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湖文化特使助力西湖遊人量監測

西湖文化特使助力西湖遊人量監測

西湖美景,天下聞名,每到小長假,八方遊客就紛至沓來,西湖輕而易舉地登上國內熱門景點top3。景區管委會發布的遊人量數字總讓人們驚嘆,同時勾起人們的好奇——西湖的遊人量究竟是怎麼測出來的?

GIF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西湖邊很多景點附近的樹枝上都掛著一個方形的儀器。這個儀器,通過紅外熱成像原理,實時監測來往的遊人量。而這一套監測系統需要不斷地優化升級,以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前不久,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對系統完成了一次升級,因此需要一批志願者以人工監測的方式,與升級後的系統監測數據進行對比,以檢測系統升級的效果。

咱們西湖文化特使接下了這一新奇又有趣的任務——去西湖邊數人頭

本次活動一共有14名特使參與,在西湖斷橋邊、岳廟、白堤、平湖秋月、清行宮、西泠印社、小瀛洲、柳浪聞鶯、凈慈寺等16處遊人量較大的地點進行抽樣監測。

特使沈德瑤(左一)在岳廟

特使陳智(右一)在小瀛洲

特使鄭小坤在涌金橋

特使李想(左一)和金澤慧(右一)在先賢祠

具體怎麼操作呢?

說起來,方法有些「小白」。

用手機登錄專用的監測系統,站在指定地點,在10分鐘之內數從同一方向過來的遊人人數,有幾位就在系統相應位置點擊幾次,10分鐘結束後停止,就OK了。這10分鐘的數據錄入後,系統後台將會採用一系列演算法與儀器監測的數據進行核對。

一排特使在白堤做監測的場面很是壯觀,引得遊人紛紛側目

特使鄭小坤(右一)在小瀛洲

特使姜怡(右一)在花港方塘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參加過監測的特使或許會告訴你:NO!

你想過在遊人密密麻麻的斷橋邊,數從北山街到白堤方向的人頭是什麼感受嗎?——恨不得給自己裝一對「火眼金睛」!

你想過在柳絮飄飄的季節,在梧桐樹、柳樹旁站一天是什麼感受嗎?——又累又困,還鼻子過敏!

但是,咱們的特使在一個個「十分鐘」後,很快鍛鍊出「眼疾手快」的功力,偶爾還忙裡偷閒,輕聲調侃著相互提醒:注意了,注意了,下一波人群即將來臨~

特使尤翊霖(左)和徐艷珺(右)在柳浪聞鶯

特使馮怡葦(左一)在斷橋

特使成青(右一)在涌金橋

特使林於琦(右一)在花港

雖然只是簡單的小任務,但是特使們還是以十足的耐心和認真的態度圓滿完成,小編不得不給大家點一個大大的贊!

GIF

特使說

周末第一天,體驗了西湖遊客的人工監測,感受了15分鐘828人次的花港觀魚東門!美麗的西湖,歡迎大家光臨。

——來自特地從臨安趕來西湖監測的「千里馬」 陳智

最累最困的時候,坐在凈慈寺的出口,看到被養得肥肥的灰領白羽的胖鴿子安靜地走動或是毫不懼人地甩臉起飛,僧人成列安然地離開佛堂,香爐里漫開的煙霧,保安親切地與香客問好。還有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說些各自的方言分享著出遊西湖的欣喜,西湖總能給我安慰。

——來自很累很困的人體遊客監測儀 李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湖文化特使 的精彩文章:

南宋畫院的「西湖情」

TAG:西湖文化特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