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謀反」的淮南王

「被謀反」的淮南王

一場謀反案

漢武帝元狩元年(BC.122),淮南王劉安因被告謀反而畏罪自殺。

據說,早在建元六年(BC.135)劉安就有謀逆之心。這一年出現了一個罕見的天象:「彗星竟天」,彗星的尾巴拖得老長,劃破整個天空。中國古人相信,異常天象是異常人事的先兆。

於是就有人對淮南王劉安說,當年七國之亂之前,彗星尾巴才數尺長,已經流血千里了,你看現在這彗星尾巴拖的,不知是當年的幾倍,這預示著「天下兵當大起」。劉安信了這話,積極準備戰略物資,等待「天下大變,諸侯並爭」局面的到來。

這一等就是十多年,始終沒有等到「天下大變」的機會。直到元朔五年(BC.124),也就是十一年之後,發生一件事,把劉安繞進去了。

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是當時的淮南太子。劉遷喜歡劍術,就找了淮南的劍術名家雷被比試。結果雷被沒掌握好火候,擊中了劉遷,劉遷大怒。雷被也慌了,為了躲開劉遷,請求參軍打匈奴。當時正是漢匈戰爭激烈的時候,漢武帝鼓勵成年男子參軍。但這事被劉安父子壓下來了,不許雷被參軍,還對他進行打擊報復。

雷被只好跑到長安,向中央政府舉報。中央調查的結果,認為雷被揭發的事情屬實。大臣們給出的初審結論是:「淮南王安,雍閼求奮擊匈奴者雷被等,格明詔,當棄市。」(《漢書》卷四十四)就是說劉安阻止雷被參軍奮擊匈奴,是違背朝廷詔旨的抗命行為,應該判處死刑。

報告打到漢武帝那兒,漢武帝說死刑太重了,要改判。大臣們再次討論,申請廢除劉安的王位,漢武帝又不許。大臣們第三次會議,建議削除劉安五個縣的封地。漢武帝再一次降低懲罰,說那就削兩個縣吧。削除兩個縣的結論似乎令劉安感到非常不滿,他更加積極地準備謀反。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淮南王

三年後的元狩元年(BC.122),一次家庭內訌,再次把劉安推上了風口浪尖。

劉安家裡面發生了什麼事呢?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太子劉遷之外,劉安還有個兒子叫劉不害。劉不害不是正房太太生的,也不招劉安喜歡,在整個淮南王府中沒什麼地位。

我們都知道,根據漢武帝頒布的推恩令,劉不害雖然沒機會繼承王位,但只要劉安願意在淮南國的封土裡划出一片土地給他,他可以擁有一個侯國。然而劉安沒有這麼做。這就惹惱了一個人——劉不害的兒子、劉安的孫子劉建。如果劉不害不能封侯的話,劉建更是什麼都撈不到。

於是劉建就指使人上告,說劉安、劉遷父子有謀反行為,而且劉建表示,自己願意出庭作證。由於這個控告,朝廷就把劉安父子作為「謀反嫌疑人」,立案調查。

這個機會又被劉安的一個仇家抓住了。誰呢?就是辟陽侯審食其的孫子審卿。審食其是被劉安的父親劉長殺死的。現在有這麼一個替自己祖父報仇的機會,審卿就到案子的主辦人員那兒挑唆,要把劉安往死里整。

朝廷最終認為劉安謀反罪名成立,劉安畏罪自殺,劉安的弟弟衡山王劉賜受到牽連,也自殺了,這兩個家族基本覆滅。

淮南王劉安之墓

不靠譜的「犯罪情節」

問題是,劉安到底有沒有謀反行為呢?

我們仔細琢磨一下,這中間有一個重大疑點。什麼疑點?根據官方說法,劉安從建元六年(BC.135)就開始準備謀反,一直到元狩元年(BC.122)畏罪自殺,連頭帶尾一共十四年。十四年來處心積慮想造反的劉安,其間居然沒有正式調動過一兵一卒。

漢武帝派去做調查的人說,在案件調查的過程中,劉安曾多次試圖舉兵反抗中央:「日夜與左吳等按輿地圖,部署兵所從入」(《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沒日沒夜的和手下左吳等人研究地圖,討論軍隊部署。但結果呢?由於劉安始終猶豫不定,這些計劃都被擱淺了。這個說法恰好證明,劉安的確沒有武裝起事的事實。

一樁策划了十四年的謀反案,居然沒動過一刀一槍,這個情況合理嗎?果真如此,劉安這個人得光說不練到什麼程度啊?

