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善不積,無以成聖;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小善不積,無以成聖;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主播:悠悠果

釋迦牟尼《法句經》中有言:「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不要輕視小小的善行,就像水滴的積聚可以成為大江大河,小的善行積多了,自然會有福報;也不要輕視小小的惡行,小惡積聚起來,最終會成為大奸大惡,會毀滅自己。

01 始也簡,畢也巨

莊子在《人間世》有一段精彩的話。

用智巧角力的人,開始時手段光明,最後常常使用陰謀,到了極點就詭計百出;按禮節喝酒的人,開始時中規中矩,最後常常言行失常,到了極點就放縱享樂。凡事都是如此,「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事情開始很簡單,將要結束時變得非常龐大。

《易?坤》卦曰:「初六,履霜堅冰至。」 腳踏在初秋的輕霜上,預示著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來了。

孔子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積善的家庭,常有多餘的喜慶;積惡的家庭,常有多餘的災殃。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臣殺害君王,子侄殺害叔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漸變而來的。這個道理不可不早早明白。

古聖先賢苦口婆心勸導世人,不要因為善事小而不肯做,不要因為惡事小而不以為意。從小事著手,從點滴做起,斷惡修善,人生就會有福報。

02 積善,方能致福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是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的一本勸善書。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的經歷和畢生學問及修養,告訴世人做人處事的道理。

了凡先生在書中說,他十五歲的時候遇見一位孔姓老道人,孔老道有算命的奇術,對他的一生進行了推算。了凡先生開始不信,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人生經歷與孔老道所算的一點都沒有差錯。於是,百無聊賴,無所關心。

後來他在南京棲霞寺見到了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對他說:「命由己立,福自己求。」跳不脫命運所縛的是凡夫,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才是豪傑。

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雲谷禪師說:「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這是自己為自己積福,怎麼會得不到享受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了凡先生恍然大悟,開始悔過遷善。他發誓要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

雲谷禪師向他出示了一個功過格,教他將所行之事,每日登記,善則記數,有過則相抵。

孔老道算定了凡先生中不了進士,命中無子,壽只五十三。但十一年之後,三千善事圓滿完成,次年就生了一個兒子。他又發願行善事一萬條,三年之後,就高中進士。了凡先生一生行善事無數,最後壽終正寢,享年七十四。

現代社會的人非常的著急,總想做一件好事就有回報,做一件小事就有大的回報,太急功近利。只有長期不懈的做好事,不做壞事,才會感動天人,獲得福報。

03 積惡,必招禍!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死刑犯臨上刑場之前,法官問他還有什麼要求?死刑犯說,沒別的要求,只想最後見母親一面。

法官答應了他的要求。母親到來了,死刑犯向自己的母親提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要求。他說:「娘啊,我就要死了,我從小到大,不管提什麼要求,你都會答應,在我臨死之前,我只想吃一口您的奶。」

聽到兒子的要求,母親急忙解開了自己的上衣,死刑犯低下頭,朝著母親的乳頭狠狠的咬去,又用力一拽,把母親的乳頭生生的咬了下來,吐在地上!

法官大怒,斥責他為什麼這麼做?

死刑犯含著眼淚說,他幼年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與他相依為命,非常溺愛他,對他總是百依百順。小時候不懂事,偷了別人的東西,母親不但不責罵他,還誇獎他說,「真是好孩子,我們家不用花錢買了。」和別的孩子打架,母親也不批評,佔了便宜,就誇他能幹,甚至以「美食」犒勞。如果吃了虧,就帶上他找到別人家不依不饒…這使他從小養成了偷雞摸狗,打架鬥毆的惡習,而且形成了一個心理,我都是對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從小偷小摸發展到盜竊巨額財物,從打架鬥毆發展到替人當打手,收取好處,終於有一天失手犯下重罪,被判以極刑。在鬼門關前,他痛哭流泣,他才明白了當年是母親的縱容使他走上了毀滅之途,他在臨死之前咬母親一口,以發泄心中的憤恨!

這個故事與袁了凡先生的故事相反。了凡先生不計小善,汲汲以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福及子孫,名垂後世。而這位年輕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以為小惡不足為意,甚至作惡體現了自己的本事,自己的厲害。自作孽不可活,教訓深刻!

東漢末年的梟雄、開創蜀漢政府的劉備,在臨死之前留下遺言告誡他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言猶在耳,能不謹慎乎?

作者簡介:趙大山,京博國學外聘作者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轉載請註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能吃多少苦,就有多少福
董卿3次跪地採訪,卻說是因為穿著裙子不好蹲。你們出門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