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己的猴子,要自己養

自己的猴子,要自己養

高效的組織一定是遵循「責權利心法「原則的。在什麼崗位,有什麼職責,承擔多少責任,履行多少義務,各自按邊界做到最好,就會極大提高組織效率。以前在桂林分行工作的時候,行領導提出一個口號: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得最好。這是很貼切的、務實的口號。感覺起來,總比那些追求卓越、爭優創先要務實一點。

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得最好,首先明確了職責邊界,是你崗位的事,就該你承擔;其次,不僅積極主動承擔份內的職責,還不斷努力探索,提升技能,做到最好。把自己的工作做了,不推諉、不扯皮,更進一步,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盡最大努力,做到自己最優,崗位績效也就發揮最大勢能。每個人都這麼做,組織績效也會達到最優。

但很多人有逃避責任的心理。這就是」猴子理論「所揭示的現象。

1

安肯三世提出的猴子理論,把責任,或者下一步動作,比喻成猴子。一件事,本來是下屬的責任,但因為每個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天性,遇到困難時,喜歡依賴老闆。自己不肯思考,就去找老闆徵詢意見,像」你覺得怎麼處理好?「、」你覺得該怎麼做「,其實這就是把自己的責任——那隻猴子,抱到老闆或者上級面前,然後問老闆,你幫我照看一下猴子吧。

自己就鬆懈下來了,不再思考怎麼完成這件事,而是耐心等待老闆的幫助。如果老闆有空,指點一下,可能就解決了。但如果老闆沒空,下屬就會想,我已經跟老闆請示彙報了,他還沒答覆,這件事就先擱著吧。於是,這隻猴子(責任),此時,反而變成老闆的了。如果老闆去責問下屬,上次那件事處理的怎麼樣了?下屬就會說,上次我請示你,我還在等你的答覆再處理呢。事情就這樣被拖延了。

這種事很多。我們抱怨部門牆,就是想把自己的猴子,丟給別的部門照看。現在說的」四風「治理,層層上報,層層不表態,這也是自己的「猴子」不照看。猴子理論,就是讓責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要讓別人的猴子爬滿你全身,結果自己焦頭爛額,事情沒做好,而且,下屬養成依賴的習慣,久而久之,越來越懶惰,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難在職業發展上快速成長。

2

以前,我每寫一篇網訊,哪怕是日常工作部署推動,都要給領導看過修改以後,才敢發送。因為我怕出錯,我依賴領導的修改。內心裡的想法是,只要領導改了,出了什麼問題,那是領導的責任。就像工作中碰到的,擬寫公文,提交領導複核,如果出現什麼錯漏,就會想,領導審核都沒發現,怎麼能怪我。

遇到有些領導,可能會幫你改網訊。但反而越是這樣的領導,你很有可能在寫網訊這件事上,很難有所成長、突破。也就是說,很長時間過去了,也許你寫網訊的水平,並沒有什麼長進。寫出來的東西,依然需要修改。因為你一直在依賴別人的修改,來提升自己網訊的表達水平。自己沒有努力構思、自然不能從中體會寫出一篇好網訊的方法,永遠也搞不懂,應該從哪裡著眼、立意、構建邏輯,選擇措辭,才會是一篇好的網訊。

自己的猴子,必須自己養,才會懂得它的脾性。如果每個下屬都這樣,把寫網訊這種小事拋給上級去把關、修改、潤色,那他很有可能就沒能精力去思考更高層面的決策部署。工作也會陷入混亂。所以,事無巨細的幫助下屬,會加重下屬的依賴性,而無法培養一個優秀的、獨擋一面的員工。

以前,師傅跟我說,做一件事,要自己想好方案後,再跟領導彙報,自己沒考慮清楚,就去請示彙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師傅這樣要求,也是幫自己做到獨立思考,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拿出方案和解決辦法,這不是上級的事,是你應該事先做的工作。而上級,更多的是思考用什麼方法和方案,才能取得更多的績效產出。權衡是上級的職責,而出方案和措施是你的職責。各自的猴子,各自要養好。方向錯了,是領導的責任,而方法不到位、措施有缺漏,是你應負的責任。

喜歡自己養猴子的人,肯定成長的要快。因為他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有主動做事的積極性,有對結果進行判斷的敏銳性,久而久之,就能歷練出處事智慧和決策能力。

3

有一次,我陪同某二級分行行長去總行彙報工作。其中一事是,就某一客戶存款定價的事,想爭取總行給予定價政策,以便挖轉他行存款。經與相關部門溝通彙報後,遇到幾重困難。

一是總行沒有授權二級分行存款利率定價政策的先例;二是目前沒有合適產品可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總行相關部門建議,一是等待總行研發產品,二是按彙報路徑,由上層領導向總行行領導彙報,爭取政策。

等,可能來不及。驚動行領導,又怕這種小事,給領導添麻煩。於是,我們去請教某部門的一位老總,請求老總給予支招,我們該怎麼辦?

老總一番話,讓我記憶猶新。

老總問我們的二級行行長,對這件事,你作為二級行一把手,一個經營者,你怎麼想?如果你經過仔細的測算,做成這件事,肯定能為分行、為集團賺錢,帶來好處,那就應該立即請示彙報,不用害怕總行領導。因為你是在為他賺錢。老闆肯定同意。

但如果,你自己還沒考慮清楚,用這樣的利率代價,換來的發展效益,是否划算,都沒有清晰的思路,那就只能等。作為經營者,沒有考慮清楚的事,最好不要彙報。要彙報,必須要有清楚的思路和理由去說服領導。相信總行領導是明智的決策者,有錢賺,有好處的事,幹嘛不同意做呢?關鍵是,你有充分的理由,讓領導相信,在這一點小事上,你是有發言權的。而且,要讓領導覺得你的發言,是言之有物,是有可信度的,是行之有效的。

總行領導不會幫你養猴子。只有當你考慮成熟,領導會說,這樣做可行,大膽去干。這樣做還需完善,調整策略,怎麼突進。

我記得行長的一句話,大意是,你們不要怕來彙報,怕來爭取支持,只要你們想做某件事,彙報的理由是充足的,有理有據,讓我相信你們是對的,那我就會支持你。

這就需要我們事前考慮周到,為什麼要做?怎麼做?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想清楚了方案,才把下一步怎麼做這隻」猴子「交給領導去抱著。

4

作為領導,不要讓下屬的猴子爬滿你全身,要讓下屬在獨立思考、學會擔當中賦能,這樣才能讓下屬快速成長。

作為下屬,我們不要畏懼困難,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努力去做、去嘗試。自己的猴子,要自己養。做某件事,出現錯誤不要緊,關鍵是自己在裡面,付出了思考和汗水,成長才是自己的,收穫也才會變成自己的。

一定要自己邁出腳步,不依賴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再小的心情也是波瀾 的精彩文章:

TAG:再小的心情也是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