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昔有孔明巧借箭,不比張巡借神兵

昔有孔明巧借箭,不比張巡借神兵

大江東去,浪淘盡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英雄人物都被漸漸的隱去

今天我們就說說唐玄宗安史之亂時堅貞不屈抵抗反叛的張巡,效法孔明借箭的故事。

話說唐玄宗由於太信任安祿山,竟委其遼陽,范陽,塑方三方節度史,至其坐大。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祿山以獻馬為名殺過黃河,一路攻成奪寨勢如破竹,唐軍不戰而降者不記其數。東路軍至雍丘(現在的河南杞縣)守將張巡誓死不降,帶領手下奮力守城。

安祿山帶史思明,蔡希德直逼長安,分一路攻雍丘奪江淮。沒想到在雍丘碰倒了硬茬子,遭到了張巡的頑強抵抗。

且說這東路軍有一將領令狐潮與張巡乃是同鄉,小時非常要好的朋友。向主將進言說:我與張巡是同鄉,發小,不如讓我去勸勸他,看他能不能投降。必竟是兵不血刃善善之戰嗎,於是這主將就讓令狐潮前來做說客,勸張巡投降。

令狐潮來到雍丘城門下,向城上喊話:「守城士兵聽著,我是你們張巡張大人的朋友,想見你們張大人,希望通報一下」。士兵一聽是張巡好友,不敢怠慢,急報與張巡。張巡一聽即是好友那就請進來吧!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先看他說什麼再說。令狐潮來到城裡見過張巡,張巡便問:「現在已是兩軍對壘你來幹什麼?」令狐潮便道:「如今大唐大勢已去,安祿山已兵臨城下,雍丘蛋丸之地恐已難保。就不要再做無謂的犧牲,無謂的反抗了,不如隨我投降吧!」張巡手捻鬍鬚雙眉緊皺道:「令狐兄你"我皆大唐臣民食大唐奉祿,時值國家危難之時,當盡人臣之責。貪生怕死,背信棄義非吾輩之所能為。令狐兄如果敘舊可以,如果是勸降就請回吧!」

令狐潮非常泄氣的返回營中。第二天命令攻城,城頭上箭如飛蝗,叛軍傷亡慘重,接連數日攻城不下。城裡箭失嚴重虧空,張巡也是非常著急。

北方的冬天總是容易起霧,這幾天大霧瀰漫。張巡命令士兵綁些稻草人趁著大霧的深夜用繩索把稻草人慢慢的放下去。叛軍士兵看到城牆上黑壓壓的有人下來,以為城中有人出來偷襲,慌忙報與令狐潮。令狐潮急調弓箭手對城牆射箭,直至天色將亮。此時每一個草人都射的滿滿的都是箭,張巡才叫大家把草人拉上來,並喊謝謝令狐將軍送箭!令狐潮這個懊悔這個氣就不用提啦。

第二天張巡挑了五百名精壯勇士,依舊是趁著夜色中的大霧順城而下。圍城的巡邏兵士兵見了笑道:昨天誆了我們今天又來,於是便不加理會。五百名勇士下得成來直衝敵營的時候,巡邏的士兵早已驚的目瞪口呆。喊殺聲中,昏昏沉沉的叛軍已分不出那是敵人那是自己人,只聽殺聲一片,也不知有多少神兵,來不及抵抗便棄甲而逃,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五百勇士不敢窮追,收拾戰利品返回城中。張巡出神兵一戰在安史之亂中給了安祿山第一個重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這個公主被逼和親,和親之後就被丈夫割下頭顱以血祭軍
唐太宗在位20多年,虛懷若谷,納諫如流,進諫的官員不下30餘人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