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悲劇的人物,一生都在為別人做嫁衣,下場更是讓人落淚!

三國最悲劇的人物,一生都在為別人做嫁衣,下場更是讓人落淚!

熟讀三國史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是智慧、神機妙算、從容不迫的代名詞。他擁有常人不能所及的才智,更有忠肝義膽的赤子之心。不過雖然諸葛亮得到了後人的稱讚,流芳百世,然而細數諸葛亮這一生,卻無疑是一個大大的悲劇。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未出山之前一直居住在隆中(位於今湖北襄陽)隱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時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幹。 後來劉備經司馬微提點,三請諸葛亮出山,不過自諸葛亮出山只時,他的悲劇就開始了,因為那時司馬微就看透了一切,說並且在劉備臨走時說諸葛亮是找到了好老闆,但是時運不濟。由此可以證明諸葛亮此去可能會以悲劇收場。

諸葛亮首先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赤壁之戰後,經過這諸葛亮的不懈努力,劉備有了一席之地,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後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之後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照理說這樣的結局是非常好的,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被殺,加上張飛一心要為二哥報仇,鞭打手下人,後被手下在睡夢中被殺,所以劉備稱帝之後立刻就發布了一道詔命:「朕自桃園與關、張結義,誓同生死。不幸二弟雲長,被東吳孫權所害;若不報仇,是負盟也。朕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生擒逆賊,以雪此恨!」意思就是說當年咱哥叄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但是二弟關羽被東吳孫權殺了,我要是不給我二弟報仇雪恨那就是違背誓言天理難容!

諸葛亮看攔不住劉備,只好放劉備前去伐吳,結果可想而知,劉備大敗而歸,不久後病死在白帝城,剩下的爛攤子甩給了諸葛亮,臨走前還囑託諸葛亮輔佐自己的兒子,還說出君可自取的話,諸葛亮嚇得趕快表明自己的心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聽了這話,才安心的死去,所以就這樣,多年後,魏國司馬懿幾十萬大軍壓城下、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結果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說是病死的,其實諸葛亮明明是累死的,劉備明知自己的兒子不行,還非要諸葛亮去輔佐,不累死才怪!縱觀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非常悲哀了,年輕時辛苦創業,結果都給劉備做了嫁衣;中年時建功立業,結果被劉備因為要給兄弟報仇,毀於一旦,晚年時鞠躬盡瘁,每天都在戰場上,結果又被劉備的兒子再次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魏早死的四位奇才,其中一位不早死,就沒司馬懿篡奪政權的事了
三國最難攻克的三座城,陳倉城上榜,它排第一絕對名副其實

TAG:武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