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將永記:這一天,空軍轟炸日本本土
80年前的今天,中國的飛行員徐煥升,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空襲日本本土的男人。
1938年,徐州會戰的硝煙還沒有散去,日寇正在中華大地肆虐,在全國上下對戰勝入侵者不抱希望的情況下,為了鼓舞和激勵全民族的抗戰決心,警告日本當局,中國軍隊決定開展一次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行動。
但是由於空軍在前期作戰中損失慘重,已經沒有一架能飛那麼遠的轟炸機,任務無法展開。百般思索下,人們想到了從英美等國購買的馬丁-139WC型轟炸機:1900公里航程,如若加以改造增加航程,足夠飛到日本本土了。
但飛機只有兩架。
如若投彈,起不到太大效果,反而可能招致日寇對我百姓的報復性轟炸
駕駛員還沒有合適人選。
盟軍的飛行員每人要10萬美元作為酬勞,兩架飛機8個飛行員就是80萬,太貴了。
怎麼辦呢?
「我可以!」徐煥升,這個在德國、義大利深造過的航空教官、總統專機駕駛員站了出來。經過宋美齡推薦,他得到了領袖的批准。最終挑選過後,除了隊長徐煥升,還有佟彥博、蘇光華、劉榮光、蔣紹愚、雷天眷、吳積沖、陳光斗共八名精英,將一起完成這一歷史使命。
由於飛機太少,政府最終決定:這次任務是一次「人道轟炸」——不投炸彈,只投傳單,以儆效尤。
1938年5月19日23時30分,徐煥升駕駛的1403號長機和佟彥博駕駛的1404號僚機,自寧波悄然起飛,向著日本九州飛去。在他們身旁,還有當時中國空軍僅存的一架HE-111A轟炸機擔任支援運輸任務——由安錫九、陳衣凡駕駛。
凌晨2時40分,轟炸機到達日本長崎,由於日寇怎麼也無法料到中國軍隊竟還有能力轟炸其本土,遠征隊沒有受到任何空中阻攔和地面炮火的攻擊。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中,200萬份傳單如雪花般撒向九州島,隨後兩機從容返航,於20日上午抵達國內,圓滿完成了這次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任務。
雖然這一次轟炸並沒有對日本本土造成損失,但在抗戰低迷時竭盡全力震懾日寇的精神極大鼓舞了國內軍民的士氣。歷史也將永遠記住這一刻:
1938年5月19日,中國空軍遠征日本本土!


※《紅海行動》遭下映只因出現這一幕:酸葡萄心理作祟
※為了等虎式坦克,元首把閃電戰打成了陣地戰,失去了得到蘇聯的最後機會
TAG:迷彩視界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