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大歷史》之帝制最後的輓歌

《中國大歷史》之帝制最後的輓歌

1912年2月12日,這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但對於2000年帝制統治的中國來說,卻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清帝退位。這不是數千年來一個王朝替代另一個王朝的輪迴,也不是政治權力一家一姓的又一次轉換,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變化。

晚清新政與改革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使得已有250年歷史的清朝處於瓦解邊緣。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就像1860年第二鴉片戰爭所引發的「同治中興」一樣,1900年遭受重創的清朝政府不僅沒有馬上滅亡存活了下來,而且通過一系列舉措展現出了一些新的爆發力。時人稱之為「新政」,而西方學者稱之為「晚清改革」。

這次改革進程,之後更因為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獲勝的刺激而加速。有西方學者認為,日俄戰爭中日本獲勝,不僅為日本打開了世界的大門,使其進入世界強國之列,而且為清廷開啟了希望,更是促使了中國的進一步覺醒。

這次改革還代表著千百年來絕對處於國家、皇帝掌控下的經濟、社會進程出現了意外的扭轉,而扭轉的方向則是逐步建立一個更具有進取性、更強大的現代國家。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晚清政府的行政效率,改變了清朝軍政體系的基本結構,創建了一支相對強大的軍隊和職業軍人;當然最為打破傳統的則是教育改革,千年來的科舉制度被廢除,新式學堂興起,有西方學者就曾將之總結為「過去以儒家文明之名作戰,現在則以西方、科學和保衛國家之名而起」。

不過「新政」並未讓清廷再度崛起,只是延緩了其走向滅亡的腳步。但是「新政」的影響卻存在著、延續著。有學者認為,「新政」舉措是一種歷史性的國家建構計劃,目的就是要建立新時期的現代國家,中央政府對「國家」的控制也因此而逐步完善,這種嘗試進程延續了一個多世紀,也為我們現在認知的「中國」政體和社會設定了條件,打下了基礎,其影響範圍既深遠且全面。

歷史發展的必然

清朝與之前的中國各代相繼的王朝是有所不同的。清朝在擴展「中國」的地理範圍,將如蒙古、滿族、西藏、新疆與其他非漢民族,整合成一種新形態、超越性的政體上,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也是自清始,逐步地,中國士人開始接受在此意義上定義的「中國」,並認同為自己的祖國。

從這一角度出發,清朝可以說是近代早期陸地歐亞帝國的典型,因此對於其最終滅亡,一些學者也就視之為一種世界歷史發展的規律。

因為與清朝類似的帝國,如沙俄羅曼諾夫帝國在幾年之後的1917年瓦解;奧斯曼帝國在正式結束的1922年之前10多年間實際上已經開始解體;即使最晚的奧匈帝國也於二戰中瓦解。這幾個歐亞帝國是在短短30年之內共同走向末路的,這就是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性。

還有學者從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興衰循環規律來評價清朝的終結。他們認為,中國朝代興衰循環所導致的分裂時期通常處於兩個興起的「帝國」之間。就如漢與唐之間的南北朝、唐與宋之間的五代十國,而清亡及中華民國的建立,並不像是一個時代的分界點或者里程碑,至少其後30多年間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混亂和戰爭更比之在歷史進程中更為突出、更具影響力。所以,他們認為:清代滅亡之後的所謂「朝代興衰循環」也許要到1927年北伐、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甚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才算真正結束。

脫節的社會結構

清朝的滅亡並沒有使中國傳統社會結構隨之湮滅,而是使它越來越陷入混亂。

清亡之後的一段時期,所謂士紳階層割斷了自古以來同君主制的聯繫,產生了新的特權階層:軍閥、包括工商資產階級在內的現代上流社會以及大地主寡頭集團。而農村基層社會組織卻開始變得鬆散,湧入城市的勞動力和無家可歸的人增多,加之混亂遍及全國,傳統的社會機制在各方因素的侵擾之下一步一步遭到損害。

在新的政治社會秩序僅僅是雛形的情況下,就已將傳統的鄉村社會置之腦後,且自身的約束力並未完成形成,這就造成了一個脫節的社會結構。

在這樣的社會結構里,來自傳統社會的組織方式和信奉千年的儒家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社會權威大大地被削弱了,一個逐漸喪失了「靈魂和精神」而留存下來的社會外殼,是完全無法適應新生命的。

1912年中華民國雖然是建立了,且掌握在新的一群社會精英人士手中,但促使清朝真正滅亡的卻是農村基礎傳統秩序的瓦解,因此在清朝滅亡之後的幾十年,誰掌握了農民,掌握了農村,重建了秩序,誰就掌握了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鐘鼎文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大歷史》之張居正變法:耀眼的暮光
《中國大歷史》之楊廣的宿命

TAG:鐘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