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首先,請依次說出這四種玉器的名稱!

分不清?那你可能需要這份進階版識別指南:教你分清玉器里那些形似的雙胞胎、多胞胎們。

PS:本文的比較玉器偏重於漢代以前的器物

01玉璧VS玉環VS玉瑗VS玉玦

《周禮》載:「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在古人的世界觀里:天圓地方,所以用來禮天的玉璧基本都是外圓內圓的形狀。

不過圓玉family中不光有玉璧,還有玉環、玉瑗和玉玦。從外形來看,這些都是中間有穿孔的圓形玉器,那究竟該怎麼區分?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一句話:前三者看孔徑,後一個看造型

想來古人對如何分辨也是很頭疼,所以《爾雅?釋器》中專門記載了玉璧、玉瑗和玉環的區分方法:「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邊為孔徑的兩倍是璧,孔徑為邊的兩邊是瑗,邊與孔徑相等是環。

雖然從出土實物來看,圓玉的孔徑製作並沒有文獻記載的那樣規整,不過從孔徑與邊的比例,我們依然可以大致分辨出玉璧、玉瑗和玉環。

若三者放在一起,那就更好比較了。孔徑:玉璧<玉環<玉瑗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谷紋玉璧 戰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環 戰國早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扭絲紋瑗 戰國 清宮舊藏

玉玦的辨別方法更是簡單,雖然同為圓玉,但是玦有缺口,從造型上便可一眼認出。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龍形玉玦 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PS:以上區分方法主要適用於圓形孔狀玉器,對於特殊造型的璧、瑗、玦,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啦。

02玉璜VS玉珩

在玉器分類辨別中,玉璜和玉珩的出錯率相當高,倒不是因為難度大,而是它們實在是太像了。

常見的玉璜造型主要為半璧形或長弧形,或素麵或雕刻精緻紋飾。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龍紋玉璜 西周 故宮博物院藏

而玉珩通常作弧形片狀,鏤空、浮雕等手法普遍應用,璧沿多有出廓雕飾。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雙龍首珩 戰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或許內行能夠很快辨別,但是對於門外漢來說,單從外形上看,難度高達5顆星。

令人頭疼的是,玉璜和玉珩的用途也基本一樣,它們都是玉組佩上的重要配件。所以想從出土位置和功用上來輔助答題,基本Pass。

雖然有諸多干擾因素存在,但是玉璜和玉珩的辨別其實也非常簡單:看開孔

一般情況下,玉璜兩端開孔,頂上不開;玉珩兩端開孔,頂上加一孔。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龍紋璜 春秋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珩 春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這樣的開孔方式也與它們不同的穿戴方法有關。

玉璜通常兩端翹起,凹面向上、凸面朝下;

玉珩形似磬,顯然凸面朝上,凹面向下。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人紋璜 西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珩 戰國 淄博市博物館藏

而且作為佩飾,玉璜出現的年代比玉珩早得多,所以以年代、紋飾加以輔助猜測才是正確答案。

PS:孫機先生認為,先秦時期玉璜和玉珩的區分並不嚴格。目前也缺少十分有力的文獻與考古實物證據,所以此方法僅供參考。

03玉圭VS玉璋

玉圭和玉璋都是王侯朝聘、祭祀時的重要禮器,文獻中也常以圭璋聯用。

雖然同為扁平長方體玉器,不過兩者在形制上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左:玉圭 明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右:玉牙璋 新石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我們常見的玉圭大多是三角形尖首,平齊下端。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圭 西漢 西安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藏

玉璋則一端作斜刃或「V」字形,另一端有穿孔。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牙璋,新石器時代陝西龍山文化,故宮博物院藏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璋 商代晚期 三星堆博物館藏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半圭為璋。」從形狀來看,斜刃直角尖首的璋確實很像尖首圭的一半。

不過除了以上常見的形制,根據時代、作用、地區的不同,玉圭與玉璋形制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石器時代到西周,還有一種平首或圜首的玉圭。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獸面紋玉圭 估新石器時期 故宮博物院藏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圭 商 故宮博物院藏

還有,除了斜刃或「V」字形,三星堆出土了一種魚形玉璋。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璋 三星堆博物館藏

面對這些比較特殊的形制,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玉器知識作為背景支撐。

通過這麼多圖,可能大家也發現了,雖然玉圭和玉璋都是手持的,但是大多數玉璋有一個較明顯的手柄,也算是輔助辨別的方法之一啦。(這一說法小編未找到學術依據,歡迎有專攻的小夥伴來批評指正)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三星堆遺址出土玉牙璋及青銅持璋小人像

04玉韘VS玉指環

這一組從外形來看,相似性不大,不過很多人經常會因為佩戴方式將它們歸為一類,這裡作比較也是想凸出它們的差別。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韘 戰國早期 曾侯乙墓出土

現代通常將手指上的環狀裝飾品統稱為「戒指」,但是戒指這一定義實際上是由西方傳入,並不完全適用於中國古代社會。

比如玉韘(shè)和玉指環,雖然同戴在指環上,但從功能方面細究,可是有大大的區別。

玉指環出土實物不多,但出現時間很早。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就曾經出土過一些玉指環,根據考古報告,佩戴不分男女,不分左右手。從功能上看,玉指環還是主要偏裝飾作用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指環 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玉韘則更注重實用性。《說文》曰「韘,射也」,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帶於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時,在放箭時,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婦好玉韘 商

不過戰國晚期,具射箭實用功能的玉韘已趨式微,與此同時也分化出佩戴裝飾功能的韘形珮。但是已經不戴在指環上了。

玉器快速識別指南

玉螭鳳紋韘 漢 清宮舊藏

以上主要是針對一般情況,為大家提供一些簡單的分辨方法。然而文物學浩如煙海,想要成為真正的看展小達人,還是需要多多的專業知識儲備哦。

參考文獻:

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

林巳奈夫 《中國古玉研究》

孫機《華夏衣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