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大的關懷,莫過於幫助一個人好好死亡

最大的關懷,莫過於幫助一個人好好死亡

文/張倩

來源:第五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二等獎論文

自從人類誕生伊始,死的問題就相伴而生。每個生命都必須經歷臨終階段,這是一段特殊的人生歷程。醫學家認為死亡並非瞬息即逝的,而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是人體生理機能逐漸衰減以至完全停止的過程。佛教認為「生命結束時,生理上要經歷『四大分離』的苦楚,全身有如重物壓迫,意識暗昧,手足抽搐,忽冷忽熱,氣喘身顫,唾液乾涸,精疲力盡,容顏消失,眼不能視,耳不能聞,口不能言,猶如百千把劍割裂身體。」當人進入臨終階段面臨死亡時,面對的不僅僅是死亡問題本身,還要備受病痛的煎熬,其他矛盾的折磨。因此,終極關懷之心靈調適,在優化死亡方面,尤為重要。

01

「終極關懷」的提出

「終極關懷」最初是由德裔美國基督教哲學家和神學家保羅·蒂里希(Paul Tillich)提出的。蒂里希認為:「人最終關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義。『生,還是死』這個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是一個終極的、無條件的、整體的和無限的關切的問題。??人終極地關懷著那麼一種東西,它超越了一切初級的必然和偶然,決定著人終極的命運。」在他看來,「宗教指向人類精神生活中終極的、無限的、無條件的一面。宗教,就這個詞的最廣泛和最根本的意義而言,是指一種終極的關切。」由此可見,「終極關懷」指向的是生命的根本與人生的最高需求,以及「決定人的生存並賦予人的生存以意義的終極力量,所涉及的是人的存在及其意義的終極源泉。」

02

「心靈調適」的心理學依據

心理學大師榮格在《探索心靈奧秘的現代人》一文中說:

「在一位心理治療的醫生看來,……相信宗教的來生之說是最合乎心理衛生的。當我住在我知道兩個星期後就會倒塌的房子裡面時,我的一切重要的生理機能都會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而遭到破壞。可是,相反地,如果我自己覺得很安全,我便能很正常、很舒適地住在裡面。因此,從心理療法的觀點來講,人最好還是把死亡只看作是個過渡而已,只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它的範圍的持久性超出了我們的認識領域。」

03

心靈調適的價值訴求

佛教通過豐富的生死智慧為患者提供了挑戰死亡的高度的精神力量,併當死亡真正降臨時給予相應的關照,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臨終信徒的死亡恐懼和焦慮,甚至使其獲得解脫,從而有助於臨終患者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後一程。

1. 了解甚深的佛理,有助於人們樹立正確的死亡觀

信願法師在《生命的終極關懷》中,講過佛陀的一個故事——有一天,佛弟子馬蘭卡普特來到佛陀處,請教佛陀:「世尊,人是否有來生?」佛陀答曰:「馬蘭卡普特呀!如果有一個人已經背後中箭,他應該停下來思惟到底是誰射他?還是思惟箭是從哪裡射出?兩者都不是,他應該立刻尋求幫助,拔出那支箭,治癒箭傷。有一個比『有沒有來生?』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如何從人生苦海中得到解脫?』」佛陀的教示清楚表明,一個人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最重要的是尋求解脫之道。如果沒有得到解脫,知道有來生又有何用?與不知道有來生有何兩樣?況且解脫生死後就不再輪迴受苦,徹底解決前生今世、今生來世的問題。

生命的完整過程不僅包括生還包括死,死就如生一樣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終極關懷之心靈調適協助人們去認識死亡、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及優化的方式對待死亡,有助於人們樹立正確的死亡觀。

2. 正確運用心靈調適,為臨終患者超越死亡撐起精神空間

人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生死,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生死,以什麼樣的境界體驗生死,生死就會以什麼樣的面目呈現。臨終患者能否順利舒適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的意識觀念,例如「人為什麼要死」、「人死後什麼都失去了」、「人死後會怎樣」等問題是許多臨終病人疑惑或感到恐懼的問題。佛教通過凝視和關注生死問題,以高度的精神力量挑戰死亡甚至超越死亡,從而為臨終患者撐起一片精神藍天,達到安頓生命,潤澤心靈的目的。