劉安的「謀反」動機

當時朝廷認定劉安的謀反動機,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時時怨望厲王死」。(《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劉安的父親淮南厲王劉長,因為受到漢文帝的處罰絕食而死。說劉安因此心中不平而生異志,看上去還算合情理。

第二點說是劉安在太尉田蚡的鼓動下,覬覦皇位。劉安有一次到長安,碰到田蚡,田蚡對他說:

方今上無太子,大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即宮車一日晏駕,非大王當誰立者!(《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意思是說,漢武帝現在還沒有兒子,一旦駕崩,劉安作為劉邦親孫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希望是非常大的。這話劉安聽進去了,花重金結交田蚡,蓄養門客,陰謀策劃。

一個諸侯王覬覦皇位,似乎是人類常見的貪慾。但再仔細推敲一下,其中疑點也很多。我舉兩個重要的講。

首先是年齡問題。《史記》說這次對話發生在建元二年(BC.137),這是漢武帝即位的第二年。當時漢武帝幾歲?才十七歲。劉安呢?劉安已經四十一歲了!說四十一歲的劉安大有希望在十七歲的漢武帝死了以後繼承皇位,一個思維正常的人,會覺得這個說法靠譜嗎?

這裡劉安的年齡是一個關鍵信息。漢武帝的年齡,史書上有很明確的記載。劉安的年齡,史書上沒有直接記載,那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是司馬遷偷偷告訴我們的!

司馬遷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劉安的生年,卻曾提到,在漢文帝八年(BC.177)劉長死後,漢文帝就封他的幾個兒子為侯,那一年劉長的兒子們都是七八歲。劉安後來繼承了淮南王爵,很可能是長子,因此他在漢文帝八年是八歲。這樣我們就可以推出,建元二年劉安四十一歲。

司馬遷的表述非常隱晦,他不是直接說劉安當年八歲,而是籠統地說這哥兒幾個都是七八歲,把這個信息埋得很深。司馬遷只是表面上跟官方保持統一論調,但他在一般人不注意的地方埋了個雷,一挖這個雷,所謂官方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司馬遷是想通過透露關鍵時間點,把漏洞暴露給我們,班固的《漢書》反過來,想通過刪除關鍵時間點,把漏洞給隱藏起來。光指出這一點,這件案子就大有看頭了。

田蚡

漢武帝

再講講對劉安說這個話的田蚡。田蚡是誰?那是漢武帝的親舅舅啊!田蚡憑什麼能當那麼大的官,享受榮華富貴,就因為他是漢武帝的親舅舅啊!現在田蚡為了討好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淮南王,詛咒自己已經做了皇帝的親外甥養不齣兒子、得早死,田蚡腦袋被門夾了?

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案子大有蹊蹺。那麼還有沒有其它線索,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這件案子真相的理解呢?

還真有。

《資治通鑒》里的建元六年

除了《史記》中劉安的年齡,《資治通鑒》里也有一個地方能幫助我們破案。前面講到,據說早在建元六年,劉安就開始積極準備謀反了。恰恰是在記載建元六年這一年大事的時候,《資治通鑒》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和謀反案里完全不一樣的劉安。

淮南王劉安雕像

這一年南方的閩越國攻打南越國,南越國向漢朝求救。漢武帝決定調動大批軍隊,幫助南越王擺平這件事。劉安聽說之後上疏勸諫漢武帝說,這兩年農業收成不好,發動這麼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無疑是給老百姓們雪上加霜啊!

這裡劉安有一句話非常關鍵:

陛下臨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攝然,人安其生,自以沒身不見兵革。(《資治通鑒》卷十七)

劉安說,我有幸生活在這個太平盛世裡面,本以為一輩子也見不到戰爭了。前半句是給漢武帝戴高帽子,劉安真正想說的,是希望天下太平,不希望看到戰爭。

劉安在這裡的形象,和謀反案中招兵買馬、積極準備叛亂的形象判若兩人。我們很難把這個關注民生、愛好和平的劉安和謀反案中性格頑固、一心造反的劉安畫上等號。

哪個劉安才是真劉安呢?請大家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劉安,你想造反,現在國內農業歉收、百姓生活不安定,漢武帝卻要冒險打這一仗,你會怎麼對待這件事?那當然是讓他打啊,打得越熱鬧越好。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劉安真想造反,他會想不到這一點嗎?

謀反案里的劉安和《資治通鑒》建元六年里的劉安,反差太大,大到令人吃驚。司馬光很明顯是在告訴我們,關於劉安謀反案,我們不能相信漢武帝和他的辦案官員們的一面之詞。

不得不死的諸侯王

分析到這一層,我想真相可以浮出水面了:劉安是被冤枉的!

