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天國的北伐為什麼失敗?

太平天國的北伐為什麼失敗?

1853年四月,東王楊秀清命令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加上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等帶領九軍兩萬人進行北伐。

北伐不僅僅是為了打破江南、江北大營對太平天國的威脅,同時也是為了直搗黃龍,打到北京,徹底摧毀清王朝的統治。洪秀全對北伐軍的期待也是希望他們能夠直趨北京,不要在途中做過多的停留。

之後,太平北伐軍一路上攻城拔寨,加上沿途捻軍的幫忙,北伐軍一度殺入直隸,並攻下滄州,進佔靜海、獨流、楊柳青,迫近天津。

北伐軍在林鳳祥和李開芳的帶領下,轉戰七個省市,殲滅清軍七萬多人,但是最終隨著林鳳祥和李開芳被俘,太平軍北伐宣告失敗。

關於太平軍北伐失敗的原因一百多年以來眾說紛紜,各種說法都有,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沒有開闢並鞏固根據地的戰略思路。

太平天國北伐軍從天京浦口出發,到北京縱深達1000多公里,不開闢根據地是絕對不可能達到佔領北京這樣的戰略目標的,偏偏東王楊秀清在布置戰略目標時,對林鳳翔等主帥強調:「師行間道,疾驅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意思就是你們要從敵人薄弱處進攻突擊,直搗老巢燕都,不要貪圖攻城奪地,這樣只會浪費時間。

可是,如果不開闢根據地,兵源如何補充?糧草怎麼解決?如何避免對方主力,攻擊「薄弱」?

北伐軍連戰連勝

楊秀清和天京高層決策者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一下子派出了五虎將其中兩員(林,李),再加上堪稱精銳的兩萬五千多來自廣西和兩湖的老兵。

北伐軍從揚州集結後,先到了天京(今南京)浦口,從浦口出發一路北上,在烏衣鎮一帶打了第一個勝仗,一路連克安徽滁州,臨淮關,鳳陽,懷遠,蒙城後,到達了亳州市,再攻克河南歸德府城(今河南商丘),一路上林鳳翔嚴格遵照東王楊秀清的指示,不佔領城市做逗留和經營,而是俘獲戰利品以及糧食槍械彈藥後,以戰養戰,同時吸收會黨分子,捻軍部眾以及各路積極入伍的地痞流氓分子,一路北上。

攻克歸德府的戰鬥,不但殺傷清軍五千餘人,還繳獲了火藥兩萬餘公斤以及大量的火炮,清軍不堪一擊,北伐軍完全就是「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一片形勢大好的樣子,可是攻克劉家口之後,北伐軍遇到了第一個真正的困難,而且是無法克服的困難。

北伐軍想從劉家口北渡黃河,取道山東北上,這條路最快捷,將大大節省時間和戰備損耗,但此時清軍已經派出大軍,在劉家口渡口嚴密布防,徹底打消了北伐軍從此渡過黃河的打算。

除了清軍嚴密布防的原因,還有個尷尬的原因就是北伐軍無船可渡!清軍早已提前把渡口船隻全部毀掉或者帶走。沒辦法,那就一路沿著黃河往西走吧,看看能不能找個地方繞過黃河去。

北伐軍轉向西進攻,很快就攻克了寧陵,睢州,杞縣,陳留,這時候才是五月中旬,北伐軍進軍速度不可謂不快,但是在攻擊重城開封的時候遇到清軍強勢反抗,為了避免更多犧牲,林鳳翔決定不打開封了,繞道朱仙鎮,一路殺到汜水。

到了汜水之後,北伐軍吸取教訓,先派數百人沿河搶集船隻,一共找到了幾十隻小船,然後開始北渡黃河,人多船少,足足用了七天時間大軍才全部渡過黃河,此時留在大部隊後面保護渡河的衛隊約3000人,在完成掩護任務之後,無船可渡,被追擊而來的清軍打散,部分陣亡,部分自行返回天京。

這時朱錫琨率領援軍從天京出發,誤入安徽六合,在當地宿營的時候,被清軍偷襲燒毀了軍火庫,引起爆炸,死傷慘重,主將黃益芸當場被炸死,許宗楊帶領部分軍隊折返天京,朱錫琨帶領部分軍隊繼續追尋林鳳翔,並最終會和。

但是六合這一戰,被清軍大肆渲染成「紙糊金陵,鐵鑄六合」,導致清軍士氣大漲。

對北伐軍來說,雖然援軍自殘,衛隊又失去3000人,但由於沿途大量吸收捻軍和淮北群眾,聲勢反而更大了,但是隱患也就此埋下:真正的精兵越打越少,新兵戰鬥力嚴重不足。為什麼?因為缺乏修整和訓練,只顧一味冒進,這也是不開闢根據地的另一個嚴重後果。

2、精兵不斷消耗,新兵不足以彌補,導致戰鬥力越來越弱。

精兵為什麼會不斷消耗,因為戰略縱深太長,導致攻堅戰不可避免,而且會反覆遭遇攻堅戰。

應該說,困圍懷慶,是北伐軍失利的第一步,不光是在此地攻城戰中損耗了很多老戰士骨幹,而且讓清軍形成了規模化集結。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損失老戰士骨幹對北伐軍會那麼傷。北伐軍的老戰士們,基本都是廣西起義後從湖南湖北等地加入太平軍的,這些人已經收到拜上帝教教義的洗腦影響,打起仗來不顧生死,而且對天國特別忠誠。

可是新加入的捻軍,會黨分子和各地流氓地痞,全都是見風使舵,錙銖必較,一旦劣勢就望風而逃,所以,儘管懷慶之戰的開始,北伐軍擴充到了四萬多人以上,但是新兵逃散率很高,打仗完全就是拖後腿,後來北伐軍吸取教訓,只讓這些新兵做粗活,不讓他們出陣打仗,打仗基本靠老戰士,這就增加了老戰士的損耗,導致北伐軍戰鬥力不斷下降。

北伐軍的輕敵心理是導致北伐軍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太平軍在一連串的勝利之後已經非常輕視清軍的戰鬥力,因而產生了輕敵的心理,所以在北伐的過程中孤軍突進,沒有進行有效的後援支持和戰略預備。太平天國的領導層也因為一連串的勝利而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另外,北伐軍碰上了比較強硬的對手僧格林沁,雖然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清朝的八旗軍和綠營已經完全不頂用,但是北方的僧格林沁依然是清軍中的中流砥柱,後來抗擊英法聯軍清廷也是靠的僧格林沁,所以太平軍在碰上僧格林沁後立馬敗下陣來。

當然除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原因以外,北伐軍還遇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阻力,有些甚至是致命的,所以最終北伐軍失敗了。特別是氣候的問題,北伐軍在行軍的途中,北方突然飄起了大雪,而北伐軍的禦寒準備是不足的,所以大量的北伐軍在寒冷中非戰鬥性減員。而且天氣的惡劣導致了北伐軍的後勤供應系統崩潰,所以北伐軍走向了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擷英 的精彩文章:

西夏為什麼不像西遼那樣征服西域或吐蕃?
魏忠賢如何敗在17歲的崇禎皇帝手中的?

TAG:史海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