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何要多此一舉扯開對方的衣服?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何要多此一舉扯開對方的衣服?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中是這樣說的:且說縣官...念武松那廝是個有義的漢子,把這人們招狀改作: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倒。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一時殺死。次後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姦,前來強護,因而鬥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致斗殺身死。

武松是個頂天立地、快意恩仇的英雄,他喜歡做事乾脆利落,為下一步的開胸挖心提供便利條件。武松是個武林高手,也是個大英雄,做事拖泥帶水不是他的性格,也有損他「打虎英雄」的名頭。設想不破衣服,一定有視線障礙,也容易造成血肉模糊的一團亂麻。把所有衣服扯碎撥開,才能看準部位,下刀子狠、准、穩、快,一下子就開胸剜挖出潘金蓮的心肝,以備用來祭奠兄長。

潘金蓮的死只得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便是「慘不忍睹」!而潘金蓮的出身,那也是極其卑微,受盡屈辱,後來更是被主家強迫嫁給武大郎,註定了悲劇的一身。潘金蓮雖說是毒害了武大郎,但有何嘗不是被當時的世道所逼!看水滸,我們能發現男兒好漢被逼還可以上梁山,瀟瀟洒灑做一個「快活」的草寇,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而女子呢?不但身世坎坷,受盡磨難,最後還得背負罵名,落得個慘死,不得善終!像其中的閻婆惜,扈三娘,潘巧雲,林娘子,哪一個不是命運坎坷,又有哪一個得以善終?而這其中,尤以潘金蓮最是悲劇女性的代表,對潘金蓮死前慘劇的細緻描寫,將女性之悲體現的淋漓盡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美人兒 的精彩文章:

TAG:思美人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