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水彩在一起,和陽光在一起

和水彩在一起,和陽光在一起

在英國,使用水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泥金裝飾手抄本,以及伊麗莎白時代的袖珍肖像、製圖學與植物插畫。正是氣候多變的英國風景,最終被證明是如此適合用水彩入畫。

《切爾西的白屋》,吉爾丁

從這幅由吉爾丁創作的《切爾西的白房子》開始說起。這幅畫的主題是泰晤士河、白屋以及它在水面當中的泛光。畫面用色非常大膽,同時也非常的簡單,無論是白屋還是泛光,都通過簡單的留白形式呈現出來。在暮色中,天空中呈現出夕陽西下的景色,呈現出了在暮色當中的一種微妙的情感。其實吉爾丁所描繪的景象只不過是當時新倫敦的一個普通郊區,低低的河岸、風車、兩座塔,還有一些樹團的陰影。

《Isaac Oliver肖像》,1600年

《Jacques Le Moyne de Morgues》,1585年

在16世紀時,水彩畫主要是用來畫植物以及人物肖像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這幅肖像畫其實是畫在牛皮上面的,在當時這種小牛皮紙是一種比較昂貴的材料。其實,在紙上創作風景畫是當時英國的藝術家比較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在中國,風景畫一般都是畫在紙上或是畫在絲綢上的。

《A Coastal Landscape with Trees and Ships》,安東尼·凡·戴克,1635-1641年

從17世紀開始,英國的藝術家逐漸開始用水彩畫來繪畫風景。但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些畫英國風景——無論是用水彩畫還是用油畫——表現最好的往往是那些來自於英國以外的畫家。如安東尼·凡·戴克,他是來自佛蘭德的一位畫家,受到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邀請,成為他的宮廷畫師;而希勃瑞茲,他也是一位來自於佛蘭德的畫家,非常擅長畫郊區的農村景色。他的視角一般都比較高,用鳥瞰的角度來作畫。

《Fort Augustus,Scotland》,托馬斯·桑德比,1746年

18世紀中期,來自於英國本土的水彩畫家逐漸崛起,當時最有名的兩位畫家是一對兄弟——托馬斯和保羅·桑德比兄弟。

1745年,蘇格蘭高地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叛亂。在平息叛亂之後,當時政府組織了一次蘇格蘭高地的軍事考察,兄弟兩人作為軍隊當中的旅行畫師被招募進來。兩兄弟在蘇格蘭高地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水彩。在托馬斯·桑德比所畫的這個奧古斯托堡軍事防禦地的全景圖中可以看到,寬闊的畫面當中展現了非常豐富的信息:他先是用鉛筆打稿,然後再用單色畫描繪了整幅畫作,只有在這個畫面的最後畫家才在某些局部的區域添加了一些顏色。

《The Iron Forge at Barmouth》,保羅·桑德比,1766年

1770年代,英國的藝術家們逐漸開始遊歷英國,以水彩畫的形式記錄下他們所看到的風景。在1771年,當時有很多的風景畫家受到貴族的邀請和贊助,陪同他們一起去遊歷英國。在攝像技術發明前,這些英國的繪畫家受雇而為貴族繪製這些記錄是一種非常常見、非常流行的做法。

《Pin-Tze-Muen,one of the western gates of Beijing》,威廉·亞歷山大,1799年

1772年到1774年,麥卡特尼勛爵帶領一個使團來到中國考察。麥卡特尼勛爵是第一個來自於英國來到中國的外交使團,而威廉·亞歷山大則是這個社團當中首屈一指的畫師。威廉·亞歷山大用畫筆記錄下在中國所看到的風景、特有的工藝品和武器。其實這個使團員原本的使命是要達成一些貿易方面的協定,但是最後卻發現,使團在文化和地理方面達到了更高的成就。

