務的重心也會有所偏移。除了順風車以外,快車和專車都有著大大小小的問題存在,相比之下計程車業務更具行業規範性,對重塑滴滴公眾形象有著一定幫助。由此可見,一碗水端平才能為滴滴迎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3.

留給滴滴的時間不多了

今年3月,「美團打車」正式登錄上海,同時上線計程車和快車兩種業務,這意味著美團再次攪動了本就趨於平靜的網約車市場。在高額補貼下,美團打車在上海日完成訂單量突破15萬單,隨後持續上漲,當美團約車的訂單維持在每日30萬單以上的情況下,滴滴的市場份額快速下滑,圍繞滴滴與美團打車之間的「補貼戰」再次打響。

與此同時,本就與出行相關的高德地圖也順勢推出了順風車業務,成都和武漢率先開啟這項業務。此後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杭州等地陸續招募車主,而區別於美團打車的高額補貼,高德順風車業務主打公益性質,不會抽取任何費用,乘客支付的拼車費用將全部給到順風車車主。

高德通過其精準的導航和定位服務成為網約車市場的新貴;美團則依靠其在O2O業務上的優勢,備受不少用戶的青睞。兩者在不同方面均佔據一定的優勢,給滴滴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果將美團和高德認作滴滴的外憂,那麼滴滴對除順風車、快車業務之外的計程車以外不被重視,則成了內患。

據上海網友透露,上海的大部分出粗車司機已經卸載了滴滴客戶端,轉而投向其他平台,這種情況主要由於平台的高抽成所造成的。而在北京,大部分的計程車司機已經不完全依賴滴滴帶來的訂單,包括首汽約車和嘀嗒拼車兩個平台,開始加大了對乘客與司機雙方的補貼,更容易叫到車成為了很多用戶轉投的主要原因。

伴隨著「順風車殺人事件」的後續影響以及在口碑向的下滑,加之高德、美團等企業的入局,滴滴未來的道路將會變得異常崎嶇。滴滴想要擺脫這種局面,除了對自身業務比重進行調整以外,還要放緩自己「割韭菜」的速度。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方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陸奇的百米衝刺
開撕星巴克強刷存在感?5個月燒10億的luckin瘋了么

TAG:甲方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