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是如何看待霧霾的根源與本質?

佛教是如何看待霧霾的根源與本質?

從《佛說阿難四事經》看霧霾的根源與本質

《凈土》雜誌2017年第3期 文/蔣勁松

這些年來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不斷惡化,尤其是霧霾肆虐,不堪其擾,變成了全民關注的重大問題,其嚴重程度,大家都深有體會,不必多敘。各種學術性的分析、研究很多,但是,看來一時並不能解決問題。人們不禁要問:除了世間學術之外,佛法又是如何看待霧霾肆虐這樣問題的呢?可以提供什麼解決方案呢?

其實,對佛法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類似這樣的問題,佛法早已有了非常徹底的解答,而且並不局限於具體的事相,可以舉一反三,具有非常廣闊的普遍性。

世間的常識和科學也以因果來觀察各種現象的生滅變化,在這個角度上看,佛法與世間的常識和科學一樣都是注重理性的。常識和科學所認知到的因果關係,也為佛法所認可,比如將充滿嚴重污染物的工業污水不加處理就排入江河,會導致水質變壞,不堪飲用,乃至造成魚蝦大量死亡,破壞生態環境等等。那麼霧霾,就與大量汽車尾氣排放、工廠排放煙塵有關。所以,每當北京召開重要國際會議,為了首都的天空能保持藍天白雲時,往往會全面嚴格限號,大量工程停產,效果常常立竿見影,可見因果關係真實不爽。

但是,佛法對因果關係的認識更為深刻。在種種物質的因果關係背後,佛教更重視人心的作用,認為真正的因果作用是心地上發生作用的。《維摩詰所說經》云:「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真正要消除霧霾,讓空氣清新,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要「心凈」——凈化心靈。所以,法鼓山聖嚴法師提倡「心靈環保」,的確是抓到了環保的本質。從根本上說,因環境的惡化給我們帶來身心的痛苦,都是我們人心的污染所致,所謂「境由心造」「萬法唯識」。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就是「依報」,它是隨著「正報」轉的,這就是佛門中常說的「身土不二」。既然說到「報」,就必須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看待我們遭受的痛苦,從我們身口意業的造作,來尋找苦難的根源。

當我們不管環境的承受能力,一味追求GDP高速增長,環境必然會受到破壞,最後虛高的GDP有何意義?當我們不去安頓我們的心靈,一味追求物質財富的佔有,真正的幸福卻早已遠離。當我們以鄰為壑,不管他人的身心健康,將產生嚴重污染有毒有害的工廠開到貧苦的國家、地區去,卻想不到環境污染會像飛去來器一樣回來懲罰我們。當發達強勢國家在貧弱國家製造動亂戰爭之後,隨著難民湧入的恐怖主義勢力,又會讓發達強勢國家深受其苦。

對於霧霾的具體現象,有一部佛經講得特別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大家不妨來學習一下。這是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的《佛說阿難四事經》。這是佛快要入滅時,佛陀回答阿難提問時宣講的佛經。阿難是這樣向佛請教的:「阿難白佛言:『我念天龍、鬼神、帝王人民與佛相見,聞佛教誡,無不歡喜。在志所願,或作沙門,得應真者;或有居家,奉行五戒,死得上天者。今佛去世,天龍、鬼神、帝王人民,及四輩弟子,當何恃賴得福得度?將當復從誰得之乎?』」阿難問的是一個根本的大問題,佛在世的時候,僧俗弟子接受佛的教化指導,可以解脫,可以積福,佛入滅後,該怎麼辦呢?

佛告訴阿難:「善哉,善哉!阿難!慈心多愍天人雜類,無不由汝得度脫者。吾去之後,世名五濁,人心憒憒,穢垢自亂,世多顛倒,賤善尊惡,此實可憂。世雖然者,吾有經籍、懇惻之戒,盡心遵行,福自歸身,汝莫憂也。吾雖去世,典籍續存,六度大法不持之去,行者得度非神授與。汝等不解吾之所言耶?」佛陀稱讚了阿難悲天憫人的問題,將來的人、天都會因阿難的請法而得到度脫。

佛陀預言了佛入滅後世間的污濁顛倒,但是馬上又安慰阿難,佛留下了經典和戒律,依教奉行即可獲福解脫,阿難不必擔憂。在阿難的繼續追問下,佛陀告訴阿難:「大法有四:可從得福,亦可得道,與得佛身,其福正等。」有四種大法,依止修行,可以得福,可以入道,最終與獲得佛身一樣,福報相同。