那麼,漢武帝製造這樁冤案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首先是西漢中央政府打擊諸侯王勢力的一貫方針,淮南王父子劉長、劉安都是這個方針的犧牲品。但劉安案震動尤其大,前後受牽連被殺的有一萬多人。漢武帝為什麼會選擇劉安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呢?

我們先來看劉安這個人有什麼特點。《史記》介紹劉安的第一句話就說:

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

劉安雖然出身高貴,但卻沒有紈絝子弟的惡習,不喜歡聲色犬馬,而是喜歡讀書、鼓琴這些比較高雅的文化活動,而且平時關心百姓。我們今天還能讀到一部漢代典籍,書名叫《淮南子》,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化典籍,就是劉安留下來的。

《淮南子》

不幸的是,作為一名諸侯王,格調太高,口碑太好,未必是好事。這很容易遭到嫉妒,更何況諸侯王勢力本來就是讓中央政府寢不安席的一塊心病。

我們不要小看漢武帝這個人的嫉妒心。在漢武帝時代,劉安絕不是唯一一個受到嫉妒的賢王。漢武帝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劉德,被封為河間王,歷史上稱為河間獻王。劉德喜歡讀書,為人仁厚。他在秦始皇焚書之餘,為很多儒家經典的重新整理、流傳,出過很大力。

但他也正因此引起了漢武帝的疑心。

漢武帝曾對劉德說:「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王其勉之。」(《漢名臣奏議》)湯和周文王起初地盤都不大,卻因能行仁義,成了聖王。「王其勉之」,意思就是,你好好努力,到時候我這個皇位就得讓給你了。這是反話啊,劉德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聽不出來?他從此再也不敢施行仁義,反而縱情聲色來掩護自己,最後鬱鬱而終。

劉德的經歷,與劉安何其相似。

漢武帝對淮南勢力的戒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劉安喜歡養門客,手下搜羅了一大批能人志士。

淮南王劉安的門客蘇飛、目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合稱「淮南八公」,後在道教傳說中被衍化為八位仙人。

在漢武帝統治的早期,權貴們豢養門客還是很流行的做法,這是戰國時代的遺風。劉安很有當年戰國四公子的風範,《漢書》說他身邊聚集了幾百名各種各樣的優秀人才。但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場來看,一個諸侯王,把這麼多能人召集到身邊,意欲何為啊?這是中央政府不得不防的。

班固在《漢書·遊俠傳》裡面提到一句話,點破了漢武帝猜忌劉安的真正原因:「自魏其、武安、淮南之後,天子切齒,衛、霍改節」。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都是漢武帝早年的丞相,他們和淮南王劉安一樣,好養門客。漢武帝對這個事情恨到咬牙切齒,所以竇嬰、田蚡、劉安這三個人的下場都不怎麼好,成了衛青和霍去病的前車之鑒。

因此,在隱忍多年之後,這位博學多才、仁義愛民的「劉皇叔」,也終於不免於淪為漢武帝政治鐵腕下的一個犧牲品。

GIF

姜鵬老師是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百家講壇名師,以《資治通鑒》課程系列聞名。

他為復旦大學本科生開的通識課程「《資治通鑒》導讀」,年年都是人氣王牌,學生們為了能選到這門課,都要到選課系統中到點「秒殺」。

今年姜鵬老師在喜馬拉雅FM平台上推出了一款付費音頻節目「百家講壇姜鵬精讀《資治通鑒》系列節目。

姜鵬精讀,不只是講故事,更重要的是剖析其中的:

◆制度差異,觀念發展

◆決策管理,團隊建設

◆謀略智慧,人性挖掘

◆史料比較,史觀解析

節目第一季「戰國到楚漢」主要聚焦《資治通鑒》第1卷到第12卷。中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動蕩時代,君主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名將賢臣要建功立業又想善始善終,亂世中的名士要在地位和名節之間作出選擇。權力的遊戲,人性的考驗,是這一季節目的主線。

第二季「漢帝國」主要聚焦《資治通鑒》第13卷到38卷。西漢是中國大一統文明的黃金時代,姜鵬老師在這一季中主要講了兩條主線:一是鞏固皇權,二是版圖擴張。大漢朝的版圖如何擴張到西域?一統帝國如何成型並穩定下來?高祖劉邦,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衛青,李廣,董仲舒,王莽……江河萬古,等你來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姜鵬國學書房 的精彩文章:

讀《資治通鑒》有什麼參考書嗎?

TAG:姜鵬國學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