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一隻蝸牛的記憶被移植到了另一隻蝸牛上

當一隻蝸牛的記憶被移植到了另一隻蝸牛上

這可不是一篇童話故事,也不是講蝸牛記憶力的文章。

今天看到一則可愛的新聞:科學家把一隻海蝸牛的記憶轉移到了另一隻海蝸牛上。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物學家組成的一個團隊(一幫怪人)把一隻海蝸牛的RNA移植到了另一隻上。

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者用電擊反覆培養一隻海蝸牛的記憶反應。(就像讓小白鼠走迷宮一樣)

這給海蝸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就像我們人類經歷了戰爭或地震後的創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海蝸牛對電擊產生了「害怕」,只要有東西觸碰到它們的皮膚,它就會馬上收縮虹吸管和鰓,並維持近1分鐘。

(科學家真變態×1)

當訓練好了這樣一群海蝸牛後,研究者從它們的神經系統中提取了RNA,然後注射到另一群「健康歡樂」的海蝸牛中。

(科學家真變態×2)

RNA作為細胞內的信使,攜帶著來自同源DNA的蛋白質製造指令。

24小時後,研究者測試發現:被注射了RNA後,健康的蝸牛也擁有了那些「害怕蝸牛」的反應能力。當有東西碰到它們,它們會快速收縮虹吸管並維持較長時間。

(科學家真變態×3)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可能是對記憶研究的一個突破

記憶可能被存儲在神經元的細胞核中,而RNA合成於細胞核,所以記憶的存儲過程可能包含這些由RNA調節的作用。

簡單而言,RNA可能是移植記憶的關鍵,因為RNA攜帶的信息和記憶形成有關。

如果以後再移植個什麼記憶,可能就是RNA的功勞。

不過,實驗為什麼要選擇用海蝸牛?

小白鼠走迷宮都被你們拋棄了嗎?

研究者表示,實驗能成功就是靠這些有些噁心的朋友。

人類或小白鼠的大腦比較複雜,神經系統很多,但海蝸牛就不一樣,它神經系統比較簡單,方便研究和實驗。

然而從進化學的角度而言,海蝸牛身上適用的,可能也適用於比它高等的動物及人類。

科學家研究的方式是,先從簡單開始發現規律,然後再在更複雜的情況中驗證,直到發現適用於人類的規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這個海蝸牛記憶轉移成功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

它意味著未來記憶移植是有可能的。可被移植的個體是同時擁有兩個人的記憶,還是會混淆兩個人的記憶呢?

(對不起,我記性不好,都忘了。)

它對未來治療記憶障礙可能有幫助。比如痴呆症、記憶力下降、創傷後遺症、老年痴獃等等。

(不好的過去,還是讓我忘了吧。)

它可以有助於我們腦科學的發展,人記憶的產生和存儲,以及如何遺忘。

傳統學術界認為記憶存在於神經元突觸中,而現在這個學說可能並不是真的了。

尾:一隻蝸牛回想起,自己被電擊的那段時光,但是那不是它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網上藥店 的精彩文章:

中年人缺兩顆牙患冠心病機率高25%,預防冠心病你應該知道這些!
大蒜、綠茶能抗癌?不,真正抗癌的是這個!

TAG:健客網上藥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