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中村改造挖出200年前清代寶貝 村民冒雨圍觀掘寶

城中村改造挖出200年前清代寶貝 村民冒雨圍觀掘寶

2018年5月21日下午,村民冒雨在山東濱州一施工現場觀看挖掘「寶貝」。當日清晨,某工地挖出「寶貝」的消息就開始在當地人朋友圈傳遞,雖然下著雨,但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為滿足好奇心,還是冒雨蜂擁到現場,親自看一看挖掘出的「寶貝」。

現場雖有文物部門設置的警戒線和警示牌,但仍阻擋不了渴望看熱鬧的村民,一天中間多次降雨,村民寧肯淋雨也要在現場見證挖掘進度。

根據施工現場初步挖掘出來的「寶貝」外觀分析,應為一處古代的「貞節牌坊」,至於牌坊因何而立,又為何埋在了地下,至今仍無人知曉。

據了解,發現文物遺址的地方原為當地黃河大壩壩根,高達四五米的石頭牌坊深埋地下,可能與黃河歷史上多次發大水或者修建堤壩有關。

這處寬約4米、高約6米的石頭材質牌坊,上部橫樑兩側清晰的刻有「大清嘉慶十二年旌表節孝侯廷對妻趙氏坊」字樣。文物專家據此分析,牌坊應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807年),距今201年。

這座節孝貞節牌坊為石頭結構,仿木建築,四柱三開間,根據當地80多歲老人的回憶還有「歇山三重檐」,中間為行車的大門洞,兩側為行人的小門洞。

牌坊前後分別有3尊石刻獅子,其中多數保存完好,一尊在挖掘過程中受損。獅子雕刻的栩栩如生,非常精緻,彰顯了當時的建造工藝水準。

挖掘現場周邊還有明顯的夯土層和規則排列的古代青磚,位於地面以下五六米深的青磚到底有何用意,仍需進一步考古鑒定。

施工人員介紹,其實這處「寶貝」早在去年就露出了痕迹,文物部門禁止施工,直到5月20號工地才重新動工,經過一天的緊張挖掘,整個牌坊基本完整呈現出來。

不過讓人略微感到遺憾的是,這塊石頭貞節牌坊在挖掘時受到了損傷,其中橫樑處有明顯的新斷裂痕迹。關於牌坊的來歷,當地有村民表示,這是清代衙門專門為表彰侯姓人家祖上的貞節女子興建的,據牌坊題刻分析,應該是官府為表彰「侯廷對」的妻子「趙氏」節烈品格所建。

現場有老人回憶說,早些年這裡為鹽店街,因為背靠黃河道旭渡口,街市十分繁華。至於牌坊是哪一年被埋於黃土之下,有專家分析認為是在清代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奪佔大清河河道之後,在此築堤所致。

也有觀點對埋沒的年代提出不同見解,從老人們回憶說小時曾經在牌坊帽檐處玩泥巴分析,完全埋沒的年代也許最晚為1948年前後。關於牌坊的更多歷史和故事,仍需文物專家進一步考證。攝影|聞舞【原創作品,禁止轉載侵權必究。如果喜歡右上角關注,您的每一次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都是對原創內容的創作肯定,感謝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更多有溫度有情懷的精彩視覺故事為您持續呈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攝影 的精彩文章:

媲美「天涯海角」的奇石「天盡頭」,數次改名只為去除魔咒
村民抽蒜薹日賺300元,一天干14小時午飯地頭啃饅頭

TAG:新聞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