《A Blot-Landscape Composition》,亞歷山大·科曾斯,1770-1780年

《ink-blot landscape》,亞歷山大·科曾斯,1785年

在同時期,除了威廉·亞歷山大,另一位非常有名且十分重要的英國水彩畫家是亞歷山大·科曾斯,即老科曾斯。他很少使用多種顏色,一般都是單色畫或是水墨畫。 因此很多人會將老科曾斯的畫作和中國的風景水墨畫相比較,因為他們有著類似的書法般的技法。

《A view of the Temple of Concord》,弗朗西斯·湯恩,1781年

在1782到1783年時,老科曾斯的兒子,小科曾斯受到了貴族威廉的邀請,陪同他一起去義大利。而有些藝術家比較幸運,他們有足夠的資金自費去義大利,弗朗西斯·湯恩便是個例子。他當時就是在1780年到1781年間自掏腰包在羅馬待了幾個月,在旅途中,他便用水彩的形式記錄下了許多沿途的風景,運用了關於陰影的強烈表達來展現義大利強烈的陽光。他希望可以在回到家之後將這些畫賣出去。

《The source of the Arveyron》,弗朗西斯·湯恩,1781年

1781年的時候,當時弗朗西斯·湯恩回到英國,在途中發現了阿維永河源頭的風景,便畫了《The source of the Arveyron》。這幅畫並不大,中間有一道摺痕,由此可以想像這幅畫是畫家橫向畫出的,湯恩用非常純熟的技法來展現出了阿爾卑斯山麓的雄偉壯觀。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湯恩的畫作中所運用的是一種非常任性的技法,幾乎看不到山的透視,山的山景在後景當中沒有退縮感。這樣的構圖基本上呈現出了一種抽象的構圖方式,也是更加貼近於今天人們所使用的現代技法。

《城市全景圖》,吉爾丁,1803年

1802年,吉爾丁不幸英年早逝。在他逝世之前最大的工作是描繪大型的城市全景圖。在當時這些設計圖是用油畫的方式描繪的,圖的全長達到33米,高達5.5米,是非常高大的城市全景設計圖。像這樣的全景圖今天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有一些用水彩描繪的城市全景圖設計很幸運地保存下來。

《格朗維爾》,透納,1827-1828年

在吉爾丁之後,引領整個英國水彩風景畫藝術的人便是透納了。透納在當時是一個絕無僅有,也是最負盛名的英國水彩畫大師。他所畫水彩的質量和數量,以及對於氣氛描繪的成就無人能出其右。 他的技法最成熟、也最為人稱道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水彩畫非常高的精度和完成度;另一方面則是他對於氛圍和情緒的把控。同時,透納還採用了一種濕畫的技法,一開始就會將整個畫紙浸在水中使其濕潤,最後再將層層的色彩施與已經濕了的畫布之上。所以說透納所有圖像的邊界都非常的模糊,是一個非常籠統的邊界。

《Sketch of a tree and a hull of a boat at morning》,彼得·德·溫特

彼得·德·溫特以及大衛·考克斯同樣是來自於水彩畫學會的非常有名的藝術家。對於樹榦的描繪中,大衛·考克斯加入了滲透的畫法描繪,將黑色的墨滲入到另一個顏色中,由此形成更加獨特的效果。這樣的技法我們稱之為是水彩當中的印象派,這也和後續出現在法國的油畫印象派遙相呼應。有意思的是在這種印象風格的畫作中,大衛·考克斯會將很多現代的元素和現代的景物納入到自己的風景畫當中。

《Primroses and birds Nest》,威廉·亨特,1830年

1830到1840年間,因為水彩畫變得越來越流行,但是像一些傳統的水彩畫藝術家,如透納、約翰·康斯太勃爾等人並沒有加入水彩畫學會,因為他們不完全只畫水彩。但是水彩畫協會裡的會員是只畫水彩畫的畫師。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水彩畫在繪畫界以及藝術界的口碑逐漸下降,在藝術界當中也被邊緣化了。

《白馬谷》,艾瑞克·勒維利厄斯,1939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概藝 的精彩文章:

視藝事有若性命,張大千的集古得新
瘋狂與藝術之間隔著一個「奇妙大腦」

TAG:概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