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D8×它也需要被認可

D8×它也需要被認可

平凡之路

朴樹

00:00/00:00

從小在認知里,對於『自信,自卑,自負』這三個詞眼兄弟,我們總是覺得『自信』是個乖巧懂事讓人信任的好孩子,而『自卑,自負』則是一對不招人待見的難兄難弟。

假如『自卑,自信』是潛藏在我們體內的兩個小孩,我們費儘力氣努力讓自己擁抱自信,留給自卑的只是落寞而排斥的背影

其實這個叫做『自卑』的孩子也需要我們轉身給它一個溫暖的擁抱。

來,伸手一起抱抱它。

記憶里,『自信』是由內到外散發的一種感覺,也曾是一束帶刺的玫瑰

一年前在學校東門的偶然聊天,這兩個字眼才猶如一枚神針穿過我心頭。

不記得那天為何聊,聊了些什麼。全程只記得同伴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你覺得你是自信的嗎?』當時我愣了愣,認真的說『我想我不是』。

至此,我看到了自己彷彿地平線以下的自我認同感。看到了更深的自己。

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里講到:

每一個人的存在,其實都有三個自己,即『願望中的自己』『現實里的自己』和『感覺中的自己』。

當一個人『現實=願望=感覺』時,這表明這個人在現實當中的表現和意識,潛意識都是重合的,但在心理學上,擁有這種『最佳狀態』的人少之又少。

更多的人是『願望中的自己』不等於『真實的自己』也不等於『感覺中的自己』,自我的分離也就這樣開始了。

室友常評價我是一個『感覺動物』,很多事情都是憑藉著自己的感覺來做。

但『感覺』真的可靠嗎?我想應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們的『感覺』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的,甚至誤導的

對自我的認知也是如此,當對『願望中的自己』認知過高,『現實中的自己』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狀態時,在感覺上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就產生了落差,不認同。事實上,你就是你。『現實中的自己』是客觀存在的,不依附於願望當中的自我,也不受困於感覺中的自我。

一年前的聊天,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自信,卻忘記了我就是我,此刻真實而存在。

那後來的半年裡,我徘徊在『偽自信』之中,以為『自卑』是因為自己缺『東西』,想不斷地把自己『填滿』,看上去做了很多事情,但彷彿依然停在原地。

為了變得『自信起來』,我會每天早中晚對著鏡子大聲的朗讀羊皮卷,堅持寫感恩日記,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這些微習慣的確讓我收穫了一二,但卻真正沒有喚醒體內彷彿沉睡著的自信小孩。

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只依靠意志力掙扎支撐,不妨回頭看看,它是否還懷有最初的意義。

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在一味追求擁抱自信的同時,也在逃避自卑怯弱的自己。

漸漸的,不去刻意要求自己要這樣要那樣,反而在坦然中多了一絲底氣。

越來越想在心底深深地抱一抱自己,這個自己有很多負面思緒,很多刻意為之,但那就是我呀。

轉念想一想,自信就一定十全十美,自卑就是一文不值嗎?

不一定,這好壞之間也不過是社會灌輸給我們的觀點。

自卑不是缺點,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感受,只要我們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或事,它就不負面。在該自卑的時候自卑才是不扭曲的。

自卑不一定是錯,它也需要被認可,接納,甚至喜歡。

古人的智慧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們要做的是接納好好壞壞的自己,從心底抱一抱它。

【圖片---昨日午間『首山上,小城中』】

5 2 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破繭成我 的精彩文章:

TAG:破繭成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