04

心靈調適的路徑選擇

1. 增加認同感,同心同體會

《梵網經》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由經文得知,佛陀是鼓勵佛子照護病患的。經典記載,佛陀曾到一位老病比丘的處所探望,親自為其洗滌身體。又曾在祇園精舍探視一患病比丘,令其痊癒。

人在生病時,感情最脆弱,容易心生憂怖,驚惶失措,是最需要親友的關懷照顧的。因此,親友如能適時探護,為說妙法,安頓患者之身心,使其在病苦之中,得到慰藉,必能獲得病患的心理認同。

2. 傾聽心聲,協助其實現願望

臨終者常常會為一些未完成的事焦慮,對過去的所作所為不能釋懷。讓臨終者把他真正想說的話說出來,溫暖地鼓勵他儘可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坦誠、不退縮地披露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臨終者順利轉化心境,接受生命,好好地面對死亡。當有人靜靜地聆聽我們的心事,並表示關懷時,我們很容易就把他當成知交,這是人性的自然心理。所以,「傾聽」有時就是與臨終病人交談的最好方式。傾聽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安慰,也是與病人心心相契的最佳方法。

3. 提升尊嚴感,同討論共抉擇

了解及尊重臨終病人的權利,是關懷者應有的基本認知,當臨終者的病況逐漸惡化,他們的權利不應該隨之削弱。如果將他排除在治療過程或後事之外,等於剝奪了他作為人的尊嚴及權利,也直接將他孤立在落寞的一角。我們應該以尊重、慈悲的態度對待患者,給他以自己的方式,了解死亡的真相,面對死亡,讓他活得有意義,死得有尊嚴。

4. 適時教育,擴大其現實實踐

中國臨終關懷之父——天津醫科大學臨終關懷研究中心原主任崔以泰教授曾這樣評價:人們在死亡觀念上還有待改變,「優死」也需要進行教育,進行「正確對待死亡」的教育以提高人們對死亡的價值、規律和生命質量的認識,以建立合理的心理適應機制,這樣才能夠自然地接納死亡,坦然地面對死亡。臨終關懷是傳播正確死亡觀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而進行死亡教育也是實施臨終關懷的重要手段。

5. 優化環境,心力相結合

家是人們覺得最舒適的地方,最後盡量讓其回家。親友應提起正面的情緒和神聖的感覺,如愛、慈悲和恭敬,盡量放下攀援、慾望和執著,痛苦和悲傷將會破壞祥和的氣氛,使臨終者失去死亡時刻的平靜。保持自然,保持我們平常的樣子,單純而平等地跟他溝通,讓他感到我們真的關心和接受他。

05

結語

大乘佛學作為東方文化的一個巨大的思想寶庫,蘊藏著拯救人類的豐富思想資源,蘊藏著生命存在、終極關懷的深邃智慧。因此,深入挖掘大乘佛學的豐富思想資源,全面揭示大乘佛學的深邃智慧,對於現代人來說無疑是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的。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中」。在其現實性上,人總是感覺到存在的不自由。人幾乎全部的使命就是要恢復原有的「自由」。終極關懷之心靈調適,就是這實現自由的終極目標。

-END-

註:原文標題為《終極關懷之心靈調適》,內容略有刪改。

關於「大會論文獎」

智慧無關種族,慈悲不分國界。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為年輕學者、大學師生提供了一個「開放、包容、求真、利他」的平台,鼓勵他們在各領域不斷探索,培養內心的慈悲和智慧。參與者圍繞研討會的主題進行深入思考、撰寫文章。「大會論文獎」則旨在獎賞一切真知灼見和智慧結晶。我們期待文字背後的智慧星火能燈燈相傳,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對真理的探索、對心靈的認識中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的精彩文章:

此中無所遣,亦無少可立——佛教徒眼中的清凈觀

TAG: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