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骨子裡就喜歡開放和自由貿易

中國人骨子裡就喜歡開放和自由貿易

中國人不怕開放、不怕自由競爭,也不怕形形色色的貿易戰!這是因為中國人骨子裡就喜歡開放和自由貿易。中國人玩自由貿易的時候,世界絕大多數地方還處於蠻荒之地,還沒有出現文明。

大家都說,世界上現行的自由貿易體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西方發達國家創立的,中國只是個後來者。但是不要忘記,2600年前春秋時期就開始有了完善的自由貿易體系,其開放和自由貿易的水平絕不輸於當下。

《管子·幼官》記載了齊桓公和管仲九合諸侯時所形成的一系列決議:

2一會諸侯,令曰:非玄帝之命,毋有一日之師役。

2再會諸侯,令曰:養孤老,食常疾,收孤寡。

2三會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賦百取二,關賦百取一,毋乏耕織之器。

2四會諸侯,令曰:修道路,偕度量,一稱數。藪澤以時禁發之。

2五會諸侯,令曰: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時。

2六會諸侯,令曰:以爾壤生物共玄官,請四輔,將以禮上帝。

2七會諸侯,令曰:官處四體而無禮者,流之焉莠命。

2八會諸侯,令曰:立四義而毋議者,尚之於玄官,聽於三公。

2九會諸侯,令曰:以爾封內之財物,國之所有為幣。

從以上決議可以清楚地看到,齊國盟諸侯的目的主要和開展自由貿易有關。第三次會盟下令說:各諸侯國田租只收取百分之五、市場收稅百分之二、關卡收稅百分之一,不要使人民缺乏耕織的生產工具;第四次會盟諸侯下令說:要修築道路、統一度量標準、統一稱重標準,林藪湖澤要按規定時間封禁開放。前者強調各國不但要統一關稅,而且關稅只有1%。後者強調的是要想富先修路,使貿易便利化;統一度量衡,使貿易標準化。其它幾條命令多與尊王攘夷,制止戰爭,創造穩定、和諧的貿易環境有關。

再看看《孟子·告子章句下》的記載:

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

2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2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

2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2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

2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

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以上記載的是齊桓公主持的葵丘之會,大約是第二次諸侯會盟的詳細內容。其中第五條命令強調是:各諸侯國不可以隨意修築堤防,不可以限制糧食貿易,類似於各國不能採取貿易保護政策。

九合諸侯所形成的自由貿易體系安排至少在管仲任齊相的40多年裡得到了各諸侯國的認可和貫徹執行,這和齊國以身示範有關。在《國語·齊語》中有記載:「通齊國之魚鹽於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

當時的齊國對市場和海關作用的理解和認識都是開放的、自由的。這一點在《管子·問》中有記載:「而市者天地之財具也,而萬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關者,諸侯之陬隧也,而外財之門戶也,萬人之道行也」。也就是說:「市場,是天下財物的聚集場所,而眾人能夠在市場上和諧相處並獲取利益,關鍵是修通道路」;「關卡,是諸侯國之間的通道,也是外國財貨流通的門戶、萬人通行的所在」。

所以《管子·問》中進一步明確:「明道以重告之,征於關者,勿征於市;征於市者,勿征於關。虛車勿索,徒負勿入,以來遠人」。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在通關道路上發布告示明確:在關卡徵稅了,就不在市場上重複徵稅;在市場上征過稅了,就不在出關時重複徵稅。空車經過不要繳稅,徒步販賣的不繳稅,以便吸引遠方的客源」。

齊國在自由貿易便利化方面還做了大量工作。據《管子·輕重乙》中記載,管子在回答桓公「皮干筋角竹箭羽毛齒革不足,為此有道乎?」的問題時說:「請以令為諸侯之商賈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養。」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講:「請下令為各諸侯國的商人建立招待客棧,規定擁有一輛牛馬車的商人,免費吃飯;有三輛車的商人,還外加供應牲口草料;有五輛車的商人,還給他們提供五個人的給養」。設身處地想一想,有這樣的商業環境,各國商人怎麼可能不趨之若鶩?

齊國為了解決來往客商的生理需求問題還做過一件事,那就是設置了7個女市(妓院),每個妓院100個妓女,共700人,據說後來快速發展到了2000多人。管仲也因此留下了色情業始祖的壞名聲。

齊國在管子死後雖然因為內亂而失去了霸主地位,但開放和自由貿易的思想依然盛行了很多年,使齊國在秦統一中國之前一直位列強國之林。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用吳曉波的話說:「管仲治齊40年,國富民強。都城臨淄成為世界上最繁華富足的城市,據計算其居民達30萬之多,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與其同時代的雅典城人口不到5萬」。

齊國稱霸總體而言屬於和平稱霸,期間除了共同抵禦外族入侵以外很少有戰爭。但是貿易戰還是發生了幾起,比如說齊國與魯國、梁國之間的綈布之戰、齊國與莒國、萊國的紫草之戰、齊國與楚國的鹿之戰等等,齊國都取得了最後勝利。

其實無論齊國稱霸時主張的開放和自由貿易,還是唐朝的絲綢之路、明朝的鄭和下西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在公平、自由、平等的競爭環境中實行貿易開放,都會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相反每一次閉關鎖國都會使國家出現倒退和衰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管子霸業管理智庫 的精彩文章:

TAG:管子霸業管理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