哪四種大法呢?概括地講就是:一、以慈心育養弱小生靈;二、遇到災害之時,急當布施,救濟災民,莫令命絕;三、當國中多有盜賊,水火災難,毒氣污染及疾病流行等,應當慈心以佛經法教訓愚痴,令持經道,當沙門梵志懷抱經典宣講佛法時,應心生恭敬肅穆,依經法遵行;四、恭敬供養清凈修行的出家沙門。其中一、二、四大法都很好理解,而第三大法是本文要著重介紹的。其篇幅最長、敘述最為詳細。下面就全文抄錄,以便仔細研讀。

「國中多有盜賊,水火災異,變生毒氣,流布疾病縱橫,悉是海中龍神鬼王之所為也,故得此毒重病憂惱。」由此可知,佛無比準確地預言了我們今天所遭遇到的自然現象,除了各種盜賊、水火災異之外,我們今天遇到的霧霾其實是造成疾病縱橫的毒氣,並指出種種災難是出於海中龍神鬼王的所為。那麼龍神鬼王又為何要危害人類呢?

如經又云:「此諸鬼神龍者,皆是世人所為,射獵屠殺魚網,中毒死者。其魂神或墮海中為龍,或為有力太神化生之類,皆知宿命,忿怒宿怨,因作霧露吐惡毒氣,雨其國中。」海中龍王鬼神之所以作祟,危害人類,是由於人類用各種手段殺害動物。結果這些動物死後,或者在海中化為龍,或者成為其他有力的生命形式,由於它們的念念不忘所遭受的殺害,忿怒宿怨,就形成了有毒的霧霾,在國中散布。所以說,災難歸根到底還是人類自作孽所致!

「其時人民,或中毒死者,或但得病者,有相塗污者,皆由世人所作。」這個時候,人民有的中毒就死掉了,有的只是得病,有的被沾染塗污,都是世人的所作所為導致種種惡報,完全是自作自受。

「不仁殘殺物命,展轉相怨;手自殺者,中毒即死;助其喜者,皆更困病;或相塗污,不相塗污者,皆由食肉,有相分者,不相分者。」人心不仁,殘殺種種動物,產生了種種惡報:親自動手殺生的,中毒馬上死了;協助殺生者、隨喜讚歎殺生者,都罹患疾病;有的被沾染塗污有的沒有,那是因為吃肉時,有的參與了有的沒有參與。因果絲毫不爽,自造因自受果。

「聽聰之士,覺知殺罪追人不置,以己度彼,正等無異。如此奉行,佛之弘道,行四等心,慈悲喜護,福自歸身。」有的人聰明,可以覺察到認知殺生的罪業,如影隨形,不可擺脫,將心比心,同是生命,平等無異。因此奉行佛陀的教誨,修行慈悲喜護,四無量心,自然感得身享福報。所以說,危機即是轉機,災難臨頭,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及時醒悟,回頭是岸。

「若彼殺家,以肉與己,慎莫食之。不食之者,雖處惡世,盜賊災變,毒氣之時,雖處其中,不相塗染。」如果那些殺生的人,把肉分給自己,千萬不要吃。不吃肉的人,雖然身處惡世,歷經盜賊災難,毒氣流行的時候,雖然身處其中,也不會被毒氣所塗污沾染。

「其帝王人民,富有盈谷。孤獨鰥寡,衣食不充,疾病困篤,無以自濟,當給醫藥,糜粥消息,令其得愈,命不橫盡。」帝王人民,財富盈滿,福報很大。而那些孤獨鰥寡的可憐人,缺衣少食,罹患疾病困厄艱辛,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擺脫,應該給他們提供醫藥治病,送糜粥給他們喝,讓他們充饑調養,令他們早日痊癒疾病,不至於喪命橫死。災難面前,應發慈悲心,布施醫藥食物,救濟苦難眾生。

「當明此人宿命行惡,不信三尊,背真向偽,慳貪所致。罪福分明,慎莫為惡;亦當慈心,以佛經法,教訓愚痴,令持經道。若活一人,使病得愈,示之善道,令持五戒,終身清潔,與侍佛身,其福正等。是謂三事也。」要明確這樣的人,是由於過去世作惡不端,不信三寶,背離真理,追隨邪偽,慳貪吝嗇不肯布施所致。造罪感召惡報,行善獲得福報,因果分明不爽,千萬不要作惡。對這樣的人也應該以慈悲之心,用佛陀留傳下來的經典教法,教育這樣愚蠢蒙昧的人,讓他能受持佛經,踐行佛道。如果能救活一個人,讓他疾病痊癒,引領他走上善道,讓他受持五戒,終身清凈修行,這樣與侍奉佛身,所感召的福報,正等無異。這就是佛陀教誡阿難應該修行的第三種大法。所以說,布施醫藥和食物不過是救急而已,根本的拯救之道是弘揚佛法,讓人們改邪歸正,虔持五戒,終身清凈修行!

