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是誰給我們製造了焦慮?

到底是誰給我們製造了焦慮?

1

焦慮是時代的產物,自媒體是幫凶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著急、緊張、亂竄。

大多數人不再滿足於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但卻普遍又沒有離開的能力及勇氣;感覺再沒有一番作為,就要被時代給拋棄了,但卻又無可奈何;仰望星空,卻在原地踏步。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這個社會怎麼了?

我認為,焦慮是時代發展所製造的產物,而很多自媒體及個人,有意無意地,成了宣傳的幫凶。

任何一個想在大城市立足的人,很難看著居高不下的房價,而不感到失望。在大城市落戶越加艱難、物價水平越來越高的今天,仍有很多家境一般卻不顧家人反對,帶著夢想義無反顧地衝進大城市的年輕人。他們年輕氣盛,無所畏懼,但在衣食住行的生存壓力下,難免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所以,人們普遍感到焦慮,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隨著近幾年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同時,信息充斥在每個人的屏幕上,每個人都充當著信息傳播的媒介。點贊,轉發,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信息變得公開、透明。

因此,人們可以輕鬆地看到其他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誰誰誰創業了,誰誰誰的公司被收購套現N多個億了,誰誰誰開個街邊攤輕鬆實現財富自由了,誰誰誰又在北京上海買了套學區房了…

各式各樣的信息,不斷地衝擊著我們的視野,毫無疑問,我們的認知範圍,在不斷地被擴大,我們看到了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我們嚮往那種生活。

但有時候我在想,這個社會是不是有點過於誇大財富自由了,人們似乎越來越喜歡鼓吹同一種價值觀及成功標準,很多自媒體大號,不斷製造出刷爆朋友圈的文章,而刷屏的背後,正是利用了存在廣泛社會心理基礎的東西,比如焦慮。

很多自媒體為了賺取流量,把焦慮無限放大,不斷刺激著我們的敏感神經,戳穿我們的痛點,從而引發了我們對時代的變遷,感到越發無奈,被動和迷茫的一種集體宣洩,繼而點贊、轉發,於是便刷爆朋友圈。

人們真實感受到「同齡人正在拋棄我」的壓力。

2

適當讓年輕人喘口氣,不要再過多製造緊張感

不可否認,自媒體的發展,大大地方便了我們的閱讀。信息多元化,讓我們更容易獲得各個方面的資訊、知識,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我們從傳統編輯推薦式閱讀到個性化閱讀的自然轉變,自媒體佔了很大的功勞。自媒體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就拿微信公眾號來說,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等,幾乎每個人的微信裡面,都關注了不下5個微信公眾號。我們每天都會看不同公眾號的推文更新。其中認為寫得好的,有價值的,便會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這也讓我們能夠把碎片化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坐公交、坐地鐵、睡覺前甚至吃飯期間,都能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學習。

然而,觀點背後皆利益。

很多自媒體大號,在提供優質文章的同時,都不可避免地考慮到該推文的傳播性。人們為何點贊、轉發,又為何關注,這都是自媒體人所優先考慮的因素。

畢竟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商業模式。

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簡單來說:

增量紅利結束了,存量肉搏時代已經開啟了。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那麼多自媒體人,要不斷放大焦慮,想盡一切辦法,製造出一篇又一篇刷爆朋友圈的爆文了。

但我真的由衷地呼籲,各大自媒體人,不要再製造各種有形的、無形的焦慮了,讓年輕人喘口氣,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我也真的希望廣大年輕人,能帶著批判性的思維去閱讀,學會鑒別優、劣質文章,讓自己頭腦更清醒,不要被過多的焦慮,牽制了你的成長。

3

唯有成長,才能緩解焦慮

說起查理芒格,投資界恐怕無人不知,他是股神巴菲特的二把手,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查理芒格有一篇很有名的,在南加州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裡面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的話: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先讓自己配得上它。

而現在的年輕人,普遍焦慮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的成長,還遠遠不夠。

我們看到摩拜單車被收購,創始人套現15個億,我們焦慮;

我們看到街頭大媽,開個街邊小攤,輕鬆現財富自由了,我們焦慮;

我們看到朋友圈,人們到處吃喝玩樂,不用上班,我們焦慮。

而這些焦慮,是因為我們得不到。

我認為,一個正常、積極、向上的年輕人,隨著時間的遷移,增長的絕不僅僅只有年齡。

這看起來像是一句廢話,卻蘊含著一個容易被人們忽略的道理: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為什麼剛畢業出來2、3年,就對自己要求那麼高?

為什麼這麼急切地要實現財富自由?

為什麼高房價會讓我們擔憂?

為什麼要羨慕別人吃喝玩樂不用上班?

我們都知道,人的成長和資金的積累,是需要時間的,在能力有限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焦慮,而是沉澱,是想辦法讓自己快速成長。

不要看著我們與某些同齡人的差距似乎越來越大,拋開各種稟賦差異,各種隱形貧困人口的「實力」裝逼,實際上我們也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差。

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衡量自身成長的,只有自己。

在我們迷茫的時候,應該做的,是把握好當下,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到極致。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捷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兄有料到 的精彩文章:

TAG:濕兄有料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