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陸當敵人,台灣沒出路 國民黨智庫對蔡英文上台兩周年兩岸政策總體檢
台海網5月22日訊(海峽導報駐台記者 陳成沛 文/圖)「台灣若持續把大陸當成敵人,便無法善用大陸的資源。蔡英文過去2年,在兩岸關係上不務實地自欺欺人,未來2年若繼續如此,那台灣的出路會更窄、民眾的生活會更苦!」5月21日,談及蔡英文當局「執政」滿2年在兩岸政策上的表現,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義憤填膺。他同時列舉一系列的兩岸貿易數據為佐證,直斥蔡當局對陸資來台堅壁清野的排斥做法,是對大格局的錯誤認知和判斷。
「新南向」:政治操弄,弄不出政績
國民黨智庫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昨日上午召開了「兩岸政策總體檢:蔡英文上台兩年,兩岸關係倒退10年」座談會,龐建國在會上作上述發言。在他看來,兩岸關係對台灣的重要性可以簡單地表述為:少了大陸的善意,台灣寸步難行。這種情形在經貿領域尤其突出,如果蔡英文當局不肯務實地面對這種處境,採取適當的作為,台灣不會有出路。
他進一步指出,「蔡英文曾經說:『台灣不要從中國(大陸)走向世界,而要從世界走進中國(大陸)』。這是她反對兩岸擴大經貿往來,拚命推動『新南向』政策主要的原因。可是這兩年來,『新南向』喊得那麼響,有做出什麼具體政績嗎?稍微懂得產業發展和對外貿易的人都明白,這是政治操弄,不是市場規律,而市場規律是不會因為政治操弄而轉彎的。」
兩岸經貿:關係更緊密,是市場規律
龐建國表示,台灣是淺碟型經濟體,規模小,市場縱深不足,沒辦法支撐完全的產業鏈,或形成完整的生態系,大多數的產業發展都需要連結境外,才能有機會在世界上競爭,但蔡當局排斥中國大陸的路線,已讓台灣經濟發展面臨困局。
兩岸之間由於地理距離鄰近,運輸成本低;語言文化相通,交易成本低;再加上大陸的市場規模龐大,成長動能強勁,互補優勢明顯,所以,兩岸經貿關係緊密是市場規律的要求。
龐建國舉例指出,台灣40%的出口是輸往大陸,77%的上市公司在大陸有投資。另外,對大陸的出口也是台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動力。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比原先預估的數字略高,今年第一季台灣的成長率比去年平均更好,原因就是由對大陸出口增加所帶動。
蔡當局態度:自欺欺人,好政策都不要
當天座談會上,與會者直批蔡當局自欺欺人的兩岸政策,並對未來持保守態度。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朱新民表示,蔡英文不承認兩岸關係「現狀」已遭破壞,不是自我感覺良好,就是在自欺欺人。
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張孟涌也認為,蔡當局執政兩周年可以說是全面失守。在各項民調中,不滿意度都超過6成,其中又以兩岸關係最不滿,很遺憾民進黨當局面對「九二共識」、ECFA、服貿與貨貿等與大陸相關的政策,唯一的態度是「都不要」,任由兩岸關係倒退、衝突。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則指出,蔡英文上任兩周年「沒有政績,只有談話」,她在「520網路直播」以「僵住」等詞語形容兩岸關係,可看出內容完全換湯不換藥,這也代表蔡的兩岸政策在實質上已經定調,未來兩岸關係恐只會壞、不會好。


※若連任後會否選2020 柯文哲:應該是不會
※多台「斷交」 孫大千:民進黨應勇敢承擔「台獨」後果
TAG:台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