從上述經文,我們得知,今天霧霾肆虐的根本原因是眾生殺業太重所致。在此惡世霧霾之中,如果我們能慈心不殺,不吃眾生之肉,我們就不會遭受霧霾的毒害。我們中國今天嚴重的霧霾,也的確反映出中國隨意殺生、殘害動物、虐殺虐食等諸多現象的極端嚴重性。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迄今沒有一部動物福利法,很少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連貓狗這樣與人類關係密切的伴侶動物,居然還存在毒-盜-殺-吃的大規模黑色產業鏈。甚至還有許多人居然還把種種虐待動物的做法看成是中國傳統,全然不知道中國古代在動物保護領域遠遠領先於世界其他地區,數典忘祖,令人感慨。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最被外人詬病的動物保護領域中,中國也有許多默默努力的探索者、奉獻者、實踐者,也有一些可喜的進步和成績。這是中國人心靈的凈化,是慈悲的提升,是對世界、自然正確的認識,是在走向文明進步的生活方式。這其中有促進動物保護立法的種種努力,有宣傳動物保護的種種嘗試,當然更有救助動物的種種艱辛。這些中國民間草根動物救助者和動保組織,在缺乏動物保護法律支持的情況下,承受了本不該承受的巨大壓力,令人感動和讚歎。他們的努力都在凈化人心,事實上也在減輕著霧霾的危害。

世間善人尚且如此努力,佛子們更是積極進取。這些年來,佛子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統的買物命放生,受環境制約太嚴重,很難如法。許多法師、居士都不約而同地倡導推廣素食,以實現印光祖師推崇的「不放之大放」,採取了多種巧妙的戒殺放生的方式。其中簡便易行,效果明顯的是 「奉齋放生」。簡單說就是:請人吃素,救護生命。通過類似「牆上咖啡」的模式,「奉齋放生」可以同時實現廣結善緣、拯救生命、保護環境等多重目標。

中國作為大乘佛法的弘化地區,擁有素食的優良傳統。然而今天由於種種原因,社會上受西方過時觀念的錯誤影響,受各種版本「大乘非佛說」的誤導,佛子中素食比例很低,背棄了大乘佛教的精神,令人痛心。我們衷心希望佛子們能深入經藏,充分理解大乘佛法戒殺和素食的慈悲精神,回歸佛陀的本懷。在實現個人宗教修行目標的同時,也能莊嚴國土,為改善環境消除霧霾做出佛子積極的貢獻。

霧霾,給我們帶來痛苦,我們不僅要努力想辦法消除這種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切有為法的的本質皆是苦空無常,雖然通過政治的清明、科學的進步能解決某些局部的問題。但是,正如環境問題是全局問題,在解決局部問題的同時可能導致新的問題的產生一樣,人生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解決。

只有佛法才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的問題。儘管為了接引不同的眾生,佛陀也方便地開顯人天善法,讓一下子無法生起出離心的眾生,可以做現世和來世的提升,並逐步增強信心。但是,只有出離世間,才有可能擺脫輪迴;而只有發菩提心,踐行大乘菩薩道,最終成佛,才能實現真正的解脫。對於末法眾生而言,大多數人最合適的修行方法,就是持名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凈土經典中,對我們所身處的時空和狀態都有非常精準的定位——五濁惡世;而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清凈莊嚴,也有非常透徹的開示。我們要想徹底清除環境的污染乃至身心的污染,就必須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反過來,嚴重的環境污染,難以忍受的霧霾,既是眾生的惡業共感,又何嘗不是無情說法,策勵我們發起對於娑婆世界的厭離心,激勵我們努力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究竟是在污濁的霧霾中繼續沉淪墮落,還是勇於改變命運往生西方清凈樂土?端看我們能否洞穿霧霾背後的世間真相,了解真實不虛的因果法則,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了。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對煩惱深重的韋提希開示說:「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欲往生清凈樂土者,必須真信切願,一心念佛,勤修凈業三福:從世間人天福報的積累,到皈依三寶,努力持戒,再到發大乘菩提心,自度度他,六度萬行。如此,霧霾於我何有哉?

寫到這裡,讓我們再次溫習一下偉大慈悲佛陀的教誨:「世雖然者,吾有經籍、懇惻之戒,盡心遵行,福自歸身,汝莫憂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講凈土 的精彩文章:

泰國佛牌可信嗎?
阿彌陀佛放光顯影 接引家父往生凈土

TAG:大安法師講凈土 |